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2000年第7期
编号:10267772
源准直器位置传感器的应急修复
http://www.100md.com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0年第7期
     作者:周世骥

    单位:湖北省嘉鱼县人民医院 437200

    关键词:

    中华放射学杂志000719 一、故障现象

    Picker-1200 SX型CT机扫描中断并提示:hardware sequence timeout、error D。此类故障较常见为快门(beam shutter)、滤线器(beam filter)、补偿器(compensator)、源准直器(source collimator)、光圈(aperture)等硬件损坏或动作失常。

    二、检查与维修

    上述硬件的动作信号均在电子柜的DSA3(drives sequence alarm)驱动时序报警电路板的插J11的B42~B49的各点上。正常状态下上述各点应为低电平(约0 V),但检查发现其B46脚源准直器层厚动作信号sclact(source collimator active)为3.9 V高电平。打开扫描架前面板检查,果然发现源准直器电机在不停地转动。此时检测源准直器位置光电传感接插件J1的5脚为+5 V,电压正常,1、2、3、7脚的电压分别为2.7、2.7、1.9、4 V,正常时这4点的电位应是低电平(0 V)或者是高电平(4~5 V),并且由此组成10组不同的4位数编码,来表示1~10 mm的10个不同的扫描层厚度,以适应不同的部位扫描的要求。
, http://www.100md.com
    源准直器位置光电传感器主要由4组光电耦合元件和4只电压比较器(LM139)组成,封装成1个19 mm×13 mm×12 mm的凹形塑封体。当源准直器按层厚控制信号指令动作时,电机轴端的编码盘在塑封体的凹处旋转,这样实际的层厚位置信号就由LM139的输出端送出,经6反相施密特触发器74HC14、8反相3态缓冲器LS240送至4位数字比较器LS85,并与层厚控制信号进行比较。当A=B时,其6脚的输出信号经LS04反相输出低电平的sclact信号,送给计算机检测并使源准直器电机停止动作。综上述原因,此时所测得的这组电压数据与层厚控制信号进行比较时,计算机自然检测不到正常的sclact信号。所以扫描被中断并显示“D”故障。

    由于J1的1、2、3、7脚同是信号输出端,7脚输出的电压幅度正常,而3脚输出的电压幅度很低。为分清是负载原因还是光电传感器故障,将3与7脚的信号线位置对换,试机发现这2脚的电压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样就排除了负载电路故障的可能。于是拆下光电传感器进行检查。在J1的5、6脚接上+5 V电源,测得1、2、3、7脚输出均为低电平,在凹处遮住发光二极管时,测得1、2、3、7脚输出均为高电平(5 V)。这说明光电耦合元件功能正常,电压比较器LM139在空载的情况下工作也正常。那么接上信号线后1、2、3脚电压下降的原因,只能是电压比较器LM139中有3只比较器的负载能力下降,带不动负载了。

    由于封装的原因,不可能单独更换LM139。如果更换整件,该元件价值万元且不易购得。为尽快修复故障,我们根据1、2、3脚电压高低不同的情况,试着在这3只比较器的输出端与+5 V间增加1个上拉电阻。也就是在J1的1、2与5脚之间各并接1.5 kΩ的电阻,3与5脚之间并接400 Ω电阻,这样一来,使这3点输出电压都升至4 V,满足了负载要求。用维修车输入1~10 mm层厚控制指令检查,源准直器动作正常,CT机恢复正常扫描。

    收稿日期:1999-08-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