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卫生事业辛勤耕耘的叶培教授
作者:姜德昭
单位: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81035
叶培教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学识渊博、久负盛名的一位老医学专家。1910年8月出生于广西融水县,原籍广东五华县人,现年88岁高龄。他自小在广州读小学,1923年他仅13岁就赴上海读中学后读大学。193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国立同济大学获医学士学位。其后,又考取赴德国留学,1937年冬获德国汉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又毕业于汉堡热带病研究院后入德国柏林大学及瑞士苏黎世大学读博士后。当时风华正茂、博学多才的叶教授,又何难在德国或瑞士找到一点立足之地?但他却毅然决定学成回归正在抗击日寇侵略而战火纷飞的祖国。
1939年回国后在广西医学院(今改为广西医科大学)任教授,1943年任医学院院长,成为国内知名的儿科学专家。凭藉他的学识和声誉,当时延聘来不少国内外医学专家到医学院(在桂林)讲学,任教或在附属医院工作,为当时提高医学教育和解除民众疾苦,救死扶伤,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百拇医药
解放后他历任广西卫生厅副厅长,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委员,广西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理事长,中华儿科杂志、国外医学儿科分册编委,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顾问等多种职务。他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关心人民疾苦,经常深入下层调查研究,检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深受群众敬仰的好领导。对加强各级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各级卫生人员业务素质,在防治各种疾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广西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革期间,他下放到广西区妇幼保健院任儿科负责人达7年之久,日夜奋战在第一线,培训了县市儿科医师将近百人。1978年调任广西医学院教授,1979年任医学院副院长,至1990年退休。叶教授虽然大部分时间做行政领导,但他从来没有脱离过业务技术,他博览群书,时刻关注着国内外的医学进展,常深入教学和临床第一线讲学,作学术报告或会诊,解决医疗上的疑难问题;还热心于科研工作,在医学界有很高威望。他治学严谨,常教导学生和医务人员要理论联系实际和关心爱护病人,而且自己以身作则,待病人如亲人,态度和蔼、耐心细致。为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他亲自给病人做血、尿和粪便化验;为抢救病人,他给病人口对口呼吸。他是一个深得群众信赖和爱戴的好医生,也是学生十分崇敬的好导师。他在几十年耕耘的医学田野里,流下了无数辛勤的汗水,为振兴广西医学教育和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现在他的学生已都成为专家教授、名流学者或博士研究生导师。
, 百拇医药
早在30年代麻疹流行猖獗,不少并发肺炎及心衰,死亡率极高。当时的医生对毒毛旋花子甙K还认识不足,少用或不敢用,而叶教授早就应用此药静脉注射挽救了不少濒临死亡的患儿生命。
1978年春,他参加全国科学大会,亲自看见和聆听到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你们搞科学研究,我做你们的后勤部长”时,叶教授和全体与会者一样心情非常激动,他说:“如此大好科学春天,我要在有生之年多做出些贡献”。这时他刚调回医学院。出于他对中国3亿儿童健康的关怀,深感呼吸道疾病危害最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儿童疾病的首位,他选定“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防治研究”这课题进行研究。他一边筹建实验室,并派人赴京、沪学习,一边组织佝偻病调查组到广西东西南北四个县调查,想解开他多年困惑不解的问题,即广西地处亚热带,四季阳光充足,但佝偻病却不少,原因何在?经调查13 000名3岁以下儿童,发现佝偻病发病率为23%,且秋季发病率高于冬季。探索其原因除维生素D摄入不足外,又与广西儿童食物单调,以大米或玉米为主食,内含植酸过多,严重影响钙质的吸收有关。因此,防治方法除用维生素D补充外,尚须改善儿童的饮食营养。此研究结果曾于1986年叶教授赴德国、瑞士及美国考察访问途中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儿科作过学术报告,受到广泛的重视。
, 百拇医药
