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系内克隆演化二例
作者:耿蓝增 赵新民 周玲 赵辉 巩文玉
单位:耿蓝增(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赵新民(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赵辉(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巩文玉(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周玲(云南大理医学院儿科)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000731 例1 女,7岁。因面色苍白半个月,皮肤出血点伴低热6 d入院。体检:贫血貌,皮肤散在出血点,全身浅淋巴结0.5 cm×0.5 cm~1 cm×0.5 cm大小数个,心肺正常。肝肋下1.5 cm,脾肋下2.5 cm,骨骼无压疼。血象:血红蛋白79 g/L;白细胞 33.8×109/L,原始淋巴细胞占0.86,幼稚淋巴细胞占0.05;血小板50×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幼淋巴细胞占0.98,形态为L2型。组织化学染色:过氧化酶(POX)阴性,糖原染色(PAS)阳性率20%,积分值30分,非特异性脂酶(AE)阴性。细胞免疫分型:CD-10,CD19 为0.98,HLA-DR 为0.90,Smlg为 0.44,为前B淋巴细胞表型,临床评分3分。给予COLDP(长春新碱+泼尼松+环磷酰胺+柔红霉素+L-门冬酰胺酶)方案诱导化疗,2周时骨髓缓解,继予巩固治疗及大剂量氨甲喋呤庇护所预防,出院后予高危维持方案治疗,并定期强化治疗。1年零7个月复发。血象:血红蛋白 124 g/L;白细胞 4.8×109/L,原始淋巴细胞0.2,幼稚淋巴细胞0.22;血小板 84×109/L。骨髓增生活跃,原幼淋巴细胞占0.96,形态为L3型。组织化学染色:POX阴性,PAS阳性率75%,积分值113分,AE阴性。免疫分型: CD-10,CD19为0.54, HLA-DR 为0.72,Kappa 为0.41,为成熟B淋巴细胞型。染色体检查:分析10个分裂相均为52条超二倍体。经临床第2次诱导化疗后死于严重的败血症。
, http://www.100md.com
例2 男,11岁。因皮肤出血点1周入院。体检:发育营养好,皮肤散在出血点及淤斑,颈部可触及0.5 cm×1.5 cm大小淋巴结,心肺无异常,肝肋下4.5 cm,脾肋下5 cm。血象:血红蛋白137 g/L;白细胞 45.4×109/L,原始幼稚淋巴细胞0.74;血小板 106×109/L。骨髓淋巴系统增生活跃,原始幼稚淋巴细胞为 0.98,形态为L2型。组织化学染色:POX阴性,PAS阳性率4%,积分值4分,AE阴性。免疫分型: CD10为0.87, CD19为 0.60, HLA-DR 为0.81,Smlg 为0.03,为普通淋巴细胞型。染色体检查为46XY核型。入院后治疗过程同例1,出院后维持高危治疗。3个月后骨髓复发。血象:血红蛋白120 g/L;白细胞 116×109/L,原始幼稚淋巴细胞0.87;血小板 88×109/L。骨髓增生活跃,原始幼稚淋巴细胞为0.99,形态为L3型。组织化学染色:POX阴性,PAS阳性率6%,积分值7分,AE阴性。免疫分型: CD10为0.94, CD19 为0.94, HLA-DR 为0.93,Kappa 为0.40,为成熟B淋巴细胞型。染色体检查仍为46XY核型。经临床再次诱导化疗后缓解,维持治疗1个月后骨髓第2次复发。
, 百拇医药
讨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近20年来的总体疗效有较明显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已达70%以上。但白血病复发是影响长期无病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发现,部分白血病复发时除基因型和免疫表型可以发生改变外,其克隆演化可能是某些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
白血病的克隆演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细胞系间的演化,另一种为系内演化。本组中2例系由前B及普通B淋巴细胞白血病型演化为Kappa阳性的B-ALL[1],具有典型的系内演化特点。细胞形态学均由L2 型转变为L3型。Van Wering 等[2]认为形态学与免疫分型无关,但本组2例形态学改变一致,仍支持较公认的看法,即L3型ALL多属于成熟B细胞亚型。
有人认为,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前体细胞的基因重排造成不同方式的亚克隆,当化疗缓解后,主要白血病细胞克隆受到抑制,可耐药的亚克隆开始活跃,并且进一步增殖,可导致克隆演化和白血病复发[3]。白血病克隆演化与病程长短及染色体异常似无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中的1例缓解后3个月复发,但染色体核形正常,而另1例染色体核形异常,但缓解1年零7个月复发。一旦发生克隆演化,预后很差。有条件者可行骨髓移植,才可望达长期缓解的目的。本结果提示,克隆演化现象对于丰富克隆起源,进一步理解发病机理及判断预后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Bene MC, Castoldi G, Knapp W, et al. Proposals for the immun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leukemia. Leukemia, 1995,9:1785.
2,Van Wering ER, Beishwizan A, Roeffen ETJM, et al. Immuno-phenotypic changes between diagnosis and relapse in childhood acute lymphblastic leukemia. Leukemia, 1995, 9 :1523.
3,Tycko B, Ritz J, Sallan S,et al.Changing antigen receptor gene rearangements in a case of pre-B cell leukemia: ebvendence for a tumor pregenitor cell with stem cell features and implications for monitoring residual disease.Blood, 1992, 79:480.
