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时肺静脉血流的超声研究
作者:郝恩魁 张薇 张运
单位:郝恩魁(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特检科 266032);张薇(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张运(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000129 我们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TEE)记录分析了74例房颤患者和20例窦性心律对照患者的肺静脉血流频谱,以评价房颤时肺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资料与方法
窦律对照组(20例),简称A组。房颤患者74例,分为非风湿性心脏病组(16例)、风湿性心脏病轻度二尖瓣狭窄组(22例)、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组(36例)3个亚组,简称B、C、D组。使用美国惠普公司SONOS-5500型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TEE技术探测并记录肺静脉血流频谱。
, http://www.100md.com
脱机测量肺静脉血流各波的最大峰值流速:①窦律时心房收缩期负向波P、心室收缩早期正向波S1、心室收缩中晚期正向波S、舒张期正向波D;②房颤时心室收缩早期负向波R、心室收缩中晚期正向波S、舒张期正向波D。
结 果
结果见表1。
表1 房颤患者肺静脉血流测值(±s,单位:cm/s) 分组
例数
VR
VS
VD
, http://www.100md.com
A组
20
60.89±12.69
51.23±10.10
B组
16
24.17±10.05
36.19±14.90* * *
46.44±17.01
C组
22
23.55±10.84
, 百拇医药
28.73±20.49* * *
40.73±15.07*
D组
36
17.64±6.23△ ▲
40.73±15.07*
28.03±8.92* * * △ △ △ ▲ ▲
注:VR-肺静脉收缩早期峰值速率的绝对值,VS-肺静脉收缩中、晚期峰值速率,VD-肺静脉舒张期峰值速率。与A组比较,*P<0.05,***P<0.001;与B组比较,△P<0.05,△△△P<0.001;C、D两组比较,▲P<0.05,▲▲P<0.01
, http://www.100md.com
讨 论
一、正常肺静脉血流频谱的产生机理
正常肺静脉血流频谱的产生机理大致为,心房收缩导致肺静脉血流短暂倒流形成负向波P;心室收缩早期左心房舒张,左房压降低,但由于二尖瓣关闭瞬间仍靠惯性向左心房运动,使左心房压力下降较小,肺静脉回流产生较小的S1波;心室收缩中晚期,左心房舒张与二尖瓣环向心室侧运动共同导致左房压的明显降低,产生肺静脉S波;在舒张早期二尖瓣开放,左房血快速进入左心室,左房压再次下降,形成D波。
二、房颤时肺静脉血流频谱的产生机理
由于房颤时心房主动收缩和舒张功能丧失,肺静脉血流入心房,收缩期负向波P消失是自然的。心室收缩早期负向R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心房主动舒张活动的丧失。在心室收缩早期,即等容收缩期时,二尖瓣关闭的瞬间二尖瓣连同包含的血液依靠惯性向左心房运动,但由于此时左心房舒张消失而使左房压力产生短暂升高而形成逆向P波,该波发生的时间、时程、机制与窦律时收缩早期第一个正向波S1相对应,窦律时S1波是左心房舒张与二尖瓣惯性运动共同作用产生的,二者作用相反,前者作用大于后者而呈正向。我们发现随着左心房扩大,R波流速逐渐降低,说明左心房扩大,活动度减低而削弱了二尖瓣动度对左心房压力的影响。心室收缩中晚期正向波S是单独由二尖瓣环在心室射血期向心室侧运动使左房压下降而产生的,心房主动舒张活动消失不起作用,因而S波峰值较窦律时明显下降。另外左心房扩大、左房压升高、左心房顺应性降低、二尖瓣返流、左心室收缩功能失调等均使S波进一步降低,房颤时肺静脉血流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S波的降低,而其中主要因素来源于左心房。心室舒张期正向波D的产生机制与窦律时基本等同,即左心室舒张而使左心房成为一肺静脉-左心室的通道,肺静脉持续回流而产生D波。房颤时,左室舒张期末压、左房压增高或二尖瓣的阻碍作用往往使肺静脉回流不充分,而使D波峰值流速降低。我们发现房颤时S/D小于1而不是窦律时的大于1,说明D波受房颤的影响要小于S波,这是由于D波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左心室,而S波的变化受左心房的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房颤时,尽管左心房的主动收缩和舒张消失,肺静脉血流减少,但肺静脉血流仍有一定的规律性,且对左心房乃至左心室的充盈起着重要的作用。TEE技术探测肺静脉血流为评价房颤患者的左心房血流动力学及心室功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方法,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收稿日期:1998-11-10), 百拇医药
