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儿科杂志》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69617
幼儿急性酒精中毒致严重脑损害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儿科杂志》 1999年第10期
     作者:肖江喜 廖建湘 包新华

    单位:肖江喜 100034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廖建湘、包新华 儿科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91028 患儿女,3岁10个月。因饮酒后运动障碍、失语1个月入院。入院前误饮白酒约100ml后昏睡,6小时后出现全身强直性抽搐,持续1分钟自行缓解,之后仍昏睡,9小时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且发作频繁,缓解期约1~2分钟。在当地医院给予安定静脉注射,于酒后12小时抽搐停止,但仍昏迷,给予纳络酮治疗,3天后清醒,可进食,对答准确。12小时后再次出现昏迷、抽搐,即转海军总医院行高压氧、脱水等治疗。3周后清醒,但遗留失语、运动障碍而来我院。体检:表情呆滞,不能交流,肌张力低,肱二、三头肌及膝腱反射弱,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辅助检查:长程脑电图醒、睡各期持续弥漫高幅σ波,少量θ波,睁闭眼无变化,过度换气不配合,睡眠分期不明显。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白质斑片状T1W低,T2W高信号灶,双侧额顶区灰白质肿胀,呈T2W高信号,T1W灰白质分界不清,双侧尾状核头及壳核呈T1W低,T2W高信号,考虑为酒精中毒脑病(图1,2)。住院10天病情无变化出院。出院后1周又出现抽搐,呈强直或失神样发作,数天1次至1天数次。11个月后随诊,患儿神志不清,可独坐,不会爬或站位,有舞蹈样动作,语言未恢复,饮食及大小便均需人照顾。

    图1 T2W像,显示双侧半卵圆中心白质呈片状高信号,双侧额顶交界处脑回增大,灰白质分界欠清,呈明显高信号

    图2 T2W像,显示基底节水平,见双侧壳核和尾状核头呈对称性高信号,双侧额叶灰白质均呈高信号,灰白质分界不清

    讨论:急性酒精中毒临床分为兴奋期、共济失调期及昏睡期。小儿急性酒精中毒后很快昏迷,且伴惊厥、高热、休克及低血糖等,一般无兴奋期。本例患儿符合上述特点。慢性酒精中毒造成脑损害的报道较多。而急性酒精中毒以肝损害为主,引起脑损伤并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报道少见。急性酒精中毒引起脑损伤的机理尚不清楚。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类似挥发性麻醉剂和抗癫痫药,可引起昏迷、呼吸抑制,同时惊厥和低血糖等均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本例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双侧分水岭区和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损害,符合缺氧性脑病的影像学改变。因此,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当生命体征稳定后,应及时作高压氧治疗。值得指出的是小儿急性酒精中毒极易出现低血糖,且意识恢复后可再次出现低血糖(即反跳性低血糖),这是由于酒精中毒后进食少及酒精抑制糖异生所致。本例患儿第3天清醒后,第4天再次昏迷抽搐,提示有反跳性低血糖可能。因此,抢救小儿急性酒精中毒时应特别注意纠正和防止低血糖。

    (收稿:1999-01-22 修回:1999-05-0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