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1999年第11期
编号:10268390
子宫平滑肌瘤子宫扭转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9年第11期
     作者:高玉兰 高玉文 王晓芹

    单位:134600 吉林省临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中华妇产科杂志/991132 患者30岁,已婚,孕1产1。弯腰时突然下腹部持续性疼痛8小时,逐渐加重,肛门坠胀,于1998年5月2日20时急诊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月经正常,无痛经史。1992年生育一男婴,产褥期经过顺利,产后6个月放置环形19号宫内节育器(IUD)至今,平时无任何不适。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尚可,被动体位,查体合作。体温37℃,脉搏84次,呼吸20次,血压105/75 mm Hg(1 mm Hg=0.133 kPa)。头、颈、胸、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对称,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耻骨联合上方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合诊:阴道粘膜湿润伸展好,宫颈位于阴道深部,显露不满意,宫体后位大小扪及不清,宫体前方偏左可触及约孕10周大、质硬、活动不佳、与子宫不分开的肿物,压痛明显。后穹窿穿刺抽出少量淡红色血性液体,镜检(×10):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4~6个。尿hCG阴性,血红蛋白110 g/L,红细胞3.9×1012/L,白细胞9.0×109/L,中性分叶0.64、淋巴0.36,血小板22.0×108/L,出、凝血时间各2分钟。肝功能正常。B超检查示子宫前位,长径80 mm,后壁受压,图像不清楚。宫腔内有IUD回声,位置正常,子宫后方一93 mm×79 mm×62 mm的低回声区,其后方回声增强,边界清楚,有侧壁声影,两侧附件显示不清,提示盆腔囊性包块。初步诊断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立即手术。术中见两侧输卵管、卵巢正常,子宫后壁壁间肌瘤约8 cm×6 cm,位于子宫前方,子宫由左向右顺时针扭转180°,左侧圆韧带、输卵管位于右侧。复位子宫后行后壁肌瘤核切除术,术中经过顺利,术后一般状态好,切口一期愈合。术后病理检查示:球型肿物,主要由平滑肌细胞组成,细胞结构漩涡状,胞核呈杆状,两端钝圆,未见退变及变性。最后诊断:子宫平滑肌瘤,子宫扭转。

    讨论 由4条韧带固定于盆腔的子宫,很少发生扭转。本例由于后壁肌瘤较大,突然的体位改变和重力作用,瘤体重量大于宫体造成子宫扭转。此病例临床少见,诊断经验不足,只注意到病史和体征,结合B超提示,造成术前误诊。其教训:(1)宫颈位置高,暴露不清,未引起临床注意;(2)如术前探查宫腔,可发现宫颈内口紧闭;(3)B超检查影像中见到低回声肿物后方增强、有侧壁声影,为临床提示了盆腔囊性肿物诊断,但未考虑到子宫扭转后发生血流改变产生瘀血、肌间出血,使图像发生改变,故将宫体误认为肿物、肌瘤误认为宫体。

    (收稿:1998-11-03 修回:1999-07-3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