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恙虫病229例临床分析
作者:汤济松 李宏 伍明初
单位:524057 广东省湛江市南油医院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90416 我院1989年~1997年共收治儿童恙虫病229例,现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诊断依据[1]:(1)不明原因的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皮疹。(2)皮肤特异性焦痂或溃疡。(3)外斐反应阳性OXK 1∶160以上。(4)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和野外活动)。(5)动物接种分离恙虫病立克次体。(6)免疫荧光抗体检查。符合诊断依据3项以上便可临床诊断,本组5、6项均未做,229例均按此标准。
2.一般资料:本组患儿男156例,占68.1%,女73例,占31.9%,最小年龄43天,最大13岁,<1岁少见,5~7岁发生率略高,其余各年龄组差异不大。除9例为城镇儿童外,其余均为农村儿童。均有野外活动史,43天发病的婴儿,病前曾被父母置于田头草地上。发病2次的仅有1例。5至10月份 为发病高峰季节,共发病196例,占86.3%,1~3月仅发生4例,占1.7%。
, 百拇医药
3.临床资料、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发热、纳差、咽红、淋巴结肿大、特异性的焦痂或溃疡最多见,其它症状、体征多种多样,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儿童恙虫病229例症状与体征 症状
例
数
百分比
(%)
体征
例
数
百分比
(%)
发热
, http://www.100md.com
229
100.0
咽红
183
79.9
纳差
113
49.3
淋巴结肿大
173
75.5
咳嗽
44
, 百拇医药
19.2
焦痂或溃疡
171
74.7
浮肿
30
13.1
皮疹
58
25.3
腹痛
22
9.6
, 百拇医药
肝大
33
14.4
呕吐
17
7.4
结膜充血
30
13.1
头痛
14
6.1
肺部音
, 百拇医药 21
9.1
腹泻
9
3.9
脾大
8
3.4
抽搐
5
2.1
腹水征
1
0.4
, 百拇医药
昏迷
1
0.4
颈抵抗
1
0.4
4.实验室检查:外斐反应(OXK)207例,阳性1∶160以上104例,占50.24%。阴性103例,占49.75%。第一周时阳性率35.5%,第二周时阳性率57.1%,第三周时及更长阳性率81.8%。入院时均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最高23.7×109/L,最低3.3×109/L。超过10.0×109/L的占39.5%,多有并发症;低于10.0×109/L的占60.5%。中性细胞分类>50%的占52.3%;<50%的占47.7%。查粪便常规209例,70例有蛔虫卵,10例有鞭虫卵,白细胞(+)3例,红细胞(++)1例。查尿常规201例,143例正常,占71.0%,58例异常占29%。其中尿蛋白(+~+++)38例。红细胞(+~++)18例,白细胞(+~++)7例。查血尿素氮24例均在正常范围。查肝功124例(HBsAg阳性者除外),正常74例,占59.6%;谷丙转氨酶异常者50例,占40.3%。查抗“O”19例,<500 U 14例,>500 U 5例。查C反应蛋白29例>10 μg 13例,<10 μg 16例。查血沉43例,有17例升高,占39.5%,最高达84 mm/h。查胸部X光片140例,有22例正常占15.7%,53例为单纯肺纹理增粗,占37.8%,65例为肺间质性炎改变占46.4%,典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可见点片状阴影,甚至可见毛玻璃样改变,肺门影增浓。有神经系统症状者查脑电图13例,正常1例,轻度异常1例,中度异常5例,高度异常6例。查脑脊液10例,正常3例,异常7例,为细胞数及蛋白轻度升高。
, 百拇医药
5.误诊:有116例在本院初诊时误诊占50.24%,误诊疾病达15种。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误诊疾病情况 误诊疾病
例数
误诊疾病
例数
上呼吸道感染
36
细菌性痢疾
2
下呼吸道感染
27
腮腺炎
, 百拇医药
1
急性肾炎
11
肠梗阻
1
麻疹
8
心力衰竭
1
病毒性脑炎
7
疖肿
1
败血症
, 百拇医药
6
关节炎
1
淋巴结炎
6
阑尾炎
1
川崎病
2
6.治疗结果:217例用氯霉素治疗有效,其中第一天显效(体温降到38℃以下)171例,第二天显效14例,共占85.3%,无效2例。9例用四环素也很快退热。用青霉素、先锋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均无效。
讨论:本组病例发病呈季节性,多见于5~10月,与本地的雨季相符,说明恙虫病流行于温暖、潮湿的季节。男孩多发于女孩,主要为农村儿童,可能与野外活动情况有关。多为急骤起病,多数病人均有高热(90%以上体温超过39℃,呈驰张热或稽留热),伴纳差、疲倦,咽红、淋巴结肿大、伴有特异性的溃疡或焦痂。由于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检查结果呈多样性[2]。
