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68720
第17届欧洲鼻科会-国际鼻感染及变态反应研讨会联合大会会议侧记
http://www.100md.com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王轶鹏 赵秀杰 董震

    单位:130031 长春 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关键词:

    中华耳鼻烟喉科杂志990431 第17届欧洲鼻科会-国际鼻感染及变态反应研讨会联合大会于1998年7月28日~8月1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5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名代表到会。王直中、杨占泉、董震教授等6位同仁参加了会议。

    大会主席奥地利鼻窦内窥镜专家Heinz Stammberger医学博士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奥地利近百年来鼻科的发展概况。此次大会共收到各类论文及专题报告600多篇,以大会论文报告、专题研讨会、分会报告、壁报论文和影像论文的形式进行交流。

    大会论文报告包括鼻窦-支气管综合征(鼻窦炎与哮喘)、鼻窦内窥镜外科(颅底及其扩展)、鼻息肉病(病理机制的探讨)3个专题和青年学者论坛。专题研讨会共分为25个专题,包括鼻扩张器(nasal dilator)、额窦手术、变应性及非变应性鼻/鼻窦炎的免疫治疗、颅面复合伤新进展、鼻耳相关性疾病、影像学新进展、嗅觉-基础研究、鼻窦肿瘤-青少年血管纤维瘤、鼻粘膜的炎性介质、声反射鼻测量计-方法及临床应用、鼻测压计、真菌病、美容性鼻成形术、儿童鼻窦炎及鼻窦发育、结论性研究(outcome research)、电子媒体在教学及文件记录中的应用、电动器械、中鼻甲和下鼻甲处理与争议、医疗法律问题、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对感染的作用/炎症/鼻窦炎及鼻息肉病过程中的再生(regeneration)、囊性纤维病、鼻中隔畸形、计算机辅助外科-现状;鼻中隔成形术长期疗效、鼻出血处理。现将会议论文内容简要摘录如下。
, http://www.100md.com
    鼻基础研究

    鼻息肉病的定义、病理机制及理想的治疗方法尚无统一认识。目前鼻息肉病理机制研究的热点仍集中于嗜酸粒细胞及细胞因子。90%以上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的病例中并发有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据此对嗜酸细胞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了进一步推测:嗜酸粒细胞透过鼻粘膜,穿上皮,聚集于真菌周围,脱颗粒,释放毒性蛋白,引起慢性炎症及息肉样变。血管粘附因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ar-1,VCAM-1)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明显增高,进而发挥其促嗜酸细胞外渗的作用。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 IL-5)及其受体在鼻息肉组织嗜酸粒细胞浸润中的关键作用得到进一步证实。多种细胞因子如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M-CSF)、IL-6、IL-8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增强,进而在促进嗜酸粒细胞浸润、聚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类固醇药物可能通过下调这些因子的表达和/或直接地抑制细胞分化及成熟细胞进入组织而发挥治疗作用。鼻息肉组织对局部应用类固醇激素反应敏感性不如正常鼻粘膜及变应性鼻粘膜,推测其可能与鼻息肉组织内在的或诱导的类固醇药物耐受有关。鼻息肉的治疗依旧是手术切除为主,辅以鼻部或全身类固醇药物治疗。
, 百拇医药
    多种细胞因子及化学因子在变应性、非变应性鼻炎的鼻粘膜中表达,其中IL-8、IL-6作用重要。类固醇药物能有效地抑制变应原诱导的迟发相效应,并不干预粘膜防御及气道炎症的修复过程。组胺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探讨。普通感冒可明显增加哮喘的发病率。髓磷脂碱性蛋白(major basic protein 13,MBP13)是一种敏感的检测变应性或非变应性鼻炎鼻粘膜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活化的指标,明显强于粘附因子。提出变应原疫苗疗法(allergen vaccine)联合其他疗法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前景。抗白三烯药物在治疗哮喘、鼻溢液中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

    变应性及非变应性鼻/鼻窦炎均可引起嗅觉功能减退,季节性或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可引起不同模式的变应性嗅觉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0%以上6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中、重度嗅觉障碍,临床研究证实上呼吸道感染、变应性呼吸道疾病、其它鼻及鼻窦疾病以及头部外伤是其主要病因,根据病因不同可采取相应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措施。
, 百拇医药
    通过对邻近中鼻道的鼻粘膜及上颌窦粘膜进行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鼻粘膜与上颌窦粘膜之间的淋巴管不仅在上颌窦口粘膜相连处交通,且经钩突骨壁透壁性相连。

    鼻外科

    鼻窦内窥镜已广泛应用于垂体腺瘤、眶及视神经减压、脑脊液鼻漏修补、脑脑膜膨出、颅底恶性肿物及其他颅底损伤的治疗并已取得较好的疗效,计算机辅助导航可协助术中定位,明显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电动器械,如切割器等,可切除病变组织而非撕脱组织,这样可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避免骨质暴露和损伤正常粘膜,有利于粘膜再生和纤毛功能恢复。计算机辅助外科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起到的"导航"作用得到了肯定。关于手术中中、下鼻甲处理问题仍存在许多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切除病变鼻甲是必要的,建议行鼻甲前端部分切除术,尽量避免鼻甲全切。

    Beham对31例青少年鼻咽血管纤维瘤标本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发现组织内血管大小、形态各异,基质内弥漫散在平滑肌细胞,推测青少年鼻咽血管纤维瘤病理实质为一种血管畸形,而并非实质性肿物。鼻咽血管纤维瘤的治疗仍为手术和血管栓塞,目前鼻窦内窥镜技术及选择性血管栓塞技术已取得较好疗效。近十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进展及对额窦解剖、粘液纤毛功能的深入了解,慢性额窦炎、额窦肿物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已有了较大进展。
, 百拇医药
    其他

    有学者对鼻扩张器的真正有效性提出质疑,多数学者认为鼻扩张器对于鼻瓣狭窄性病变有效,而对于正常受试者因鼻扩张器刺激下鼻甲前端充血反而增加鼻阻力。声反射鼻测量计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已设计出适用于婴儿的特殊鼻探头。其在测量多种鼻部疾病中的精确性及可靠性得到确认。会上鼻气道客观估价标准委员会公布了鼻测压计的标准测量方法及结果评价标准。

    Stammberger等对真菌性鼻窦炎的定义、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建议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应联合应用鼻窦内窥镜、全身及局部类固醇激素、鼻腔生理盐水冲洗及抗生素治疗。鼻窦内窥镜下筛窦切除及上颌窦内壁切除,增加鼻窦通气对真菌性鼻窦炎复发病例疗效很好。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三维内窥镜及三维显微镜的临床应用标志着影像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虽然此项技术有助于术中定位,增加手术安全性,且可用于培训医师,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仪器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对外科医生手术技巧要求较高等。 会议期间,在现任国际鼻科学会主席,美国Mayo医学院Kern教授主持下,召开了国际鼻科学会委员全体会议,讨论了拟接受包括中国在内的九个国家为国际鼻科学会成员的议案。杨占泉教授应邀参加会议,介绍了中国鼻科学发展的现状,回答了与会委员提出的有关问题。与会委员表示了与中国同道合作的良好愿望和浓厚兴趣。

    (收稿:1998-10-14 修回:1998-12-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