单位:郝恩魁(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特检科 266032);张薇(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张运(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000129 我们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TEE)记录分析了74例房颤患者和20例窦性心律对照患者的肺静脉血流频谱,以评价房颤时肺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资料与方法
窦律对照组(20例),简称A组。房颤患者74例,分为非风湿性心脏病组(16例)、风湿性心脏病轻度二尖瓣狭窄组(22例)、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组(36例)3个亚组,简称B、C、D组。使用美国惠普公司SONOS-5500型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TEE技术探测并记录肺静脉血流频谱。
, http://www.100md.com
脱机测量肺静脉血流各波的最大峰值流速:①窦律时心房收缩期负向波P、心室收缩早期正向波S1、心室收缩中晚期正向波S、舒张期正向波D;②房颤时心室收缩早期负向波R、心室收缩中晚期正向波S、舒张期正向波D。
结 果
结果见表1。
表1 房颤患者肺静脉血流测值(±s,单位:cm/s) 分组
例数
VR
VS
VD
, http://www.100md.com
A组
20
60.89±12.69
51.23±10.10
B组
16
24.17±10.05
36.19±14.90* * *
46.44±17.01
C组
22
23.55±10.84
, 百拇医药
28.73±20.49* * *
40.73±15.07*
D组
36
17.64±6.23△ ▲
40.73±15.07*
28.03±8.92* * * △ △ △ ▲ ▲
注:VR-肺静脉收缩早期峰值速率的绝对值,VS-肺静脉收缩中、晚期峰值速率,VD-肺静脉舒张期峰值速率。与A组比较,*P<0.05,***P<0.001;与B组比较,△P<0.05,△△△P<0.001;C、D两组比较,▲P<0.05,▲▲P<0.01
, http://www.100md.com
讨 论
一、正常肺静脉血流频谱的产生机理
正常肺静脉血流频谱的产生机理大致为,心房收缩导致肺静脉血流短暂倒流形成负向波P;心室收缩早期左心房舒张,左房压降低,但由于二尖瓣关闭瞬间仍靠惯性向左心房运动,使左心房压力下降较小,肺静脉回流产生较小的S1波;心室收缩中晚期,左心房舒张与二尖瓣环向心室侧运动共同导致左房压的明显降低,产生肺静脉S波;在舒张早期二尖瓣开放,左房血快速进入左心室,左房压再次下降,形成D波。
二、房颤时肺静脉血流频谱的产生机理
由于房颤时心房主动收缩和舒张功能丧失,肺静脉血流入心房,收缩期负向波P消失是自然的。心室收缩早期负向R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心房主动舒张活动的丧失。在心室收缩早期,即等容收缩期时,二尖瓣关闭的瞬间二尖瓣连同包含的血液依靠惯性向左心房运动,但由于此时左心房舒张消失而使左房压力产生短暂升高而形成逆向P波,该波发生的时间、时程、机制与窦律时收缩早期第一个正向波S1相对应,窦律时S1波是左心房舒张与二尖瓣惯性运动共同作用产生的,二者作用相反,前者作用大于后者而呈正向。我们发现随着左心房扩大,R波流速逐渐降低,说明左心房扩大,活动度减低而削弱了二尖瓣动度对左心房压力的影响。心室收缩中晚期正向波S是单独由二尖瓣环在心室射血期向心室侧运动使左房压下降而产生的,心房主动舒张活动消失不起作用,因而S波峰值较窦律时明显下降。另外左心房扩大、左房压升高、左心房顺应性降低、二尖瓣返流、左心室收缩功能失调等均使S波进一步降低,房颤时肺静脉血流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S波的降低,而其中主要因素来源于左心房。心室舒张期正向波D的产生机制与窦律时基本等同,即左心室舒张而使左心房成为一肺静脉-左心室的通道,肺静脉持续回流而产生D波。房颤时,左室舒张期末压、左房压增高或二尖瓣的阻碍作用往往使肺静脉回流不充分,而使D波峰值流速降低。我们发现房颤时S/D小于1而不是窦律时的大于1,说明D波受房颤的影响要小于S波,这是由于D波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左心室,而S波的变化受左心房的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房颤时,尽管左心房的主动收缩和舒张消失,肺静脉血流减少,但肺静脉血流仍有一定的规律性,且对左心房乃至左心室的充盈起着重要的作用。TEE技术探测肺静脉血流为评价房颤患者的左心房血流动力学及心室功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方法,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收稿日期:1998-11-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