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皮肤科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75930
扁平苔藓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bax的检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徐娟 郑茂荣 方跃明 牟贤龙 孙君红

    单位:518033深圳福田人民医院(徐娟);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皮肤科(郑茂荣 方跃明 牟贤龙 孙君红)

    关键词:

    中华皮肤科杂志990415

    扁平苔藓发病机理不清,近来有人报道扁平苔藓中的细胞凋亡较明确、典型。过去在扁平苔藓中发现的胶样小体经研究证实为凋亡小体[1]。抑凋亡基因bcl-2和促凋亡基因Fas、bax是现今研究较多、较重要的几个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为了探讨这几种基因在扁平苔藓发病中的意义,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扁平苔藓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及bax。

    一、材料和方法

    1.标本来源:采用1994~1997年我院保存的石蜡包埋组织块。扁平苔藓12例(其中2例为色素性扁平苔藓),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31.25岁。6例正常人皮肤组织,皆取自皮肤外科行重睑术、面部美容切除术者的皮肤,石蜡包埋作为对照组。测定前先将石蜡包埋组织块作常规组织切片及HE染色,在光镜下核对诊断,证实其病理诊断无误方采用。
, http://www.100md.com
    2.试剂:鼠抗人bcl-2单克隆抗体购自Dako公司,生物素化羊抗鼠单克隆抗体系华美生物制品公司产品。兔抗人Fas多抗、兔抗人bax多抗及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免疫组化试剂盒(简称SABC试剂盒)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公司。

    3.方法:载玻片用APES处理后干燥备用,切取4~5μm厚的石蜡切片,常规脱蜡水化。bcl-2基因的检测参照ABC法稍加改进,阳性对照为正常淋巴结,阴性对照不加一抗。Fas、bax基因的检测采用SABC法,阳性对照分别为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的Fas、bax阳性对照片,阴性对照为不加一抗。

    4.结果判断:显微镜下观察,棕黄色为阳性结果。阳性强度判断标准如下:强阳性(+++)为50%以上细胞阳性染色;中等强度阳性(++)为25%~50%细胞阳性染色;弱阳性(+)为25%以下细胞阳性染色;阴性(-)为细胞均无任何阳性染色。

    二、结果
, 百拇医药
    6例正常人皮肤组织bcl-2基因除基底细胞部分呈阳性反应外,余均阴性。Fas和bax基因6例均为阴性表达。12例扁平苔藓组织bcl-2基因表皮均为阳性表达,其中5例为弱阳性,7例为中等强度阳性,阳性染色主要位于棘层、颗粒层和汗腺周围,同时真皮浅层淋巴细胞亦见弥漫阳性表达。Fas和bax基因在12例组织真表皮中均呈广泛阳性表达,其中3例Fas为中等强度阳性,9例为强阳性。5例bax为中等强度阳性,7例为强阳性。在缺少一抗的对照反应中结果均为阴性,而作为阳性对照的正常淋巴结及Fas、bax阳性对照片则呈广泛强阳性染色。

    三、讨论

    1988年Vaux等首次证实bcl-2高表达可以引发肿瘤,并且发现它可以明显延长细胞的生长期,而对细胞的增殖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后来人们发现它不影响细胞的增殖率,而是作为细胞凋亡的一个潜在抑制因子调节细胞死亡。我们的实验中正常人的皮肤组织部分基底细胞bcl-2基因呈阳性反应,这与国外学者的报道相符合[2]。扁平苔藓组织病理显示在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带。扁平苔藓中bcl-2基因阳性主要位于棘层、颗粒层和汗腺周围,同时真皮浅层淋巴细胞亦见广泛强阳性表达。bax属于bcl-2基因家族成员,其功能与bcl-2相反,为促凋亡基因,bax蛋白可与bcl-2蛋白形成异源二聚体,从而抑制bcl2的抑凋亡作用。实验中扁平苔藓组织中促凋亡基因Fas、bax均为阳性表达,这与国外学者的结论一致[3]。目前认为bcl-2基因与bax基因表达产物的比例决定着细胞是否接受死亡指令,当bcl-2蛋白占优势时,所有的bax被结合而剩余的bcl-2起到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细胞存活;相反,当bax多于bcl-2时,bax蛋白介导细胞死亡[4]。我们认为扁平苔藓中抑凋亡基因bcl-2与促凋亡基因Fas、bax均具有重要意义,只是促凋亡作用可能更占优势。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Weedon D. Civatte bodies and apoptosis. Br J Dermatol, 1974,91:357.

    2 van den Oord JJ, Vandeghinste N, De Ley M, et al. Bcl-2 expression in human melanocytes and melanocytic tumors. Am J Pathol, 1994,145:294- 300.

    3 Oishi M, Maeda K, Sugiyama S.Distribution of apoptosis-mediating Fas antigen in human skin and effects of anti-Fas monoclonal antibody on human epidermal keratinocyte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 lines. Arch Dermatol Res,1994,286:396- 407.

    4 Barinaga M. A cascede of new research findings is giving researchers insights into the genes that control programmed cell death. Science, 1994,263:754- 756.

    收稿:1998-06-13修回:1998-11-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