(收稿日期:1999-07-30), 百拇医药
单位:耿蓝增(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赵新民(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赵辉(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巩文玉(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周玲(云南大理医学院儿科)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000731 例1 女,7岁。因面色苍白半个月,皮肤出血点伴低热6 d入院。体检:贫血貌,皮肤散在出血点,全身浅淋巴结0.5 cm×0.5 cm~1 cm×0.5 cm大小数个,心肺正常。肝肋下1.5 cm,脾肋下2.5 cm,骨骼无压疼。血象:血红蛋白79 g/L;白细胞 33.8×109/L,原始淋巴细胞占0.86,幼稚淋巴细胞占0.05;血小板50×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幼淋巴细胞占0.98,形态为L2型。组织化学染色:过氧化酶(POX)阴性,糖原染色(PAS)阳性率20%,积分值30分,非特异性脂酶(AE)阴性。细胞免疫分型:CD-10,CD19 为0.98,HLA-DR 为0.90,Smlg为 0.44,为前B淋巴细胞表型,临床评分3分。给予COLDP(长春新碱+泼尼松+环磷酰胺+柔红霉素+L-门冬酰胺酶)方案诱导化疗,2周时骨髓缓解,继予巩固治疗及大剂量氨甲喋呤庇护所预防,出院后予高危维持方案治疗,并定期强化治疗。1年零7个月复发。血象:血红蛋白 124 g/L;白细胞 4.8×109/L,原始淋巴细胞0.2,幼稚淋巴细胞0.22;血小板 84×109/L。骨髓增生活跃,原幼淋巴细胞占0.96,形态为L3型。组织化学染色:POX阴性,PAS阳性率75%,积分值113分,AE阴性。免疫分型: CD-10,CD19为0.54, HLA-DR 为0.72,Kappa 为0.41,为成熟B淋巴细胞型。染色体检查:分析10个分裂相均为52条超二倍体。经临床第2次诱导化疗后死于严重的败血症。
, http://www.100md.com
例2 男,11岁。因皮肤出血点1周入院。体检:发育营养好,皮肤散在出血点及淤斑,颈部可触及0.5 cm×1.5 cm大小淋巴结,心肺无异常,肝肋下4.5 cm,脾肋下5 cm。血象:血红蛋白137 g/L;白细胞 45.4×109/L,原始幼稚淋巴细胞0.74;血小板 106×109/L。骨髓淋巴系统增生活跃,原始幼稚淋巴细胞为 0.98,形态为L2型。组织化学染色:POX阴性,PAS阳性率4%,积分值4分,AE阴性。免疫分型: CD10为0.87, CD19为 0.60, HLA-DR 为0.81,Smlg 为0.03,为普通淋巴细胞型。染色体检查为46XY核型。入院后治疗过程同例1,出院后维持高危治疗。3个月后骨髓复发。血象:血红蛋白120 g/L;白细胞 116×109/L,原始幼稚淋巴细胞0.87;血小板 88×109/L。骨髓增生活跃,原始幼稚淋巴细胞为0.99,形态为L3型。组织化学染色:POX阴性,PAS阳性率6%,积分值7分,AE阴性。免疫分型: CD10为0.94, CD19 为0.94, HLA-DR 为0.93,Kappa 为0.40,为成熟B淋巴细胞型。染色体检查仍为46XY核型。经临床再次诱导化疗后缓解,维持治疗1个月后骨髓第2次复发。
, 百拇医药
讨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近20年来的总体疗效有较明显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已达70%以上。但白血病复发是影响长期无病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发现,部分白血病复发时除基因型和免疫表型可以发生改变外,其克隆演化可能是某些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
白血病的克隆演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细胞系间的演化,另一种为系内演化。本组中2例系由前B及普通B淋巴细胞白血病型演化为Kappa阳性的B-ALL[1],具有典型的系内演化特点。细胞形态学均由L2 型转变为L3型。Van Wering 等[2]认为形态学与免疫分型无关,但本组2例形态学改变一致,仍支持较公认的看法,即L3型ALL多属于成熟B细胞亚型。
有人认为,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前体细胞的基因重排造成不同方式的亚克隆,当化疗缓解后,主要白血病细胞克隆受到抑制,可耐药的亚克隆开始活跃,并且进一步增殖,可导致克隆演化和白血病复发[3]。白血病克隆演化与病程长短及染色体异常似无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中的1例缓解后3个月复发,但染色体核形正常,而另1例染色体核形异常,但缓解1年零7个月复发。一旦发生克隆演化,预后很差。有条件者可行骨髓移植,才可望达长期缓解的目的。本结果提示,克隆演化现象对于丰富克隆起源,进一步理解发病机理及判断预后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Bene MC, Castoldi G, Knapp W, et al. Proposals for the immun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leukemia. Leukemia, 1995,9:1785.
2,Van Wering ER, Beishwizan A, Roeffen ETJM, et al. Immuno-phenotypic changes between diagnosis and relapse in childhood acute lymphblastic leukemia. Leukemia, 1995, 9 :1523.
3,Tycko B, Ritz J, Sallan S,et al.Changing antigen receptor gene rearangements in a case of pre-B cell leukemia: ebvendence for a tumor pregenitor cell with stem cell features and implications for monitoring residual disease.Blood, 1992, 79:480.
(收稿日期:1999-07-3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