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计划免疫》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73549
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2 3针后的血清学效果比较
http://www.100md.com 《中国计划免疫》 2000年第3期
     作者:渠慎稳

    单位:渠慎稳(济宁市卫生防疫站,山东 济宁 272045)

    关键词:

    中国计划免疫000321 中图分类号:R51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916X(2000)03-0153-01

    为进一步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乙脑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于1999年乙脑流行季节前3个月,以自身内对照的方法进行了接种乙脑疫苗2、3针的血清学效果比较,现简报如下。

    1 调查对象和血清标本的检测 在邹城市选择无乙脑感染史和疫苗接种史的6~18月龄健康儿童,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3针乙脑疫苗,每针0.5ml,第1、2针间隔7天,第2、3针间隔30天(即0、7、37天方案)。所用乙脑疫苗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批号:980233-4,有效期:2000年1月。

    每个观察对象分别于接种前和注射乙脑疫苗第2、3针后30天采集静脉血1ml,分离血清后-20℃保存。采用反向被动血凝试验方法检测抗体,血凝滴度≥1:20为阳性。

    2 免疫成功率 本次共观察了54名儿童,接种乙脑疫苗2、3针后免疫成功率分别为70.4%(38/54)和100.0%,接种2、3针后免疫成功率的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9.56,P<0.01)。

    3 血凝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 54名观察对象接种乙脑疫苗前血凝抗体阳性者2人,且滴度均为1:20。接种乙脑疫苗2、3针后血凝抗体GMT分别为1:21.85和1:59.13,血凝抗体GMT的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u=96.11,P<0.01)。

    4 讨论 现行乙脑疫苗的免疫程序是初免2针,但抗体阳转率不甚理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小年龄组的乙脑病例有免疫史者占24%,可能与接种次数有一定关系。本次观察采用自身内对照的比较方法,消除了系统误差和组间误差的影响,接种乙脑疫苗2针后的阳性率只有70.4%。接种3针后的免疫成功率和血凝抗体GMT均极显著地高于接种2针,0、7、37天的免疫方案也是可行的。但如何具体实施,还要权衡利弊,既要保证效果,又要不增加临床反应,特别是异常反应。

    作者简介:渠慎稳(1965-),男,山东省济宁市人,山东省济宁市卫生防疫站主管医师,主要从事计划免疫监测和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1999-11-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