实验室逐步建立,分病原学、免疫学和病理生理三部门。在短短几年里,就完成了多项内容。在病原学方面,对南宁地区儿童合胞病毒血清抗体水平调查研究;定点南宁市郊对儿童呼吸道疾病作连续两年的流行病学监测,同时在附院儿科对呼吸道感染(主要为肺炎)病儿作病毒分离。结果发现南宁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与气温成正相关,即气温越高发病率越高,门诊和住院病人90%以上为呼吸道病,秋后寒冬则反之。病毒分离阳性率也是如此。病毒中以合胞病毒最多见,其次为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与邻近的广州完全相似,而与北方秋冬寒冷季节多发,炎夏少见截然不同。此研究结果于1985年在北京首都儿研所召开的、有WHO病毒学专家日本的治崎义夫博士参加的全国儿童呼吸道感染研讨会上报告,引起与会者的关注。
1986~1988年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首都儿研所牵头、我国东西南北中六个省医学院校参加、在各该省定点一个县作儿童肺炎流行病学监测及防治研究,广西代表南方点,叶教授以他的实验室为基础派员主持并参加广西点的研究工作。经过3年艰苦细致的研究,得出了许多重大成果,总的由首都儿研所以《中国农村儿童肺炎流行病学监测及防治研究》申报,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合胞病毒同属long株,何以流行规律南北各异?是否血清型不同?这又是待解决的问题。另外,还发现腺病毒肺炎南方比北方发病率低,病情也较轻,南宁与广州相似,即使是3、7型腺病毒肺炎也如此。国内报道3、7型可引发脑炎,国外也有11型引起脑炎,叶教授发现21型也可引发脑炎。
, 百拇医药
在免疫学方面,做了病毒肺炎患儿局部和全身免疫状态观察,发现病毒肺炎时局部SIgA和全身体液免疫均有短暂的升高,而细胞免疫则明显受到抑制,提示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是防治病毒肺炎的关键。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的患儿亦有类似现象。反复呼吸道感染占监测儿童中8.81%,其中有喘息者占35%,其中尘螨皮试阳性者仅占9.73%,而检测抗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为47.7%,且随年龄而增高,说明年龄越大,对尘螨抗体增加。另外还做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血清免疫学检测,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论文被编入《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一书中。
在病理生理方面,对小儿肺炎甲皱微循环进行动态监测,发现在肺炎的全过程中都贯穿着微循环障碍,与缺氧、酸中毒及儿茶酚胺类增加有关。病情轻重和合并症的发生与微循环障碍严重程度成正比。举凡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病、中毒休克、DIC、胃肠道麻痹性充气等,无不与微循环障碍有关。在脑病患儿检查眼底时发现有小动脉痉挛,小静脉扩张、瘀血、甚至出血,用莨菪碱治疗后病情即有好转而治愈。由此可见,微循环障碍是导致这些合并症的原因。在不同患儿,或在同一患儿其机体各器官微循环对疾病的反应不同就出现不同的合并症,致脑微循环障碍时导致中毒性脑病;致肺微循环障碍时则出现肺动脉高压、甚至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胃肠道微循环障碍则发生胃肠道麻痹性充气;全身微循环障碍时则发生中毒性休克或/及DIC等。叶教授以他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用血管扩张剂莨菪碱、消心痛等治疗肺炎合并脑病、心力衰竭等取得满意的效果。他在1983年第四届全国微循环与莨菪药物研究学会上报告这一成果,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授予一级优秀论文奖荣誉证书。为各种感染性疾病合并症的发病机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早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治这些合并症开辟了新的途径。1984年在南宁召开的全国儿童呼吸道病研讨会上讨论通过由叶教授提出的“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标准的建议”,刊载于中华儿科杂志上。
, 百拇医药
叶教授是一个学而不倦、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开拓而又善于总结经验的学者,他以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汇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撰写专著四部,又与国内专家合著两部。其中1978年他自己撰写的《小儿肺炎》一书,5年后又结合他近几年研究所得,并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引用现代医学成就,重新编撰修订,全书共40余万字。叶教授的巨著成为医学文库中的瑰宝。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首席代表泰勒博士于1984年初到广西医学院参观叶教授的实验室后说:“叶教授,您为儿童健康做了大量工作,既从实验室得到科学进展,又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实际,您的工作齐头并进”。这是对叶教授毕生光辉医学业绩的最好评价。如今他虽已退休,已届耄耋之年,但仍注视国内外医学进展,关心本科接班人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收稿:1998-01-21), 百拇医药