, http://www.100md.com
特异性的焦痂或溃疡是本病的特征之一,本组患儿阳性率为74.7%,发病第二天即能发现皮肤溃疡,一般为一个,有5例达2个或3个,大多在隐密部位:如会阴、腹股沟、腋窝、腹部、乳房、臀部等,甚至头颈、眼睑、耳垂、四肢均可出现。焦痂或溃疡大小不等,多为椭圆形,从米粒大至直径1.5 cm左右,溃疡表面可有一层白色薄膜、无脓液,未经治疗则需较长时间才能愈合,与一般化脓性感染有别,且未见于其它流行病,所以焦痂或溃疡应独立作为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之一,不宜将其与发热、淋巴结肿大合为一个依据。OXK阳性是本病的另一主要依据,本组病例OXK阳性>1∶160仅占50.24%,OXK阳性与焦痂互参可减少漏诊,在疫区将对氯霉素、四环素类特效作为本病的辅助诊断依据之一,有利于早期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
本病特别早期极易误诊,误诊的原因有:(1)医生对恙虫病及其在本地的流行缺乏认识,警惕性不高。(2)查体不细,遗漏重要体征,焦痂是恙虫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且不痛不痒,多在较隐敝部位,不解开患儿的衣裤全身检查,便无法发现[2]。(3)因溃疡或焦痂形态不典型误诊;有些仅为浅表的皮肤溃烂,特别是儿童夏秋季易有皮肤感染,或昆虫叮咬导致感染,易与恙虫病的溃疡或焦痂混淆不清。(4)过分强调外斐试验,本组患儿OXK>1∶160阳性率仅50.24%,1周、2周、3周时阳性率分别为35.5%、57.1%、81.8%,故早期诊断价值不大。(5)被并发症所掩盖。(6)因再次发病而误诊。
, 百拇医药
本组患儿多给予氯霉素治疗,50 mg/(kg*d),热退后再用一周,绝大部分有特效[3],未见复发。治疗2~3天无显效者应注意是否有合并症或剂量不足,诊断是否正确。由于治疗及时,无一例死亡,且未发现骨髓抑制,故氯霉素仍为小儿恙虫病的首选药物。7岁以上的可考虑给予四环素或强力霉素治疗。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92-995.
2 苏德芪,王伯勋,姜仁杰,等.恙虫病252例临床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1990,8:22.
3 张翌香,张丽芬,黄健萍,等.恙虫病65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7,12:211-212.
(收稿:1998-05-14 修回:1998-10-08), 百拇医药
单位:524057 广东省湛江市南油医院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90416 我院1989年~1997年共收治儿童恙虫病229例,现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诊断依据[1]:(1)不明原因的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皮疹。(2)皮肤特异性焦痂或溃疡。(3)外斐反应阳性OXK 1∶160以上。(4)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和野外活动)。(5)动物接种分离恙虫病立克次体。(6)免疫荧光抗体检查。符合诊断依据3项以上便可临床诊断,本组5、6项均未做,229例均按此标准。
2.一般资料:本组患儿男156例,占68.1%,女73例,占31.9%,最小年龄43天,最大13岁,<1岁少见,5~7岁发生率略高,其余各年龄组差异不大。除9例为城镇儿童外,其余均为农村儿童。均有野外活动史,43天发病的婴儿,病前曾被父母置于田头草地上。发病2次的仅有1例。5至10月份 为发病高峰季节,共发病196例,占86.3%,1~3月仅发生4例,占1.7%。
, 百拇医药
3.临床资料、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发热、纳差、咽红、淋巴结肿大、特异性的焦痂或溃疡最多见,其它症状、体征多种多样,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儿童恙虫病229例症状与体征 症状
例
数
百分比
(%)
体征
例
数
百分比
(%)
发热
, http://www.100md.com
229
100.0
咽红
183
79.9
纳差
113
49.3
淋巴结肿大
173
75.5
咳嗽
44
, 百拇医药
19.2
焦痂或溃疡
171
74.7
浮肿
30
13.1
皮疹
58
25.3
腹痛
22
9.6
, 百拇医药
肝大
33
14.4
呕吐
17
7.4
结膜充血
30
13.1
头痛
14
6.1
肺部音
, 百拇医药 21
9.1
腹泻
9
3.9
脾大
8
3.4
抽搐
5
2.1
腹水征
1
0.4
, 百拇医药
昏迷
1
0.4
颈抵抗
1
0.4
