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1999年第7期
编号:10272463
B型超声诊断354例肝包虫病的声像图浅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年第7期
     作者:石培红 耿怀斌 贾文辉 陈 炜

    单位:751100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医院

    关键词: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990726 本文报告我院自1988年2月至1998年2月收治的肝包虫患者354例,年龄4~78岁。其中回 族患者242例,占68.4%,除28例患者无明确的犬、羊、牛、毛皮密切接触史外,其他患者 均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史。经超声诊断各类肝包虫病354例,与手术、病理相符329例,诊断符 合率93%。

    所采用的超声诊断仪为ALOKA-210、-256、Siemens-小狮王、HP-尖端影像,探头频率3 .5MHz,按常规进行多种手法仔细探查。

    结果

    依据354例肝包虫病的声像图不同特点作如下分类。

    单囊型:145例占41%,声像图表现为左右叶的囊性包块,大小不一,最大的187mm×136mm, 囊壁较厚,囊内可见点状的回声或团状的强回声或可见分隔,或是线状的强回声漂浮,这种 声像图表现为内囊破裂后漂浮于囊液中。

    多囊型:132例占37.3%,此类又可称母囊子囊型,声像图特点为囊中之囊,是肝包虫病特 有的一种表现。

    混合型:39例占11%,声像图特点为肝内较大的液性暗区内多数子囊呈车轮状排列或蜂窝状 ,其内可见实性回声(等回声区),这类包块也可算肝包虫病的特征性表现。

    钙化型:30例表现为各种不同的钙化型包块,占8.4%,其中完全钙化的11例,声像图表现 为半圆形或弧形光带,后方伴声影,其它表现为肝内不均质的强回声团块,形态欠规整,后方

    也可见声影。

    实质型:8例2.3%,其中2例误诊为原发性肝癌,1例误诊为肝脏血管瘤。此类比较少见,且 误诊率较高,为37.5%,其他5例因实质性包块内可见点片状的强回声(钙化),所以超声诊 断为肝包虫病。

    各类型包块内均无特异性血流信号显示。

    讨论

    宁夏属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回族的宗教信仰,他们以牛羊肉为主要食品,同时又有许多与毛 皮接触的机会,再加上养牧犬的人较多,因此包虫病在宁夏是高发地区。

    肝包虫病的声像图有一定的特点,如囊内的子囊、钙化均可作为特征性诊断。一般认为肝包 虫病在5~10年后开始有钙化现象,从少量钙盐沉积到包虫囊壁的完全钙化,其钙化常发生 在囊壁,亦可发生在囊内。实性型包虫常常由于合并细菌感染的包虫囊变性衰亡后囊液吸收 ,包囊萎缩,内囊、子囊退化溶解后形成干酪样组织,在声像图中呈伪实性改变,此类包虫 病如没有钙化,则易误诊为原发性肝癌或肝血管瘤等。

    较大的囊性肝包虫由于外力作用如挤压、震动、咳嗽等,或感染、穿孔和自发性使包虫破裂 后,患者除引起过敏性休克外,还会引起一系列其他的不良后果。因此,在人们生活水平日 益提高的今天,应重视游牧地区、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对包虫病的普查防治工作,以减少包 虫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1999-01-13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