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卫生研究》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73436
论营养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http://www.100md.com 《卫生研究》 2000年第5期
     作者:陈春明 王玉英

    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信息中心,北京 100050

    关键词:营养;经济发展

    卫生研究000514

    摘要:阐述了营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明营养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且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从科学上就营养不良与疾病的关系和对智力发育、成人体能以及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提供了我国贫困人群的营养状况数据,以监测结果证明他们面临慢性病的危险。由此提出为了贫困地区人群的健康,为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当前劳动大军的高效体能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后备建设者的智能、体力优化发育得到保证,将营养工作纳入扶贫计划中去是当务之急。文中列举了经过实践证明投入低而效果明显的可选择的改善营养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R151.42 F126 文献标识码:A
, 百拇医药
    文章编号:1000-8020(2000)05-0305-03

    Nutr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poor areas

    Chen Chunming Wang Yuying

    (Center for Public Health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Preventive M edicine,Beijing 100050,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tr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 it illustrates that nutrition is not only the consequ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as one of the motive power, playing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uthors reviewed the scientific insight of the impact of malnutrition on disease prevalence, mental development, adult physical capability and productivity. Data on nutrition status of population in the poor areas and the analysis on the risk of chronic disease poverty population facing to are presented.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the poor, and to guarantee the physical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current labor force in poor areas, and to provide a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well developed manpower for the future economy, the authors appeal to the policy-makers to integrate nutrition component into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 Several low cost and effective approaches for nutrition improvement are listed.
, 百拇医药
    Key words:nutri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民的营养状况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资源、环境、卫生服务、收入等社会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我国人民的营养状况自解放以来有着巨大的变化,从一个贫穷落后、广大百姓食不果腹的社会,通过50年的努力,建设成一个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技术进步,向现代化迈进的国家,人民得到了温饱。虽然我国还有3400万贫困人口,但95%以上的城乡居民在营养上有了基本保证。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巨大成绩的主要标志之一。

    1 营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后果

    以我国90年代儿童营养状况的变化为例,在1990年时,我国城市5岁以下儿童的低体重率为6.5%,1998年则已降低到2.7%,生长迟缓(身高不足)率也由9.4%降低至4.0%,农村5岁以下儿童在1992年低体重率是20.0%,而1998年降至12.6%,生长迟缓率由39.8%下降为22.0%,6年间我国城市及农村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分别下降了59%及40%,基本实现我国90 年代儿童发展纲要的指标。据分析,与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的主要因素在6年间有了较大变化,如以1998年与1992年比较,(1)农村人均年收入由990元增至3132元,(2)农村的安全饮水率由16%增加到了36%;(3)家庭膳食动物性食物热能比由6.2%增加至8.8%;(4)儿童腹泻发生率降低了35%;(5)母亲文盲率由22.5%减少至7.4%,初中文化的母亲由31.6%增加至49.5%。这证明社会经济、环境、教育、食物消费的变化确实是营养改善的根本因素。
, 百拇医药
    这只是一个例子。我国1959年、1982年和1992年三次全国营养调查的数据说明了人民的温饱已得到了改善,膳食的结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2 营养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人们普遍认识营养状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对于人民的营养状况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的认识,则往往非常淡薄,很少意识到营养状况在推动经济发展上的作用。

