以髂内动脉供血为主的小肠平滑肌肉瘤一例
作者:谭仰明 尚克中
单位:200233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放射科
关键词:
中华放射学杂志990124 患者 男,50岁。18个月前因血尿行B超检查发现盆腔内有一肿块。CT检查见该肿块密度均匀,中等强化,边缘光整。MRI检查见在骶骨前与膀胱后上方之间有一肿块,T1WI为低等混杂信号,T2WI为不甚均匀的等高信号影,约4.4cm×5.0cm×5.6cm大小,与骶前及膀胱间的脂肪间隙清晰,有完整包膜。拟诊为良性肿瘤,肠道来源可能性大。此后的17个月内又进行了4次MRI随访,除发现肿块略有增大外,边界仍清晰,盆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
此次患者因多次大量柏油样大便4天,急性出血性休克而入院抢救。住院后经输血10 000 ml及抗休克治疗后好转。实验室检查:大便潜血强阳性(+++~++++)。作2次胃镜及1次结肠镜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为明确肿块与肠道出血的关系,行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见肿块除有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外,疑有右髂内动脉异常供血。7天后行DSA检查,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见肿块的左侧部分有血供,实质期见约1/5肿块有肿瘤染色现象,右半侧未显影(图2)。右侧髂内动脉造影见肿块血供丰富,染色明显区域占了肿块的4/5,并见静脉早期显影(图3);整个肿瘤轮廓清晰,边缘光整。诊断为:右髂内动脉参与主要供血的小肠平滑肌瘤。
图1 T1WI示骶骨前与膀胱后上方之间有一低等混杂信号的肿块 图2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肿块的左侧1/5显影、染色 图3 右侧髂内动脉造影,肿块血供丰富,右侧4/5显影、染色,并在肿块左上方见静脉早期显影
手术所见:距屈氏韧带约70 cm处小肠壁见一约7.5 cm×7.5 cm大小实质性肿瘤,属腔外型。除肠系膜血供外见外缘血供丰富,与膀胱顶壁及右侧壁盆底腹膜有粘连。
病理诊断:小肠平滑肌肉瘤(低度恶性)。
讨论 小肠平滑肌肉瘤均由肠系膜上动脉供血。本例由髂内动脉参与主要供血极为罕见,检索国内、外近年有关文献,未见有小肠供血变异及小肠肿瘤由肠系膜上动脉以外的血管参与供血的报道。由于髂内动脉距腹主动脉较近,分支较粗短,压力远高于肠系膜上动脉的末级分支;由此肿瘤如出血,量常较多,危及生命。为此提示对肠道肿瘤出血病例,应想到有变异的其他血管参与供血的可能。必要时作血管造影来加以证实或排除。 (收稿:1998-03-05 修回:1998-06-02), 百拇医药
单位:200233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放射科
关键词:
中华放射学杂志990124 患者 男,50岁。18个月前因血尿行B超检查发现盆腔内有一肿块。CT检查见该肿块密度均匀,中等强化,边缘光整。MRI检查见在骶骨前与膀胱后上方之间有一肿块,T1WI为低等混杂信号,T2WI为不甚均匀的等高信号影,约4.4cm×5.0cm×5.6cm大小,与骶前及膀胱间的脂肪间隙清晰,有完整包膜。拟诊为良性肿瘤,肠道来源可能性大。此后的17个月内又进行了4次MRI随访,除发现肿块略有增大外,边界仍清晰,盆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
此次患者因多次大量柏油样大便4天,急性出血性休克而入院抢救。住院后经输血10 000 ml及抗休克治疗后好转。实验室检查:大便潜血强阳性(+++~++++)。作2次胃镜及1次结肠镜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为明确肿块与肠道出血的关系,行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见肿块除有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外,疑有右髂内动脉异常供血。7天后行DSA检查,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见肿块的左侧部分有血供,实质期见约1/5肿块有肿瘤染色现象,右半侧未显影(图2)。右侧髂内动脉造影见肿块血供丰富,染色明显区域占了肿块的4/5,并见静脉早期显影(图3);整个肿瘤轮廓清晰,边缘光整。诊断为:右髂内动脉参与主要供血的小肠平滑肌瘤。
图1 T1WI示骶骨前与膀胱后上方之间有一低等混杂信号的肿块 图2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肿块的左侧1/5显影、染色 图3 右侧髂内动脉造影,肿块血供丰富,右侧4/5显影、染色,并在肿块左上方见静脉早期显影
手术所见:距屈氏韧带约70 cm处小肠壁见一约7.5 cm×7.5 cm大小实质性肿瘤,属腔外型。除肠系膜血供外见外缘血供丰富,与膀胱顶壁及右侧壁盆底腹膜有粘连。
病理诊断:小肠平滑肌肉瘤(低度恶性)。
讨论 小肠平滑肌肉瘤均由肠系膜上动脉供血。本例由髂内动脉参与主要供血极为罕见,检索国内、外近年有关文献,未见有小肠供血变异及小肠肿瘤由肠系膜上动脉以外的血管参与供血的报道。由于髂内动脉距腹主动脉较近,分支较粗短,压力远高于肠系膜上动脉的末级分支;由此肿瘤如出血,量常较多,危及生命。为此提示对肠道肿瘤出血病例,应想到有变异的其他血管参与供血的可能。必要时作血管造影来加以证实或排除。 (收稿:1998-03-05 修回:1998-06-0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