单位: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81035
叶培教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学识渊博、久负盛名的一位老医学专家。1910年8月出生于广西融水县,原籍广东五华县人,现年88岁高龄。他自小在广州读小学,1923年他仅13岁就赴上海读中学后读大学。193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国立同济大学获医学士学位。其后,又考取赴德国留学,1937年冬获德国汉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又毕业于汉堡热带病研究院后入德国柏林大学及瑞士苏黎世大学读博士后。当时风华正茂、博学多才的叶教授,又何难在德国或瑞士找到一点立足之地?但他却毅然决定学成回归正在抗击日寇侵略而战火纷飞的祖国。
1939年回国后在广西医学院(今改为广西医科大学)任教授,1943年任医学院院长,成为国内知名的儿科学专家。凭藉他的学识和声誉,当时延聘来不少国内外医学专家到医学院(在桂林)讲学,任教或在附属医院工作,为当时提高医学教育和解除民众疾苦,救死扶伤,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百拇医药
解放后他历任广西卫生厅副厅长,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委员,广西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理事长,中华儿科杂志、国外医学儿科分册编委,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顾问等多种职务。他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关心人民疾苦,经常深入下层调查研究,检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深受群众敬仰的好领导。对加强各级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各级卫生人员业务素质,在防治各种疾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广西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革期间,他下放到广西区妇幼保健院任儿科负责人达7年之久,日夜奋战在第一线,培训了县市儿科医师将近百人。1978年调任广西医学院教授,1979年任医学院副院长,至1990年退休。叶教授虽然大部分时间做行政领导,但他从来没有脱离过业务技术,他博览群书,时刻关注着国内外的医学进展,常深入教学和临床第一线讲学,作学术报告或会诊,解决医疗上的疑难问题;还热心于科研工作,在医学界有很高威望。他治学严谨,常教导学生和医务人员要理论联系实际和关心爱护病人,而且自己以身作则,待病人如亲人,态度和蔼、耐心细致。为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他亲自给病人做血、尿和粪便化验;为抢救病人,他给病人口对口呼吸。他是一个深得群众信赖和爱戴的好医生,也是学生十分崇敬的好导师。他在几十年耕耘的医学田野里,流下了无数辛勤的汗水,为振兴广西医学教育和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现在他的学生已都成为专家教授、名流学者或博士研究生导师。
, 百拇医药
早在30年代麻疹流行猖獗,不少并发肺炎及心衰,死亡率极高。当时的医生对毒毛旋花子甙K还认识不足,少用或不敢用,而叶教授早就应用此药静脉注射挽救了不少濒临死亡的患儿生命。
1978年春,他参加全国科学大会,亲自看见和聆听到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你们搞科学研究,我做你们的后勤部长”时,叶教授和全体与会者一样心情非常激动,他说:“如此大好科学春天,我要在有生之年多做出些贡献”。这时他刚调回医学院。出于他对中国3亿儿童健康的关怀,深感呼吸道疾病危害最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儿童疾病的首位,他选定“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防治研究”这课题进行研究。他一边筹建实验室,并派人赴京、沪学习,一边组织佝偻病调查组到广西东西南北四个县调查,想解开他多年困惑不解的问题,即广西地处亚热带,四季阳光充足,但佝偻病却不少,原因何在?经调查13 000名3岁以下儿童,发现佝偻病发病率为23%,且秋季发病率高于冬季。探索其原因除维生素D摄入不足外,又与广西儿童食物单调,以大米或玉米为主食,内含植酸过多,严重影响钙质的吸收有关。因此,防治方法除用维生素D补充外,尚须改善儿童的饮食营养。此研究结果曾于1986年叶教授赴德国、瑞士及美国考察访问途中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儿科作过学术报告,受到广泛的重视。
, 百拇医药
实验室逐步建立,分病原学、免疫学和病理生理三部门。在短短几年里,就完成了多项内容。在病原学方面,对南宁地区儿童合胞病毒血清抗体水平调查研究;定点南宁市郊对儿童呼吸道疾病作连续两年的流行病学监测,同时在附院儿科对呼吸道感染(主要为肺炎)病儿作病毒分离。结果发现南宁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与气温成正相关,即气温越高发病率越高,门诊和住院病人90%以上为呼吸道病,秋后寒冬则反之。病毒分离阳性率也是如此。病毒中以合胞病毒最多见,其次为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与邻近的广州完全相似,而与北方秋冬寒冷季节多发,炎夏少见截然不同。此研究结果于1985年在北京首都儿研所召开的、有WHO病毒学专家日本的治崎义夫博士参加的全国儿童呼吸道感染研讨会上报告,引起与会者的关注。
