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克罗和头孢唑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肖宝红 尹刚 张春玲 宋兆喜 杨风
单位:青岛纺织医院呼吸内科,青岛 266042
关键词:
中国新药杂志000620 【中图分类号】R97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734(2000)06-0406-02
头孢克罗(新达罗,cefaclor)是第二代口服半合成头孢菌素,对大多数G+和G-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交叉耐药性低,不良反应少。我们采用新达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51例,并以头孢唑林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 病例选择
选择1998年8月~1999年5月我院门诊急诊或住院患者,并具备以下条件:①有发热、咳嗽、咳痰或肺部湿罗音等肺部感染症状和体征;②痰涂片镜检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2.5),痰培养有致病细菌生长;③肺部X线检查有浸润性炎性病灶或肺纹理增多。
共选107例,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18~82岁,平均(50.32±18.7)岁;B组56例,男28例,女28例,年龄15~78岁,平均(46.31±12.5)岁。两组患者其他情况均相似,具可比性。
2 方法
A 组给予新达罗胶囊(山东淄博新达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80512)0.5g,tid;B组给予头孢唑啉粉针剂(深圳制药厂,批号980428)2.0g,bid,溶于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滴,两组疗程均为7~14d。
, 百拇医药
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药政局1993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4级。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
4 细菌学评价标准
清除:治疗结束后d1所取标本中无致病菌生长;部分清除:原有2种以上致病菌中有1种被清除;未清除:治疗结束后原有致病菌仍然存在;替换:经治疗后原有致病菌消失而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d1又分离出1种新的致病菌,但无症状,无须治疗;再感染:治疗结束后d1 分离到1种新的致病菌,并出现感染症状和体征需治疗。
结 果
1 临床疗效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 http://www.100md.com
n
痊愈
显效
进步
无效
有效率(%)
A组
51
20
26
4
1
90.2
B组
, 百拇医药
56
19
29
6
2
85.7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细菌学疗效
见表2。表2 两组细菌清除情况 病原菌
A组
B组
株数
, 百拇医药
清除
未清除
株数
清除
未清除
溶血性链球菌
8
8
0
8
8
0
流感嗜血杆菌
6
, 百拇医药
6
0
5
0
5
金葡球菌
10
10
0
12
10
1
草绿色链球菌
5
, 百拇医药
5
0
8
8
0
表皮葡萄球菌
4
4
0
2
1
1
肺炎球菌
10
, 百拇医药
10
0
12
11
1
克雷白杆菌
2
0
2
3
0
3
鲍曼不动杆菌
2
, 百拇医药
0
2
2
0
2
醋酸钙不动杆菌
1
0
1
2
0
2
大肠埃希杆菌
2
, 百拇医药
0
2
1
0
1
绿脓杆菌
1
0
1
1
0
1
清除率(%)
84.3
, http://www.100md.com
67.9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两组细菌清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新达罗的抗耐药性优于头孢唑林。
3 不良反应
A组有1例(2.0%)出现皮肤瘙痒,B组有2例(3.6%)出现轻微皮疹,两组停药后上述不良反应即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讨 论
新达罗胶囊是一种新型口服头孢菌素,其作用机制是使转肽酶失活,干扰细胞壁最终阶段的合成,阻止粘肽原的交联[1],临床疗效较好且细菌清除率优于头孢唑啉,符合第二代头孢菌素对G-菌的抗菌活性优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的规律[2],尤其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治疗作用较好,结果与文献报道[3]相符。且携带方便,不良反应少;但其对绿脓杆菌及不动杆菌的作用较差,故对临床明确诊断为上述菌种患者应避免使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Bergma HD.Cefaclor(Ceclor-Elililly and company)[J].Drug Intell Clin Pham,1980,14(1)∶11
[2] 方正,罗问侗,修情玉,等.流感嗜血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J].1999,22(4)∶208~210
[3] 戴自英,刘裕昆,汪复,等.实用抗菌药物学[M].上海:社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1~137
