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儿科杂志》 > 1998年第8期
编号:10269164
单纯性蛋白尿临床与病理特点
http://www.100md.com 《中华儿科杂志》 1998年第8期
     作者:何威逊 罗运九 朱光华 任志德 方明俊

    单位:200040 上海市儿童医院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80812 单纯性蛋白尿(孤立性蛋白尿,Isolated Proteinuria IP)为儿科常见临床症状,其病因较多,不易诊断。近年来国外学者进行的系统的临床、病理组织学观察,引起同行的重视。鉴于国内儿科尚未见系统报告。兹将我院所见24例报告如下。

    对象:24例住院患儿,男13例,女11例。年龄5~13岁,平均7.5岁。病程3月~10年,平均5年。IP按全国儿科肾脏病协作组制定的标准,并排除伴有血尿,水肿,氮质血症或全身疾病相关性尿蛋白的病例。既往无肾脏病史,未经激素等治疗。临床表现持续性蛋白尿17例,间歇性蛋白尿7例。尿蛋白定量为35~80 mg*kg-1*d-1,平均尿蛋白定量为75 mg*kg-1*d-1
, 百拇医药
    方法:住院后进行以下有关检查: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蛋白电泳,补体(CH50、C3、C4)、抗核抗体,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溶质清除率,乙型肝炎抗原标志。尿蛋白定量,盘状电泳,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蛋白(Alb),IgG,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测定以及肾脏B超检查。肾活体组织学检查。肾脏标本作光镜,免疫荧光,电镜检查。病理诊断按WHO所制订的肾小球疾病病理分类。

    结果:14例尿盘状电泳显示中分子蛋白尿,其尿蛋白定量为0.8~1.4 g/d。3例显示中、小分子蛋白尿。11例尿系列蛋白测定,Alb均明显增加,平均值为166 mmol/mmol*Cr(正常值2.5 mmol/mmol*Cr),其中7例RBP同时增高(平均为110 μg/mmol*Cr,正常值25 μg/mmol*Cr)。此7例中5例病理组织学均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伴随病变均有不同程度间质~小管损害。4例肾脏B超检查提示胡桃夹现象,其中2例临床表现为直立位蛋白尿。全组补体,乙型肝炎抗原标志以及肾脏功能检查等为均为正常。
, 百拇医药
    24例肾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为: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12例(中度系膜增生8例,轻度系膜增生4例)、FSGS 7例、局灶增生性肾炎(FGN)4例、IgA肾炎(IgAGN)1例。其间质~小管病变主要见于MsPGN、FSGS两种病理类型。以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以及上皮空泡变性为主。

    讨论:Schneider儿童医院诊断IP标准为随机晨尿蛋白/肌酐大于0.2或总夜尿蛋白大于4 mg*(m2)-1*h-1,如间隔1月尿蛋白异常排除至少2次晨尿蛋白/肌酐大于2则为重度或肾病性尿蛋白。目前国内诊断蛋白尿标准为:尿蛋白定量大于150 mg/d为蛋白尿、如大于100 mg*kg-1*d-1则为大量蛋白尿,否则为IP。本组蛋白尿定量平均值为75 mg*kg-1*d-1。尿系列蛋白检查不仅可提供诊断依据,尤其对轻度蛋白尿或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蛋白尿者,更具临床意义,并同时可反映尿蛋白的病理类型,如Alb增高提示肾小球毛细血管透通性增加,RBP或NAG增高说明近曲或远曲肾小管有损害,有助临床诊断。
, 百拇医药
    IP肾小球病理组织学可无明确病变,也可能有不同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如:微小病变MCD、MsPGN、FSGS等,甚至某些IgAGN早期病变。有学者对31例IP中17例进行肾活检,除5例未发现病变外,12例病理诊断分别为:FSGS 8例(4例重度蛋白尿,2例伴低蛋白血症)、2例符合感染后肾炎以及膜性肾炎,局灶性球性肾小球硬化各1例。本组24例均有明显组织学改变,并说明IP的组织学变化以MsPGN为主(14/24例,占58%),其次为FSGS(7/24例,占29%),虽然与Trachtman报告者病理改变略有不同,但两组中FSGS病理类型占有一定比例,值得重视。

    儿科IP相对少见,因而过去对制订IP肾活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持续1年以上IP肾小球病理变化可高达70%,尤其FSGS预后较差,故有学者提出IP患者经排除其他病因,尿蛋白持续时间较长者应考虑有肾活检适应证。本组病例病程平均为5年,已有不同程度病理变化,也说明肾活检在IP诊断的意义。但从本组资料尚分析不出病程长短,尿蛋白增高程度与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惟7例FSGS中5例尿蛋白定量平均为70 mg*kg-1*d-1病程平均为4.5年。同时并有间质-小管病变。
, http://www.100md.com
    儿童FSGS除临床表现为血尿外,首发症状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或IP,本组病例临床已排除肾病综合征。病理诊断资料也说明IP与FSGS关系密切。慢性持续性蛋白尿可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故早期诊断甚为重要。本组平均随访6.5年,经治疗后尚未发现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

    除单纯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外,IP也是胡桃夹现象的另一种表现,其中包括直立位蛋白尿,经随访尿蛋白持续存在,后经尿系列蛋白检查发现Alb明显增高,1例尚有RBP增高,此4例均经肾活检病理诊断为FSGS 2例,MsPGN及FGN各1例。故IP伴有胡桃夹现象者经随访持续尿蛋白未缓解者,应进行尿系列蛋白检查,以助鉴别诊断,并为肾活检提供依据。目前认为直立位蛋白尿约半数病例有病理改变,此外,健康儿童肾脏B超也可并现胡桃夹现象,故应结合临床及有关实验室检查作出判断,以免延误诊断。,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