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四例分析
作者:宋玫 蔡桂丰 李旭 陈宏君 徐进
单位:宋玫(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蔡桂丰(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李旭(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陈宏君(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徐进(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000919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广谱抗生素大量使用后新发现的病原菌,通常在患有各种基础疾病及使用广谱抗生素患者中产生细菌移生,在小儿多为原发感染且易合并肺炎[1]。现将今年我院采用 ATB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分析仪确诊的 4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进行报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例1 男,9个月,因发热、咳嗽 5 d 收住院。既往体健,入院查面色苍白,精神差,呼吸促,无皮疹,肝脾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闻及细湿音。血白细胞: 6.0×109/L、 中性粒细胞:0.103、淋巴细胞:0.804、单核细胞:0.069、嗜酸细胞:0.024、血红蛋白:99 g/L,胸片示肺炎。血清支原体抗体(Mp-IgM)阴性。诊断:支气管肺炎。先后用过优普林(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优普酮(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未见好转,入院后持续发热 18 d ,体温 37.5~39℃,不规则热,肥达反应阴性。骨髓象:增生性贫血,骨髓培养阴性,血培养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见表1。确诊后改用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唑, 7 d后体温渐正常。
, http://www.100md.com
表1 抗生素的药敏检测结果 抗生素
例1
例2
例3
例4
阿莫西林
R
R
R
R
阿莫西林/棒酸
R
R
, 百拇医药
R
R
哌拉西林
R
R
R
R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R
R
R
R
替卡西林
R
, http://www.100md.com
R
R
R
头孢噻吩
R
R
R
R
头孢噻肟
R
R
R
R
头孢三嗪
, 百拇医药
R
R
R
R
头孢他定
I
R
R
R
氨曲南
R
R
R
R
, 百拇医药
亚胺硫霉素-西拉司丁钠
R
R
R
R
复方磺胺甲基异唑
S
S
R
S
妥布霉素
R
S
, 百拇医药 R
R
丁胺卡那霉素
R
S
R
R
庆大霉素
R
R
R
R
乙基西梭霉素
R
, 百拇医药
R
R
R
注:R = 耐药,I = 中度敏感,S = 敏感
例2 男,1岁1个月,因发热二十余天、咳嗽1 d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精神可,面色可,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未闻及音,肝脾未及肿大。血白细胞: 3.2×109/L、中性粒细胞: 0.056、淋巴细胞 :0.767、血红蛋白: 106 g/L,胸片正常,肥达反应阴性,血培养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见表1。入院后仍持续发热,为不规则热,体温在 37.5~39℃,在门诊及入院后先后用过优普林,优普酮,仍持续发热,确诊后改用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唑,一周体温正常。
例3 女,3岁 2个月,因发热伴间断咳嗽二十余天收入院,入院查精神稍差,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未闻及音,肝脾未及肿大,血白细胞:9.7×109/L、中性粒细胞: 0.589、淋巴细胞 : 0.341、单核细胞: 0.055、嗜酸性粒细胞: 0.008、嗜碱性粒细胞: 0.007、血红蛋白:119 g/L,胸片示肺炎。诊断:支气管肺炎,先后用过红霉素、头孢曲松治疗,住院后仍发热 13 d ,体温在 37℃~ 38.3℃,不规则发热,肥达反应阴性,肝功能正常,血培养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见表1。确诊后改用环丙沙星静脉滴注一周,体温正常。
, 百拇医药
例4 女, 1岁 6个月,因发热10 d入院。入院查精神好,皮肤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未闻及音,肝肋下1.5 cm,无触痛,腹不胀,入院后仍发热16 d,体温37.5~40℃,血白细胞: 12.5×109/L、中性粒细胞: 0.371、淋巴细胞: 0.252、单核细胞: 0.074、嗜酸性粒细胞: 0.302、嗜碱性粒细胞: 0.001、血红蛋白: 110 g/L,胸片示左下肺斑片状模糊影,粪便虫卵阴性,血沉10 mm/h,抗“O”,肥达反应均阴性,血片疟原虫阴性,血培养前两次阴性,第三次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确诊血吸虫病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给予敏感的环丙沙星静脉滴注及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口服治疗,同时加用吡喹酮驱虫治疗,体温正常。