4.实验室检查:外斐反应(OXK)207例,阳性1∶160以上104例,占50.24%。阴性103例,占49.75%。第一周时阳性率35.5%,第二周时阳性率57.1%,第三周时及更长阳性率81.8%。入院时均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最高23.7×109/L,最低3.3×109/L。超过10.0×109/L的占39.5%,多有并发症;低于10.0×109/L的占60.5%。中性细胞分类>50%的占52.3%;<50%的占47.7%。查粪便常规209例,70例有蛔虫卵,10例有鞭虫卵,白细胞(+)3例,红细胞(++)1例。查尿常规201例,143例正常,占71.0%,58例异常占29%。其中尿蛋白(+~+++)38例。红细胞(+~++)18例,白细胞(+~++)7例。查血尿素氮24例均在正常范围。查肝功124例(HBsAg阳性者除外),正常74例,占59.6%;谷丙转氨酶异常者50例,占40.3%。查抗“O”19例,<500 U 14例,>500 U 5例。查C反应蛋白29例>10 μg 13例,<10 μg 16例。查血沉43例,有17例升高,占39.5%,最高达84 mm/h。查胸部X光片140例,有22例正常占15.7%,53例为单纯肺纹理增粗,占37.8%,65例为肺间质性炎改变占46.4%,典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可见点片状阴影,甚至可见毛玻璃样改变,肺门影增浓。有神经系统症状者查脑电图13例,正常1例,轻度异常1例,中度异常5例,高度异常6例。查脑脊液10例,正常3例,异常7例,为细胞数及蛋白轻度升高。
, 百拇医药
5.误诊:有116例在本院初诊时误诊占50.24%,误诊疾病达15种。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误诊疾病情况 误诊疾病
例数
误诊疾病
例数
上呼吸道感染
36
细菌性痢疾
2
下呼吸道感染
27
腮腺炎
, 百拇医药
1
急性肾炎
11
肠梗阻
1
麻疹
8
心力衰竭
1
病毒性脑炎
7
疖肿
1
败血症
, 百拇医药
6
关节炎
1
淋巴结炎
6
阑尾炎
1
川崎病
2
6.治疗结果:217例用氯霉素治疗有效,其中第一天显效(体温降到38℃以下)171例,第二天显效14例,共占85.3%,无效2例。9例用四环素也很快退热。用青霉素、先锋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均无效。
讨论:本组病例发病呈季节性,多见于5~10月,与本地的雨季相符,说明恙虫病流行于温暖、潮湿的季节。男孩多发于女孩,主要为农村儿童,可能与野外活动情况有关。多为急骤起病,多数病人均有高热(90%以上体温超过39℃,呈驰张热或稽留热),伴纳差、疲倦,咽红、淋巴结肿大、伴有特异性的溃疡或焦痂。由于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检查结果呈多样性[2]。
, http://www.100md.com
特异性的焦痂或溃疡是本病的特征之一,本组患儿阳性率为74.7%,发病第二天即能发现皮肤溃疡,一般为一个,有5例达2个或3个,大多在隐密部位:如会阴、腹股沟、腋窝、腹部、乳房、臀部等,甚至头颈、眼睑、耳垂、四肢均可出现。焦痂或溃疡大小不等,多为椭圆形,从米粒大至直径1.5 cm左右,溃疡表面可有一层白色薄膜、无脓液,未经治疗则需较长时间才能愈合,与一般化脓性感染有别,且未见于其它流行病,所以焦痂或溃疡应独立作为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之一,不宜将其与发热、淋巴结肿大合为一个依据。OXK阳性是本病的另一主要依据,本组病例OXK阳性>1∶160仅占50.24%,OXK阳性与焦痂互参可减少漏诊,在疫区将对氯霉素、四环素类特效作为本病的辅助诊断依据之一,有利于早期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
本病特别早期极易误诊,误诊的原因有:(1)医生对恙虫病及其在本地的流行缺乏认识,警惕性不高。(2)查体不细,遗漏重要体征,焦痂是恙虫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且不痛不痒,多在较隐敝部位,不解开患儿的衣裤全身检查,便无法发现[2]。(3)因溃疡或焦痂形态不典型误诊;有些仅为浅表的皮肤溃烂,特别是儿童夏秋季易有皮肤感染,或昆虫叮咬导致感染,易与恙虫病的溃疡或焦痂混淆不清。(4)过分强调外斐试验,本组患儿OXK>1∶160阳性率仅50.24%,1周、2周、3周时阳性率分别为35.5%、57.1%、81.8%,故早期诊断价值不大。(5)被并发症所掩盖。(6)因再次发病而误诊。
, 百拇医药
本组患儿多给予氯霉素治疗,50 mg/(kg*d),热退后再用一周,绝大部分有特效[3],未见复发。治疗2~3天无显效者应注意是否有合并症或剂量不足,诊断是否正确。由于治疗及时,无一例死亡,且未发现骨髓抑制,故氯霉素仍为小儿恙虫病的首选药物。7岁以上的可考虑给予四环素或强力霉素治疗。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92-995.
2 苏德芪,王伯勋,姜仁杰,等.恙虫病252例临床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1990,8:22.
3 张翌香,张丽芬,黄健萍,等.恙虫病65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7,12:211-212.
(收稿:1998-05-14 修回:1998-10-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