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联合疗法治疗76例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
http://www.100md.com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年第5期第33卷
作者:杨国玲 崔春华 于晓虹 林熙然
单位: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关键词:
中华皮肤科杂志000544
我们于1999年6~9月用伊曲康唑口服、2%酮康唑洗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及1%联苯苄唑霜(德国拜耳公司生产)外用,治疗了76例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76例中,男34例,女42例;年龄13~50岁,平均年龄25.7岁。发病部位以上胸、背部、面颊、肩臂为主。面、躯干和上肢多部位受累者28例(36.8%)。76例均具有典型皮疹,表现为孤立的半球形毛囊性红丘疹或丘脓疱疹,直径2~4mm,散在或密集分布,少则3~5个,多至数百个。病程4d至10年,平均13个月。夏季发病或夏季复发者56例(73.7%),皮脂溢出多者58例(76.3%),大量或长期内用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者5例(6.6%),曾按痤疮治疗而无效者6例(7.9%)。
诊断标准:采用HeeJoonYu[1]诊断标准:①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②真菌直接镜检或培养阳性;③组织病理学检查见毛囊内大量的圆形孢子及芽生孢子。凡具备诊断标准、无系统性疾患、肝功能正常,近2周未用过系统性和局部抗真菌药物者,并且自愿接受治疗,均纳入观察病例。
二、治疗方法
伊曲康唑200mg/d,连服1周;2%酮康唑洗剂每日或隔日洗浴。其方法:取适量洗剂涂于患处,搓摩约5min,清水冲净,连用1个月;1%联苯苄唑霜每日2次涂于患处,连续1个月。对合并严重细菌感染者先口服米诺环素100mg/d,连服1周。
三、疗效判定和结果
临床疗效判定:根据皮疹的炎症程度、消除范围进行评估。治愈为皮疹完全消退,可留有色素沉着;显效为皮疹消退≥60%;好转为皮疹消退20%~59%;无效为皮疹消退<20%。
真菌学疗效判定:治愈为真菌直接镜检阴性;未愈为直接镜检阳性。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随诊。
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6.8%(66/76),治愈率为53.9%(41/76),显效率32.9%(25/76),好转率13.2%(10/76)。真菌学治愈率72.3%(55/76)。1个月后随访:总有效率93.4%(71/76),治愈率59.2%(45/76),显效率34.2%(26/76),好转率6.6%(5/76)。按痤疮治疗无效6例患者临床治愈3例,显效3例。8例合并细菌感染治愈3例,显效4例,好转1例。
不良反应:76例中,有1例服药后出现轻度恶心、食欲不振,复查肝功能未见异常;2例皮疹局部出现轻度红斑和脱屑,余均未见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Yu H, Lee SK, Son S, et al. Steroid acne vs. Pityrosporum folliculitis: the incidence of Pityrosporum ovale and the effect of antifungal drugs in steroid acne. Int J Dermatol, 1998,37:772- 777.
(收稿日期:1999-12-14), http://www.100md.com
单位: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关键词:
中华皮肤科杂志000544
我们于1999年6~9月用伊曲康唑口服、2%酮康唑洗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及1%联苯苄唑霜(德国拜耳公司生产)外用,治疗了76例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76例中,男34例,女42例;年龄13~50岁,平均年龄25.7岁。发病部位以上胸、背部、面颊、肩臂为主。面、躯干和上肢多部位受累者28例(36.8%)。76例均具有典型皮疹,表现为孤立的半球形毛囊性红丘疹或丘脓疱疹,直径2~4mm,散在或密集分布,少则3~5个,多至数百个。病程4d至10年,平均13个月。夏季发病或夏季复发者56例(73.7%),皮脂溢出多者58例(76.3%),大量或长期内用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者5例(6.6%),曾按痤疮治疗而无效者6例(7.9%)。
诊断标准:采用HeeJoonYu[1]诊断标准:①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②真菌直接镜检或培养阳性;③组织病理学检查见毛囊内大量的圆形孢子及芽生孢子。凡具备诊断标准、无系统性疾患、肝功能正常,近2周未用过系统性和局部抗真菌药物者,并且自愿接受治疗,均纳入观察病例。
二、治疗方法
伊曲康唑200mg/d,连服1周;2%酮康唑洗剂每日或隔日洗浴。其方法:取适量洗剂涂于患处,搓摩约5min,清水冲净,连用1个月;1%联苯苄唑霜每日2次涂于患处,连续1个月。对合并严重细菌感染者先口服米诺环素100mg/d,连服1周。
三、疗效判定和结果
临床疗效判定:根据皮疹的炎症程度、消除范围进行评估。治愈为皮疹完全消退,可留有色素沉着;显效为皮疹消退≥60%;好转为皮疹消退20%~59%;无效为皮疹消退<20%。
真菌学疗效判定:治愈为真菌直接镜检阴性;未愈为直接镜检阳性。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随诊。
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6.8%(66/76),治愈率为53.9%(41/76),显效率32.9%(25/76),好转率13.2%(10/76)。真菌学治愈率72.3%(55/76)。1个月后随访:总有效率93.4%(71/76),治愈率59.2%(45/76),显效率34.2%(26/76),好转率6.6%(5/76)。按痤疮治疗无效6例患者临床治愈3例,显效3例。8例合并细菌感染治愈3例,显效4例,好转1例。
不良反应:76例中,有1例服药后出现轻度恶心、食欲不振,复查肝功能未见异常;2例皮疹局部出现轻度红斑和脱屑,余均未见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Yu H, Lee SK, Son S, et al. Steroid acne vs. Pityrosporum folliculitis: the incidence of Pityrosporum ovale and the effect of antifungal drugs in steroid acne. Int J Dermatol, 1998,37:772- 777.
(收稿日期:1999-12-1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