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儿科杂志》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69853
神经母细胞瘤并发骨髓坏死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儿科杂志》 2000年第5期
     作者:张秋燕 姚芳 陈卓 刘丹

    单位:张秋燕(110001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儿科);姚芳(110001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儿科);刘丹(110001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儿科);陈卓(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000536 患儿男,8岁。以发热、面色苍白、双下肢痛1个月,加重10 d为主诉入院。体检:体温38.2℃,脉搏 122次/min,呼吸 30次/min,血压 100/75 mmHg (1 mmHg=0.133 kPa)。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肝肋下4 cm,胫骨及髋关节叩痛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6.20×109/L,中性粒细胞 0.60,淋巴细胞 0.40;红细胞 2.85×1012/L,血红蛋白 68g/L;血小板 76×109/L。
, 百拇医药
    入院后持续高热,贫血貌日见加重。半个月后颈部淋巴结肿大6.6 cm×6.6 cm,肝脾逐渐肿大,双下肢疼痛难忍。反复骨髓检查9次,前5次未见异常。第6次(入院后1个月)骨髓涂片发现有核细胞增生活跃,镜下见到大量溶解细胞,细胞破碎,边缘不清,胞浆消失,细胞核呈强嗜碱性,细胞周围有不定形嗜酸性物质,符合骨髓坏死改变。第7次骨髓检查结果同第6次。第8次(2个月后)骨髓涂片瘤细胞占43.6%,骨髓溶解细胞消失。第9次骨髓检查,病理证实为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后做腹腔 B超及CT扫描,发现腹后壁有5.8 cm×6.2 cm大小的占位性病变。放射性骨同位素扫描肢体、骨盆、胫骨、髋骨及头颅骨均有核素浓聚。临床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并发骨髓坏死。

    治疗:间断输新鲜血,每周1次,每次150 ml,共输9次。同时行化疗:环磷酰胺200 mg,每周2次,静脉推注。同时口服5-氟脲嘧啶。颈部及腹腔肿物行 60 钴放射治疗。经上述治疗患儿的骨髓坏死基本痊愈,神经母细胞瘤病情缓解,住院3个月出院。随访10个月病情稳定。
, 百拇医药
    讨论:骨髓坏死是指造血骨髓中组织和基质的大面积坏死。国外从尸检中发现的病例较多,而生前骨髓检查发现的病例较少,国内已有十几篇报道[1-3],儿童少有报道。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骨痛、发热、贫血、出血,骨髓穿刺或活检可显示坏死特征,即骨髓细胞大量溶解或脓性骨髓液。本病无特殊治疗方法,预后极差。国外有人分析100例,只有3例存活较久。另有13例报道,从确诊起存活5 d~11个月,平均存活期22 d。而Nicbrufgge等报道2例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前发现其骨髓坏死,经治疗完全缓解。国内报道41例中有1例急性淋巴瘤并发骨髓坏死经化疗后缓解。本例亦为确诊神经母细胞瘤前发现骨髓坏死,经治疗2个月后骨痛消失,贫血及发热缓解,复查骨髓未发现溶解细胞,随访10个月无变化。本例反复骨髓检查9次,前5次未见异常,提示神经母细胞瘤合并骨髓坏死时,坏死灶可出现在多个部位,且与正常骨髓互相交错,故应反复多次多部位行骨髓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林萍尔,凌柱三,沈泽霜,等.骨髓坏死9例临床分析.中华血液学杂志,1986,7:600.

    2,谢勇威,卢汉波.骨髓坏死三例报告.湖南医学,1994,11:285.

    3,于晓东,陈丽玲,程芳玲.骨髓坏死综合征四例.中华儿科杂志,1996,34:202.

    (收稿日期:1999-04-1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