1986~1988年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首都儿研所牵头、我国东西南北中六个省医学院校参加、在各该省定点一个县作儿童肺炎流行病学监测及防治研究,广西代表南方点,叶教授以他的实验室为基础派员主持并参加广西点的研究工作。经过3年艰苦细致的研究,得出了许多重大成果,总的由首都儿研所以《中国农村儿童肺炎流行病学监测及防治研究》申报,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合胞病毒同属long株,何以流行规律南北各异?是否血清型不同?这又是待解决的问题。另外,还发现腺病毒肺炎南方比北方发病率低,病情也较轻,南宁与广州相似,即使是3、7型腺病毒肺炎也如此。国内报道3、7型可引发脑炎,国外也有11型引起脑炎,叶教授发现21型也可引发脑炎。
, 百拇医药
在免疫学方面,做了病毒肺炎患儿局部和全身免疫状态观察,发现病毒肺炎时局部SIgA和全身体液免疫均有短暂的升高,而细胞免疫则明显受到抑制,提示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是防治病毒肺炎的关键。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的患儿亦有类似现象。反复呼吸道感染占监测儿童中8.81%,其中有喘息者占35%,其中尘螨皮试阳性者仅占9.73%,而检测抗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为47.7%,且随年龄而增高,说明年龄越大,对尘螨抗体增加。另外还做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血清免疫学检测,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论文被编入《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一书中。
在病理生理方面,对小儿肺炎甲皱微循环进行动态监测,发现在肺炎的全过程中都贯穿着微循环障碍,与缺氧、酸中毒及儿茶酚胺类增加有关。病情轻重和合并症的发生与微循环障碍严重程度成正比。举凡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病、中毒休克、DIC、胃肠道麻痹性充气等,无不与微循环障碍有关。在脑病患儿检查眼底时发现有小动脉痉挛,小静脉扩张、瘀血、甚至出血,用莨菪碱治疗后病情即有好转而治愈。由此可见,微循环障碍是导致这些合并症的原因。在不同患儿,或在同一患儿其机体各器官微循环对疾病的反应不同就出现不同的合并症,致脑微循环障碍时导致中毒性脑病;致肺微循环障碍时则出现肺动脉高压、甚至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胃肠道微循环障碍则发生胃肠道麻痹性充气;全身微循环障碍时则发生中毒性休克或/及DIC等。叶教授以他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用血管扩张剂莨菪碱、消心痛等治疗肺炎合并脑病、心力衰竭等取得满意的效果。他在1983年第四届全国微循环与莨菪药物研究学会上报告这一成果,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授予一级优秀论文奖荣誉证书。为各种感染性疾病合并症的发病机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早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治这些合并症开辟了新的途径。1984年在南宁召开的全国儿童呼吸道病研讨会上讨论通过由叶教授提出的“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标准的建议”,刊载于中华儿科杂志上。
, 百拇医药
叶教授是一个学而不倦、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开拓而又善于总结经验的学者,他以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汇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撰写专著四部,又与国内专家合著两部。其中1978年他自己撰写的《小儿肺炎》一书,5年后又结合他近几年研究所得,并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引用现代医学成就,重新编撰修订,全书共40余万字。叶教授的巨著成为医学文库中的瑰宝。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首席代表泰勒博士于1984年初到广西医学院参观叶教授的实验室后说:“叶教授,您为儿童健康做了大量工作,既从实验室得到科学进展,又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实际,您的工作齐头并进”。这是对叶教授毕生光辉医学业绩的最好评价。如今他虽已退休,已届耄耋之年,但仍注视国内外医学进展,关心本科接班人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收稿:1998-01-2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