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儿科杂志》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69833
川崎病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动态变化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儿科杂志》 2000年第5期
     作者:秦玉明 周爱卿 贲晓明 沈捷

    单位:秦玉明(20009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内科);周爱卿(20009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内科);贲晓明(20009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内科);沈捷(20009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000524 川崎病(Kawasaki's 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小儿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目前尚缺乏客观实验室指标。为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 在MCLS 疾病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我们对 9例川崎病患儿血清IGF-1进行了动态检测。

    对象
, http://www.100md.com
    根据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为MCLS的住院患儿共9例,其中男6例,女3例;最小年龄2岁8个月,最大年龄6岁,平均4岁8个月。所有患儿均持续高热5~7 d,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入院。血沉明显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心电图检查,2例有室性早搏,5例有ST-T改变。同时随机选择健康体检小儿11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岁9个月。

    方法

    血样采集:9例MCLS患儿分别于入院后第2、7、14、21天清晨空腹采静脉血,血清标本置-80℃冰箱保存,以备成批检测。对照组也于清晨空腹采血。标本检测:用87.5%无水乙醇加12.5 ml 的2 mol/L 的HCl为萃取液,萃取效率为80%。取25 μl萃取上清液为样本,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IGF-1测定。试剂由美国Sigma公司提供,实验步骤按试剂盒提供的方法。批内变异系数小于7%,最小检出量是5 μmol/L。同时在各时间点进行血小板计数。

, 百拇医药     统计学处理:采用两组均数显著性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为有意义。数据统计由Excel软件完成。

    结果

    入院第2天,IGF-1明显升高,并于第7天达高峰,于第21天已开始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血小板升高出现在第7天和第14天,第21天已下降至正常(表1)。

    表1 对照组与川崎病组各时间点IGF-1含量及

    血小板计数(±s) 组别

    IGF-1(μmol/L)
, 百拇医药
    血小板(×109/L)

    对照组(n=11)

    20±5

    141±60

    川崎病组(n=9)

    入院第2天

    28±5*

    112±64#

    入院第7天

    36±8**

    190±72*
, 百拇医药
    入院第14天

    35±8**Δ

    141±48#

    入院第21天

    26±3*ΔΔ

    135±4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5;与第7天比较:ΔP>0.05,与第14天比较:ΔΔP<0.05 讨论

    IGF-1是分子量约75 000的单链显性蛋白,生理情况下,循环中IGF-1与其结合蛋白相结合,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存在于包括血管壁细胞在内的组织中,IGF-1可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合成,也可由血小板释放,当血管内皮损伤时明显升高[1]。本研究发现MCLS在发病初期(入院第2天)IGF-1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性差异有显著。而此时MCLS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全身性血管炎,即微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全层血管炎[2]。而血小板计数无显著性改变,与对照组相比,P>0.05。入院第7天和第14天,疾病仍处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IGF-1持续在高水平,分别与第2天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第7天与第14天两者相比,IGF-1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此阶段血小板计数也已升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此时病理改变不仅累及小血管,而且还有中等动脉全层血管炎[2]。在第21天IGF-1含量已下降,分别与第7天,第14天相比,均P<0.05。但仍未恢复到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显著性。血小板计数已恢复到正常,此时病程处于恢复早期,小血管病变消退[2]。由以上可以看出,IGF-1的改变较血小板升高出现时间为早,并且其动态变化基本与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但引起IGF-1升高的确切机制与临床意义尚不清楚,可能与IGF-1介导的促生长作用有关[3],当血管受到炎性损伤时,IGF-1代偿性升高,以促进血管内皮和(或)平滑肌细胞的分裂、迁移、增殖,并促进内皮细胞形成血管腔[4],而且与血管生成有关的炎症过程密切相关[5]。这也可能是MCLS疾病后期血管狭窄以及冠状动脉瘤形成的部分原因。因此,我们认为,血清IGF-1可能参与了MCLS的病理过程,检测IGF-1可以反映MCLS血管受累的严重程度并为临床提供客观的实验诊断指标。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Cercek B,fishbein MC,Forrester JS,et al.Induct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messenger RNA in rat aorta after balloon denudation.Cir Res, 1990,66:1755-1760.

    2,杨思源.小儿心脏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34-436.

    3,Junko NH,Hideki I,Toshie K,et al.Stimulatory effects of insulin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on migration and tube formation b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Atherosclerosis,1992,92:141-149.
, 百拇医药
    4,Nicosia RF,Santo VN,Marion S,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promote rat aortic angiogenesis in vitro.Am J Pathol,1994,145:1023-1029.

    5,Kluge A,Zimmermann R,Brigitte M,et al.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is involved in inflammation linked angiogenic processes after microembolisation in procine heart.Car Res,1995,29:407-415.

    (收稿日期:1999-06-2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