讨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非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既往归类于假单胞菌属。1983年,Swings等[2]认为该菌的基因及生化有别于假单胞菌,将之重新归类于黄单胞菌属,称嗜麦芽黄单胞菌,1993年Pallevoni鉴定出该菌为窄食单胞菌属的惟一生物种,因此改称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近年来该菌的分离率逐渐增高,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心内膜炎及败血症等。该菌所致的感染多发生在有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原发感染者多为小儿,徐英春等[3]报道的10 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均为有基础疾病的成年人,本组4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有如下特点:(1)均有 2~3 周的长程发热;(2)4例患儿3 例合并肺炎;(3)3例为原发感染,1例原发病为血吸虫病合并感染;(4) 3 例原发感染者血白细胞及中性细胞均未升高;(5) 4例药敏结果均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和环丙沙星为活性最好的抗生素。Muder等[4]报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死亡率为21 %,由于该菌比其它革兰阴性菌(包括假单胞菌属如酮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更强,抗生素选择的难度更大,故恰当地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余鑫之. 嗜麦芽黄单胞菌感染.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9,19:69-71.
2,Swings J, De Vos M, Vanden M, et al. Transfer of Pseu domonas maltophilia (Hugh1981) Comb Nov. Int J Syst Bacteriol, 1983, 33: 409-413.
3,徐英春,陈民钧,周贵民,等. 39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特征研究. 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 1999,19:184-187.
4,Muder RR, Harris AP, Muller S, et al. Bacteremia due to Stenotropphomonas (Xanthomonas) maltophilia: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of 91 episode. Clin Infect Dis, 1996,22: 508-512.
(收稿日期:1999-12-17), 百拇医药
单位:宋玫(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蔡桂丰(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李旭(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陈宏君(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徐进(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000919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广谱抗生素大量使用后新发现的病原菌,通常在患有各种基础疾病及使用广谱抗生素患者中产生细菌移生,在小儿多为原发感染且易合并肺炎[1]。现将今年我院采用 ATB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分析仪确诊的 4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进行报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例1 男,9个月,因发热、咳嗽 5 d 收住院。既往体健,入院查面色苍白,精神差,呼吸促,无皮疹,肝脾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闻及细湿音。血白细胞: 6.0×109/L、 中性粒细胞:0.103、淋巴细胞:0.804、单核细胞:0.069、嗜酸细胞:0.024、血红蛋白:99 g/L,胸片示肺炎。血清支原体抗体(Mp-IgM)阴性。诊断:支气管肺炎。先后用过优普林(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优普酮(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未见好转,入院后持续发热 18 d ,体温 37.5~39℃,不规则热,肥达反应阴性。骨髓象:增生性贫血,骨髓培养阴性,血培养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见表1。确诊后改用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唑, 7 d后体温渐正常。
, http://www.100md.com
表1 抗生素的药敏检测结果 抗生素
例1
例2
例3
例4
阿莫西林
R
R
R
R
阿莫西林/棒酸
R
R
, 百拇医药
R
R
哌拉西林
R
R
R
R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R
R
R
R
替卡西林
R
, http://www.100md.com
R
R
R
头孢噻吩
R
R
R
R
头孢噻肟
R
R
R
R
头孢三嗪
, 百拇医药
R
R
R
R
头孢他定
I
R
R
R
氨曲南
R
R
R
R
, 百拇医药
亚胺硫霉素-西拉司丁钠
R
R
R
R
复方磺胺甲基异唑
S
S
R
S
妥布霉素
R
S
