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谢圣兰 向晓平 宁新惠 刘杰昕 王怡 鲍利
单位:北京市第六医院内科 100007
关键词:
中华内科杂志000712 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重要环节是减少心肌耗氧量,缩小梗死面积的扩展。我们对40例AMI患者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旨在了解其对AMI病人早期的心脏保护作用。
1. 资料与方法: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9±20)岁。按WHO制定的AMI的诊断标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MI)30例,急性下壁MI 5例,急性高侧壁MI 2例,急性伴Q波MI 3例。发病时间:≤2h 6例,≤4h 14例,≤6h 10例,≥12h 10例。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30例;Ⅱ级:10例。 排除:心率<70次/分;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kPa), 心功能≥Ⅲ级,发病前有晕厥病史,动态心电图排除窦房结及房室结病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糖尿病人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治疗组:美托洛尔0.1 mg/kg用5%葡萄糖盐水稀释成20 ml在5 min内静注。对照组:5%葡萄糖盐水20 ml在5 min内静注。其他治疗按AMI常规方案进行,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15、30 min及1、2、3、4、6 h各记录心电图、血压、心肺体征及临床表现的观察。
2. 结果:治疗组静注美托洛尔0.1 mg/kg后平均起效时间为15 min;最大效应时间为30 min;心室率平均下降19次/分(P< 0.05);收缩压平均下降12 mm Hg(P>0.05)。17例房性早搏及7例室性早搏的病人平均1 h后随心律失常消失或明显减少,其临床心悸不适症状逐渐消失,无1例出现心衰及心律失常加重而死亡。对照组20例中,10例有房性早搏,6例有室性早搏,平均1 h内无改善改用常规方案处理。
讨论 美托洛尔能选择性阻断心脏β1受体,延长窦性心律周期、延长窦房传导时间、延长窦房结文氏点及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使心率减慢;通过阻断肾小球细胞β受体抑制肾素的释放,抑制依赖肾上腺素的异位激动,能快速有效地降低心动过速和消除心律失常,抑制循环血中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抑制交感神经介导血管收缩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血管加压素释放和继发效应,降低血中增高的儿茶酚胺水平,改善由于儿茶酚胺持久增高引起的代谢和血管损害,使外周阻力降低而起到降压的效果,从而使心肌耗氧量降低,缩小梗死面积,限制梗死面积扩展,预防或降低AMI的意外事件发生。
收稿日期:1999-12-21, 百拇医药
单位:北京市第六医院内科 100007
关键词:
中华内科杂志000712 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重要环节是减少心肌耗氧量,缩小梗死面积的扩展。我们对40例AMI患者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旨在了解其对AMI病人早期的心脏保护作用。
1. 资料与方法: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9±20)岁。按WHO制定的AMI的诊断标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MI)30例,急性下壁MI 5例,急性高侧壁MI 2例,急性伴Q波MI 3例。发病时间:≤2h 6例,≤4h 14例,≤6h 10例,≥12h 10例。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30例;Ⅱ级:10例。 排除:心率<70次/分;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kPa), 心功能≥Ⅲ级,发病前有晕厥病史,动态心电图排除窦房结及房室结病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糖尿病人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治疗组:美托洛尔0.1 mg/kg用5%葡萄糖盐水稀释成20 ml在5 min内静注。对照组:5%葡萄糖盐水20 ml在5 min内静注。其他治疗按AMI常规方案进行,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15、30 min及1、2、3、4、6 h各记录心电图、血压、心肺体征及临床表现的观察。
2. 结果:治疗组静注美托洛尔0.1 mg/kg后平均起效时间为15 min;最大效应时间为30 min;心室率平均下降19次/分(P< 0.05);收缩压平均下降12 mm Hg(P>0.05)。17例房性早搏及7例室性早搏的病人平均1 h后随心律失常消失或明显减少,其临床心悸不适症状逐渐消失,无1例出现心衰及心律失常加重而死亡。对照组20例中,10例有房性早搏,6例有室性早搏,平均1 h内无改善改用常规方案处理。
讨论 美托洛尔能选择性阻断心脏β1受体,延长窦性心律周期、延长窦房传导时间、延长窦房结文氏点及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使心率减慢;通过阻断肾小球细胞β受体抑制肾素的释放,抑制依赖肾上腺素的异位激动,能快速有效地降低心动过速和消除心律失常,抑制循环血中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抑制交感神经介导血管收缩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血管加压素释放和继发效应,降低血中增高的儿茶酚胺水平,改善由于儿茶酚胺持久增高引起的代谢和血管损害,使外周阻力降低而起到降压的效果,从而使心肌耗氧量降低,缩小梗死面积,限制梗死面积扩展,预防或降低AMI的意外事件发生。
收稿日期:1999-12-2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