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71306
液上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丙酮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孙树英 王 晶 王洪存 杨景民

    单位:孙树英 王 晶 王洪存 泰山医学院(泰安 271000);杨景民 荷泽医学专科学校

    关键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990134

    脂类代谢是体内重要的代谢之一。心肌和骨骼肌能彻底氧化脂肪酸生成H2O和CO2,并提供能量,若肝组织由于缺乏某些酶,即转入病理性失常代谢,常不能将脂肪酸彻底氧化而产生酮体[1]。酮体是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和丙酮的总称,三者各占一定比例建立一个可逆的动态平衡存在于血液和尿液中,临床上常以酮体为指标,诊断某些疾病的发生,但一般的化学方法难以检出,只有严重病理变化时方可检出[2]。为建立一种高灵敏的检验方法,作为脂类代谢的动态观察,实验以预防为主的治疗目的,为此我们建立了液上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丙酮的含量,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材料与色谱条件

    1.实验对象:收集我院年龄在18~21岁,普通膳食的100名(男、女各半)青年学生晨尿,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我院附属医院和泰安市中心医院糖尿病患者及感冒患者晨尿作为实验组。

    2.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3.气相色谱条件:GC-7A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1.6m×3mm玻璃柱,固定液质量分数为10%改性聚乙二醇-20 000,担体为酸洗101白色担体(60~80目);气体流速:N2=50mL/min,H2=50 mL/min空气=0.3kg/cm2;温度:气化室、检测器100℃,柱温59℃;检测器:FID;灵敏度:10-2,ATTEN=0,MINAO=200,SPEED=2.5mm/min。

    方法与结果
, 百拇医药
    1.标准液的配制:准确配制0.079、0.395、0.790、1.975、3.950、5.925、7.900 mol/L浓度的丙酮液,内加0.229 5 mg乙酸乙酯(内标)为标准液。

    2.线性实验:各取2mL不同浓度的标准液,进行液上气相色谱法测定。分别以浓度(C.mol/L)为纵座标,峰高(h.mm)为横座标作线性回归,C=0.6637H-0.0331,r=0.9998。

    3.回收率实验:取正常尿液并测定其浓度,在125 mL和250mL尿液中加1.975mg标准品,测定其浓度并按下式计算。回收率=(测定量-尿中含量)/(加入量)×100%,平均回收率为98.50%。

    4.精密度实验:以0.790mol/L浓度标准液进行重复测定10次,测得平均值(n=10,±s)=0.7727±0.0260,CV%=3.03。
, http://www.100md.com
    5.尿样的处理:将收集的晨尿装于250 mL玻璃瓶中,胶塞密封,于37℃恒温20min,用10 mL注射器取2mL液上顶空气体,进气相色谱仪测定。

    6.测定结果:采用液上气相色谱法对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尿丙酮的含量测定,本法5min即可完成一个尿样测定,测定结果列于表1。

    表1 健康人与病理性尿样丙酮含量

    Tab 1 Ketonuria concentration in urine of healthy and patients Group

    n

    Ketonuria

    (±s,mol·L-1)
, 百拇医药
    Healthy persons

    100

    0.0193±0.0010*

    Influenzal patients

    15

    0.8444±0.2540*

    Diabetic patients

    30

    0.8189±0.3180*

    *P<0.01,vs healthy persons讨 论
, 百拇医药
    1.液上气相色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简便、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3]。液上气相色谱分析是利用气相色谱法来分析密闭体系中液体或固体样品达到相平衡时的气体成分,改进了样品的处理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在食品、环保、医药、卫生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9]

    尿液中酮体含量极低,而丙酮则更少,采用化学方法检测则无法实现,而采用此法测定尿丙酮,能很好的完成这一任务。该法样品处理极简便,不需加任何化学试剂,仅根据物理相平衡的原理达到样品处理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消除了尿液中其它成分的干扰。由于色谱图中无干扰峰,保证了定性、定量的准确性;峰形对称,无拖尾现象,这又保证了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2.色谱条件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证明,分析尿丙酮聚乙二醇-20 000固定液的性质和浓度是影响尿丙酮分析的重要因素,浓度过大,分离度好,但保留时间增长,使分析周期变大,造成分析速度慢;若浓度过小,分离度差,分析速度快,但达不到良好的分离分析结果。本实验将聚乙二醇-20 000进行改性,采用10%的浓度,达到了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的目的。
, http://www.100md.com
    3.由测定结果可见,此法可应用于医学研究,观察体内代谢产物的动态变化,临床上也可运用此法进行检测,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

    总之,液上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丙酮的含量,样品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是临床诊断的有利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昌颖主编.生物化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03~204.

    2 李其英主编.实用临床医学检验.第1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124.

    3 施梅儿.顶端空间气相色谱法.色谱,1987,5:355.

    4 黄业茹,欧庆瑜.青霉素中残留有机溶剂的顶空——气相色谱分析.药物分析,1987,7:345.
, 百拇医药
    5 邓浩博.空心胶囊经环氧乙烷灭菌后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药学通报,1987,22:610.

    6 徐利英.气相色谱分析强力霉素中乙醇含量.药物分析,1994,14:35.

    7 Page B D,Charbonneau C F.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methylene chloride in decaffeinated and coffee with electrolytic detection. J Assoc Off Anal Chem, 1984,67:757.

    8 Koppen.B,Dalgaard L.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β-galactosidase activity using electron capture detection.J Chromatog, 1985,321:385.

    9 Pfaffli P,Svartling N.Assay of methyl methacrylate in bloodsamples by headspace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J Chromatog(Biomed Appl), 1985,345:386.

    收稿日期:1996年12月24日

    修稿日期:1998年3月5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