(收稿:1999-12-21 修回:2000-04-07), 百拇医药
单位:青岛纺织医院呼吸内科,青岛 266042
关键词:
中国新药杂志000620 【中图分类号】R97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734(2000)06-0406-02
头孢克罗(新达罗,cefaclor)是第二代口服半合成头孢菌素,对大多数G+和G-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交叉耐药性低,不良反应少。我们采用新达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51例,并以头孢唑林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 病例选择
选择1998年8月~1999年5月我院门诊急诊或住院患者,并具备以下条件:①有发热、咳嗽、咳痰或肺部湿罗音等肺部感染症状和体征;②痰涂片镜检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2.5),痰培养有致病细菌生长;③肺部X线检查有浸润性炎性病灶或肺纹理增多。
共选107例,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18~82岁,平均(50.32±18.7)岁;B组56例,男28例,女28例,年龄15~78岁,平均(46.31±12.5)岁。两组患者其他情况均相似,具可比性。
2 方法
A 组给予新达罗胶囊(山东淄博新达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80512)0.5g,tid;B组给予头孢唑啉粉针剂(深圳制药厂,批号980428)2.0g,bid,溶于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滴,两组疗程均为7~14d。
, 百拇医药
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药政局1993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4级。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
4 细菌学评价标准
清除:治疗结束后d1所取标本中无致病菌生长;部分清除:原有2种以上致病菌中有1种被清除;未清除:治疗结束后原有致病菌仍然存在;替换:经治疗后原有致病菌消失而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d1又分离出1种新的致病菌,但无症状,无须治疗;再感染:治疗结束后d1 分离到1种新的致病菌,并出现感染症状和体征需治疗。
结 果
1 临床疗效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 http://www.100md.com
n
痊愈
显效
进步
无效
有效率(%)
A组
51
20
26
4
1
90.2
B组
, 百拇医药
56
19
29
6
2
85.7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细菌学疗效
见表2。表2 两组细菌清除情况 病原菌
A组
B组
株数
, 百拇医药
清除
未清除
株数
清除
未清除
溶血性链球菌
8
8
0
8
8
0
流感嗜血杆菌
6
, 百拇医药
6
0
5
0
5
金葡球菌
10
10
0
12
10
1
草绿色链球菌
5
, 百拇医药
5
0
8
8
0
表皮葡萄球菌
4
4
0
2
1
1
肺炎球菌
10
, 百拇医药
10
0
12
11
1
克雷白杆菌
2
0
2
3
0
3
鲍曼不动杆菌
2
, 百拇医药
0
2
2
0
2
醋酸钙不动杆菌
1
0
1
2
0
2
大肠埃希杆菌
2
, 百拇医药
0
2
1
0
1
绿脓杆菌
1
0
1
1
0
1
清除率(%)
84.3
, http://www.100md.com
67.9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两组细菌清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新达罗的抗耐药性优于头孢唑林。
3 不良反应
A组有1例(2.0%)出现皮肤瘙痒,B组有2例(3.6%)出现轻微皮疹,两组停药后上述不良反应即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讨 论
新达罗胶囊是一种新型口服头孢菌素,其作用机制是使转肽酶失活,干扰细胞壁最终阶段的合成,阻止粘肽原的交联[1],临床疗效较好且细菌清除率优于头孢唑啉,符合第二代头孢菌素对G-菌的抗菌活性优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的规律[2],尤其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治疗作用较好,结果与文献报道[3]相符。且携带方便,不良反应少;但其对绿脓杆菌及不动杆菌的作用较差,故对临床明确诊断为上述菌种患者应避免使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Bergma HD.Cefaclor(Ceclor-Elililly and company)[J].Drug Intell Clin Pham,1980,14(1)∶11
[2] 方正,罗问侗,修情玉,等.流感嗜血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J].1999,22(4)∶208~210
[3] 戴自英,刘裕昆,汪复,等.实用抗菌药物学[M].上海:社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1~137
(收稿:1999-12-21 修回:2000-04-0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