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系膜多发性血管脂肪瘤1例
作者:包凌云 方建华
单位: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关键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000423
患者,女,45岁,因发现中下腹肿块3年余,自觉渐进性增大,并伴有持续性隐痛就诊。患者否认腹部外伤史,无发热、恶心、呕吐。体格检查于中下腹脐左可触及约 3.0 cm×4.0 cm×4.0 cm大小的肿块,光滑,活动度可,无粘连,肿块有轻压痛。行B超检查(CSI-450型超声仪,探头频率 3.5 MHz,5.0~7.5 MHz ):脐旁可见一约 10.8 cm×9.0 cm×5.6 cm的实性中等回声团,边缘整齐,形态尚规则,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图1),包块内可见较粗大的静脉血管穿过,该包块活动度好,横结肠位置抬高。肝、胰、肾均未见异常。拟诊:腹腔占位性病变,考虑肠系膜脂肪瘤可能性大。收入院后行CT、X线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以及肠系膜上下动脉DSA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入院后多次B超检查,发现包块不固定,位置变动明显。外科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所见:距曲氏韧带 50.0 cm处起可见三处小肠系膜肿块,最大约 10.0 cm×10.0 cm,最小约 5.0 cm×5.0 cm,质地较硬,边界欠清晰,肠系膜活动度大,未触及明显肿大的淋巴结,三处肿块累及小肠约 120.0 cm,肠系膜动脉穿过肿块中间。行小肠部分切除和小肠系膜肿块切除术。术中快速冷冻切片及术后病理检查均提示:小肠系膜血管脂肪瘤。
讨论 肠系膜肿瘤临床上不多见,大多为实性肿块,恶性肿瘤约占实性肿物的60%,其中常见的肿瘤有神经纤维瘤、纤维瘤、脂肪瘤、平滑肌瘤、恶性淋巴瘤等。此类肿瘤不论良恶性均多见于成人,初起无明显症状,待肿瘤增大,可出现隐痛或胀痛,患者自己往往可扪及腹部肿块。绝大多数患者在体检时可触及腹部肿块,良性肿物表面多较光滑,通常不伴有压痛,除位于肠系膜根部和有粘连者外,一般都有较大的活动度,特别是顺肠系膜根部走行方向活动度较大。
图1 腹腔内肿块,内有血管回声,后方声衰减
本例手术中发现共有三处肿块,而超声仅发现一块,原因可能如下:①肿块相互堆挤,分界不清,故视为同一肿块。②脂肪瘤有后方声衰减,所以后方肿块无法显示。③肿块及周围肠气均为偏强回声,分辨不清。④临床触及一个肿块,超声检查时未加以细致鉴别。, 百拇医药
单位: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关键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000423
患者,女,45岁,因发现中下腹肿块3年余,自觉渐进性增大,并伴有持续性隐痛就诊。患者否认腹部外伤史,无发热、恶心、呕吐。体格检查于中下腹脐左可触及约 3.0 cm×4.0 cm×4.0 cm大小的肿块,光滑,活动度可,无粘连,肿块有轻压痛。行B超检查(CSI-450型超声仪,探头频率 3.5 MHz,5.0~7.5 MHz ):脐旁可见一约 10.8 cm×9.0 cm×5.6 cm的实性中等回声团,边缘整齐,形态尚规则,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图1),包块内可见较粗大的静脉血管穿过,该包块活动度好,横结肠位置抬高。肝、胰、肾均未见异常。拟诊:腹腔占位性病变,考虑肠系膜脂肪瘤可能性大。收入院后行CT、X线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以及肠系膜上下动脉DSA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入院后多次B超检查,发现包块不固定,位置变动明显。外科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所见:距曲氏韧带 50.0 cm处起可见三处小肠系膜肿块,最大约 10.0 cm×10.0 cm,最小约 5.0 cm×5.0 cm,质地较硬,边界欠清晰,肠系膜活动度大,未触及明显肿大的淋巴结,三处肿块累及小肠约 120.0 cm,肠系膜动脉穿过肿块中间。行小肠部分切除和小肠系膜肿块切除术。术中快速冷冻切片及术后病理检查均提示:小肠系膜血管脂肪瘤。
讨论 肠系膜肿瘤临床上不多见,大多为实性肿块,恶性肿瘤约占实性肿物的60%,其中常见的肿瘤有神经纤维瘤、纤维瘤、脂肪瘤、平滑肌瘤、恶性淋巴瘤等。此类肿瘤不论良恶性均多见于成人,初起无明显症状,待肿瘤增大,可出现隐痛或胀痛,患者自己往往可扪及腹部肿块。绝大多数患者在体检时可触及腹部肿块,良性肿物表面多较光滑,通常不伴有压痛,除位于肠系膜根部和有粘连者外,一般都有较大的活动度,特别是顺肠系膜根部走行方向活动度较大。
图1 腹腔内肿块,内有血管回声,后方声衰减
本例手术中发现共有三处肿块,而超声仅发现一块,原因可能如下:①肿块相互堆挤,分界不清,故视为同一肿块。②脂肪瘤有后方声衰减,所以后方肿块无法显示。③肿块及周围肠气均为偏强回声,分辨不清。④临床触及一个肿块,超声检查时未加以细致鉴别。,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