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70143
艾滋病在腹部B超声像图表现一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甘玲 郑宗英 林新霖 申玉萍

    单位:350005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室

    关键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990225 患者, 女,21岁, 白带增多3个月,下腹痛并高热1个月, 伴呕吐、 乏力、 头晕、气促、 纳差、 咽痛、 咳粘液白痰, 每日排稀水样黑便2~7次,经多个医院诊治无效而转来我院。 体格检查: 体温39.5℃, 咽部充血, 咽颊散在对称片状白斑, 扁桃体Ⅰ°肿大,腹平坦, 下腹肌紧张, 压痛(±), 未及包块, 肝肋下三横指, 剑下五横指, 脾Ⅰ°肿大, 移动性浊音(-); X线: 双下肺感染; 血清梅素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为阴性, 白带淋球菌(NG)PCR(+), 血尿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 口腔、 粪便涂片均未找到霉菌; B超: 肝上界第5肋间, 肝下界位于脐上1.0 cm, 肝实质细小点状回声, 回声增强, 未见肿块结石, 脾厚5.9 cm, 肋下可及, 胆、 胰、 双肾、 子宫、 双附件未见异常, 盆腔内充满液性暗区, 其内见较多粘连带状回声, 大网膜片状增厚约8 mm, 左侧胸腔肋膈角可见19 mm液性暗区(图1,2), 超声诊断: 肝轻度弥漫性改变(脂肪肝); 脾肿大, 盆腔积液(炎症); 左胸腔微量积液。 结合病史患者从事酒巴女工作, 建议进一步作艾滋病检查。 患者入院后虽经积极抗感染、 对症及支持等治疗, 仍逐渐进入衰竭状态, 最后经省防疫站血检抗HIV(+)而确诊为艾滋病(临床阶段), 遂转专科医院隔离治疗1月, 无效死亡。

    讨 论 患者临床出现高热不退, 经抗炎治疗无效, 超声表现大网膜增厚, 盆腔较多粘连带及局限性腹水, 应考虑结核的可能,但结核时肝脏一般不会明显增大; 患者体征上无全身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无明显异常, B超未显示腹腔淋巴结肿大, 由恶性淋巴瘤、 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病所引起的肝脾肿大可排除; 据文献报道, 艾滋病引起的肝脂肪变约46%, 脾肿大约45%, 而该患者有轻度脂肪肝表现, 脾大, 与该文献报道相符。 由于HIV病毒在肝内枯否细胞、 内皮细胞内大量贮存导致肝窦屏障坏死,血液与肝细胞内代谢交换改变, 使实质细胞暴露于各种病原体中, 导致肝细胞破坏、 再生, 故声像图与脂肪肝相类似。 患者临床上各种感染、 肿瘤表现均不典型, 结合其为年青女性, 有频繁性接触史, 故高度怀疑艾滋病的可能, 并经临床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在当前我国艾滋病患者日见增多的情况下, 超声在鉴别诊断时给予必要的重视, 将有利于此病的及时发现。

    (收稿 1998-03-09 修回 1998-05-2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