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72319
久 违 之 后 对 北 京 的 再 访 问——参加北京国际超声波医学大会有感
http://www.100md.com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日本国立循环器官疾病研究中心

    单位:仁村泰治

    关键词: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990246.国际交流.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于1998-08-26~28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国际超声医学工程学术会议之后,许多外宾来函赞扬会议的成功。尤其是仁村泰治教授回日本之后又写了一篇中国之行的观感在刊物上发表。文中洋溢着对我国友好之情。经征得仁村教授的同意,由李建国主任翻译,特转登于此,以飨读者,并对仁村泰治教授致以谢意!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

    郭万学先生台鉴:

    拜启:
, http://www.100md.com
    数月前承蒙邀请参加第二次国际超声医学工程大会,并且受到您的盛情款待,特致以谢意!

    这次大会的筹备之充分、规模之盛大给我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在北京参加会议期间,我见到了福田守道先生,他对这次大会的印象也十分深刻,这次大会开的非常成功。我再次向您表示祝贺!在北京我看到了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证实了报纸上的宣传是真实的。路上所见到的情景实在使我吃惊!

    结束北京的会议之后,我又去西安旅游了两天,从秦汉时期的遗址到唐明清时的名胜古迹,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到核发电站的建成等巨大的历史性变化,给我留下了和北京不同的深刻印象。在那里我对历史进行了再学习,我认为它是世界上少有的宝贵遗产。

    此信谨将访问中国的印象简单奉上,以表达我单纯用语言难以尽述的感谢心情!我衷心地祈望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能有更加辉煌的发展。

    匆匆复信,难免文辞欠妥。
, 百拇医药
    再次致以亲切问候! 敬具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一日

    仁村泰治

    附言:我就此次参加会议的印象和感想发表在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杂志上,今随信奉上文章一份,请指正!

    昭和五十四年(1979年)我受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委派,以日本超音波医学学术代表团团长的身份率队第一次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之后,又有几次机会到中国的一些地方进行学术交流和游览。应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的盛情邀请,今年(1998年)八月我到北京参加了第二届国际超声医学工程大会,在会上我做了学术报告。这是我八年之后对中国的再次访问。

    这次大会是继十年前第一届国际超声医学工程大会之后的第二次盛会,报名参加会议的代表达六百人之多,本次会议的会长是郭万学先生,在本文开头提到的第一次来中国访问时,我就受到过他的盛情款待。那时他是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的负责人,所以我们是老朋友。这次我还见到了学会的名誉会长、前中国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先生,他身体健康,神采奕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本应邀前往参加会议的还有顺天堂大学的和贺井敏夫先生、竹内久弥先生、札幌医科大学的福田守道先生、东京工业大学的大木 规茂雄先生以及来自北海道大学的超声界人士。
, http://www.100md.com
    中国超声医学创建已经有四十周年了,今年春天在上海举行了庆祝活动。中国的超声医学在初期阶段在世界上做出了卓著贡献,文革期间超声的发展受到了影响,研究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我们到中国第一次访问时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科研刚刚开始复兴,人们正在为挽回文革期间的损失努力工作,从那以后,国情开始有了一些好的转机。这次我所看到的是中国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会场设施齐全,能满足国际会议的需要,与其相连是一个高级大饭店。和常规国际规模的学术会议一样,人们在会上畅所欲言。专业的一些会议情况恕我不在此详细介绍。国际超声的最新进展也是大会的中心议题之一,我还见到了一些正在欧美国家工作的中国医务研究人员、从事超声工程的人也参加了会议。我感觉到,中国现在执行的新政策不仅仅局限于一般的社会现象,而且也确确实实地促进着学术上的国际性的交流。

    会议期间我们参观了中国心血管专科医院——北京阜外医院的超声诊断科。大约十年前,我曾经到过这所医院。现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使用上了新的高层大楼,超声诊断科有七个宽阔的检查室,使用的全都是目前国际一流性能的高级超声检查仪,他们每年能承担二万五千名患者的超声检查。这个科室被安排在医院的一个重要位置,他们为促进超声在国际上的发展而做出的努力是值得人们关注的。
, 百拇医药
    在去阜外医院的途中,汽车要经过北京北三环和西二环两条重要马路,以前我也曾经不止一次乘车经过这里,那时路不宽,周围许多还是农地。想不到数年之后,立交桥把纵横交错的马路构织在一起,八条高速行车道上汽车畅通无阻。沿途见到高大的建筑物林立两旁,这种气势宏伟壮观的街景,以前到过盛唐古都西安旅游的人们是不会有此感觉的,这些情景真使我浮想联翩!

    当然,要把全中国都建设成这样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但是这次的印象是太强烈了,不论男女老幼,每个人都精神焕发,充满了生气,这种新的气息正在向人们展示创建中国未来的一种能力。福田守道先生也参加了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次对中国的第一次访问,之后他也多次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他也说:“中国的前进步伐使我们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译自《中日文化交流》1998,11,1.No .617:6.

    翻译:李建国,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