    在这方面有许多证据:(1)体格发育与经济发展。著名的经济学家 Robert Fogel通过对工业革命繁盛时期的英格兰、威尔士、北欧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证明北欧在这一时期的长期经济增长有一半以上归因于其人群的体格发育(身高、体重)的增长。体格发育的增长使脑发育良好,生长迟缓率减少、免疫功能增强和寿命延长,从而为经济发展的增长创造了条件[1]。他因创造性地证明了这一规律而获得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营养与智力发育。营养状况的优劣不仅反映了人民的体质状况,而且关系到人的智力发育,关系到人力资源的素质。研究证明,儿童时期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可使智商降低15分,导致成年收入及劳动生产率下降10%[2]。一些长期观察的研究说明了儿童时期,甚至仅仅早期儿童的营养就会影响一生的智力发育及劳动能力发展。如中美洲营养研究所在危地马拉1969~1997年27年营养干预研究证明,只在儿童3岁以内进行营养干预,补充热能及微量营养素,即使不再继续补充也可使少年时期学习能力提高,其计数、词汇、阅读成绩、知识水平均高于不补充者,这些儿童成年以后的劳动能力也高于早期未补充者,而且这些差异与其身高有更密切相关[3]。(3)某些微量营养素缺乏对智力发育有明显影响,如儿童铁缺乏可以使认知测验分低,思想不集中。贫血儿童这种智力发育的不足,即使补充铁剂纠正了贫血,但学习潜能仍然不能完全复原达到正常儿童应有的水平[4]。碘缺乏可使儿童智商降低10%,成年后劳动能力下降10%[5]。据Ross与Horten应用已有报道以及亚洲几个国家的数据计算和分析,提出部分国家由于营养不良造成劳动生产率损失的估计,这种损失可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3%。说明改善营养可以增强人力资源的素质,从而为提高劳动效率,经济发展速度得到提高;而经济发展提高以后,又可使营养状况进一步改善,再加速经济发展。形成交替的、螺旋式的上升。反之,如果营养状况恶化,营养缺乏,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是螺旋式的下降。
, http://www.100md.com
    3 贫困地区的发展与营养

    贫困往往是营养不良或营养缺乏的原因,而由于伴随营养缺乏而来的对疾病易感、患病后的病程长、病死率高以及智力发育和体能的不足,影响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则又会使贫困者更贫困,形成恶性循环。研究资料证明,营养缺乏在儿童死亡原因中占主要地位,大约50%的5岁以下因传染病死去的儿童与营养不良有关,全球统计,营养不良儿童每年患病160天 ,发生3~4次腹泻,4~5次由严重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疾病[6]

    1992年全国儿童抽样调查证明,全国贫困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8.9‰,较非贫困县高 出46%。虽然从1998年食物营养监测的全国平均值看,农村儿童生长发育在过去8年中有较 大改善,但是农村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仍有12.6%,生长迟缓率仍有22.6%。特别是贫困 农村低体重率仍有20%~40%,生长迟缓率30%~60%。

    1998年食物营养监测中,农民住户1857户中有46户收入在贫困线以下,占2.5%,其热量摄入量以标准人计为1862千卡,是RDA的78%,较之1995监测时贫困户占4.1%,有较大下降(40%)。但是1995年时719户的以标准人热量摄入为2003千卡,占RDA的83%。说明1998年尚未脱贫的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尤为困难,营养状况更差。他们面临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威胁,更需要关注他们的营养,使他们能抵御疾病,更高效地投入发展中去。
, 百拇医药
    众所周知,贫困人群由于营养不良对传染病易感,而传染病与营养不良在儿童及成人中,往往互为因果。贫困人群由于传染病侵袭,以致加重贫困程度;疾病又影响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利用,以致营养更加缺乏;而贫困情况下食物不足,营养不足,以致身体抵抗疾病能力更加脆弱,造成疾病的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如此循环往复的恶化过程往往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驱动因素。

    应该提醒的是,人们对于传染病危害贫困人群有所认识,对传染病威胁贫困人群有明确的概念,但对慢性病,则往往认为是富裕人群的疾病。事实上,某些慢性病对贫困人群也是很大的威胁。1990年七省市食物营养监测的结果说明,农村20岁以上人群中,热能的标准人摄入低于每日1500千卡时,冠心病的患病率均高于摄入高于此值者,分别为8.0%与4.7%;动物性食物摄入量以标准人计低于每日15克者,其高血压和脑卒中的患病率高出40%~70%[ 7]。可见除了儿童时期的营养不良会造成慢性病的危险加大外,成年时期营养不良也能使人易患慢性病。说明贫困人群同样面临着慢性病的威胁。慢性病患病的长期性,医疗费用的昂贵,以及其致残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危险,肯定会给贫困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关注儿童的营养以及保证人群营养需要不仅是健康问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建设问题,是关系当前劳动大军生产效率和未来劳动者智力及体力能否充分发育的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质量问题。重视营养问题是巩固扶贫成果以及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的关键之一,应该作为人力资源发展纳入扶贫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去。如能实现一定可以立竿见影。如果说在贫困的情况下重视营养是必要的,但是否可能?应做哪些工作?所需的投入贫困人群是否能承受得起?