, 百拇医药 R
R
丁胺卡那霉素
R
S
R
R
庆大霉素
R
R
R
R
乙基西梭霉素
R
, 百拇医药
R
R
R
注:R = 耐药,I = 中度敏感,S = 敏感
例2 男,1岁1个月,因发热二十余天、咳嗽1 d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精神可,面色可,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未闻及音,肝脾未及肿大。血白细胞: 3.2×109/L、中性粒细胞: 0.056、淋巴细胞 :0.767、血红蛋白: 106 g/L,胸片正常,肥达反应阴性,血培养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见表1。入院后仍持续发热,为不规则热,体温在 37.5~39℃,在门诊及入院后先后用过优普林,优普酮,仍持续发热,确诊后改用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唑,一周体温正常。
例3 女,3岁 2个月,因发热伴间断咳嗽二十余天收入院,入院查精神稍差,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未闻及音,肝脾未及肿大,血白细胞:9.7×109/L、中性粒细胞: 0.589、淋巴细胞 : 0.341、单核细胞: 0.055、嗜酸性粒细胞: 0.008、嗜碱性粒细胞: 0.007、血红蛋白:119 g/L,胸片示肺炎。诊断:支气管肺炎,先后用过红霉素、头孢曲松治疗,住院后仍发热 13 d ,体温在 37℃~ 38.3℃,不规则发热,肥达反应阴性,肝功能正常,血培养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见表1。确诊后改用环丙沙星静脉滴注一周,体温正常。
, 百拇医药
例4 女, 1岁 6个月,因发热10 d入院。入院查精神好,皮肤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未闻及音,肝肋下1.5 cm,无触痛,腹不胀,入院后仍发热16 d,体温37.5~40℃,血白细胞: 12.5×109/L、中性粒细胞: 0.371、淋巴细胞: 0.252、单核细胞: 0.074、嗜酸性粒细胞: 0.302、嗜碱性粒细胞: 0.001、血红蛋白: 110 g/L,胸片示左下肺斑片状模糊影,粪便虫卵阴性,血沉10 mm/h,抗“O”,肥达反应均阴性,血片疟原虫阴性,血培养前两次阴性,第三次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确诊血吸虫病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给予敏感的环丙沙星静脉滴注及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口服治疗,同时加用吡喹酮驱虫治疗,体温正常。
讨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非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既往归类于假单胞菌属。1983年,Swings等[2]认为该菌的基因及生化有别于假单胞菌,将之重新归类于黄单胞菌属,称嗜麦芽黄单胞菌,1993年Pallevoni鉴定出该菌为窄食单胞菌属的惟一生物种,因此改称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近年来该菌的分离率逐渐增高,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心内膜炎及败血症等。该菌所致的感染多发生在有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原发感染者多为小儿,徐英春等[3]报道的10 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均为有基础疾病的成年人,本组4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有如下特点:(1)均有 2~3 周的长程发热;(2)4例患儿3 例合并肺炎;(3)3例为原发感染,1例原发病为血吸虫病合并感染;(4) 3 例原发感染者血白细胞及中性细胞均未升高;(5) 4例药敏结果均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和环丙沙星为活性最好的抗生素。Muder等[4]报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死亡率为21 %,由于该菌比其它革兰阴性菌(包括假单胞菌属如酮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更强,抗生素选择的难度更大,故恰当地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余鑫之. 嗜麦芽黄单胞菌感染.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9,19:69-71.
2,Swings J, De Vos M, Vanden M, et al. Transfer of Pseu domonas maltophilia (Hugh1981) Comb Nov. Int J Syst Bacteriol, 1983, 33: 409-413.
3,徐英春,陈民钧,周贵民,等. 39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特征研究. 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 1999,19:184-187.
4,Muder RR, Harris AP, Muller S, et al. Bacteremia due to Stenotropphomonas (Xanthomonas) maltophilia: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of 91 episode. Clin Infect Dis, 1996,22: 508-512.
(收稿日期:1999-12-1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