    4 在扶贫工作中可供近期选择的营养措施

    我国营养学家自1983年就致力于贫困农村的营养改善工作。1990~1995年的儿童营养监测与改善项目的结果证明以营养教育为中心,开展因地制宜的改善行动,如家庭菜园合理计划,婴幼儿合理喂养,发展家庭养殖等,可使贫困县儿童营养不良率在5年内减少三分之一,所 需投入很有限,但收效很大[8]。从我国当前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营养工作的可选择的重点措施是:
, http://www.100md.com
    (1)保证足够粮食以满足热能需要的同时,以黄豆替代部分粮食,提高蛋白质的量和质,改善膳食结构。

    (2)保证4~6个月龄的婴儿基本纯母乳喂养,并将4~6月以上儿童的辅助食品添加列为重点行动,因地制宜的利用当地食物增加蔬菜、肉、蛋、奶等,或开发生产廉价的辅助食品。以加强2岁以内儿童营养为重点。同时对孕妇、乳母的营养给以重点指导。

    (3)用黄豆及其制品改善中小学生营养,同时推行铁强化食物,近期以克服贫血和提高蛋白质营养为主要方向,增进体格和智力发育。

    (4)大力发展当地蔬菜品种的种植,开发新的营养优良的蔬菜品种,同时强化家庭菜园的合理计划。

    (5)大力推广黄豆种植,为全人群改善营养提供廉价资源。

    (6)推广2岁以下儿童补充大剂量维生素A,可以降低腹泻和急性呼吸道感染2周患病率50%~70%。
, http://www.100md.com
    (7)制定扶贫目标时,根据当地可能列入简单的指标,例如“5岁以下儿童每人每月20个鸡蛋”,或“每人每年120 斤蔬菜”,或“每户至少一棵果树”等等。

    以上推荐的这些措施所需资金是很有限的,如分步实施则更为可行。关键是领导和群众要改变观念,抛弃“贫困者谈不上营养”的消极观念,教育群众、发动群众,一定能创造新的天地,以有限的投入为贫困地区保证劳动大军的体能和高效率,并培育体格和智力优化的经济建设的后备军。

    西部开发中应以人为本,将人力资源的开发当作持续发展的根本来考虑,不仅要看到对目前的建设人才的强化培训,还要对未来的体能智力双优秀人才储备认真落实。在西部开发中,开创性的将营养工作纳入计划,不仅是保证健康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巩固扶贫成果和持续经济发展的需要。愿所有关心西部发展的决策者和有识之士对此予以三思。

    基金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卫生部合作项目——营养监测政策与教育(CPRYH001-04)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陈春明,女,研究员

    5 参考文献

    1,Fogel RW. Economic growth, population theory, and physiology: the bearing of the long-term processes on the making economic policy. Ame Ec ono Rev,1994,84:369

    2,Selowsky M, Taylor L. The economics of malnourished children: an exam ple of dis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Econ Devep Cult Change,1973, 22(1):17—30

    3,Martorell R.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INCAP follow-up study. J Nutr,1995,125(4S):1127S—1138S
, http://www.100md.com
    4,Lozoff B, Jaimenez E, Wolf A. Long-term developmental outcomes of in fants with iron deficiency. New Engl J Med,1991, 325:687—694

    5,Law CM, de Swiet M,Osmond C, et al.Initiation of hypertension in utero and its amplification throughout life. Br Med J,1993,306:24—27

    6,富振英,郭百明,张丽,等.中国七省市农村居民慢性病与膳食营养.见:陈春明, 等主编.1994中国七省市食物营养与健康状况.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163

    7,翟凤英, 李滢,何宇纳,等.改善农村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有效途径,儿童营养监测与改善项目工作汇编(1990~1995),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部卫生监督司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1997

    (2000-04-18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