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76304
循环骤停45 min复苏后护理成功1例
http://www.100md.com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彭秀贞 吴 玉 包 宝

    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关键词:护理;循环骤停;复苏

    循环骤停45 min复苏后护理成功1例

    分类号:R 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622(1999)01-0069-70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5岁。因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后肝内胆管结石,于1997年9月12日入本科。体检:腹平坦,可见右上腹手术切口疤痕及引流口疤痕,愈合佳。余项未见异常。9月20日13:30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麻醉诱导插管后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心跳骤停、室颤。当即行胸外心脏按压,静注2%利多卡因,副肾素、电击除颤以及硫酸镁、5%碳酸氢钠、多巴胺、氢考等药,10 min心脏复跳后又发生室颤,经抢救达45 min心脏复跳。在充分供氧维护循环稳定的基础上头部降温、冬眠、脱水、利尿。复苏后病情稍稳定,于17时送回病房监护室后,多次发生心律紊乱,在严密的血气、血氧、电解质监测指标下抢救治疗,26 d后痊愈出院,无心肺脑复苏后遗症。
, http://www.100md.com
    2 护理措施

    2.1 术中严密心脏及生命体征监护,建立二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保证急救时能迅速给药。

    2.2 维护循环稳定。持续心电及生命体征监护,使血压维持在12.0/8.0 kPa,多巴胺40 mg加入生理盐液100 ml中20/min滴注;如血压高于18/10 kPa时,调整滴速5~10/min,定时静注654-2以调整心动过缓。定时监测电解质、血氧饱和度、血糖等指标,观察尿量,准确记录输入排出量。

    2.3 观察意识及瞳孔1/30 min,除按昏迷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脑保护:①抢救时立即施行头戴冰帽持续头部低温,冰帽内冰块1 h更换1 次。身上盖薄被保持体温34℃。足底放热水袋,按摩四肢以防因体温过低全身血液循环差而发生血栓。②定时给予脱水治疗,如20%甘露醇250 ml静滴,1/6 h,生理盐液250 ml加β-七叶皂甙纳25 mg静滴,1/d,生理盐液250 ml加甲基强的松龙1.0静滴,1/d以及脑活素等药物,对降低脑压维持血压亦有较好的作用。病人抽搐或痉挛时可静注安定10 mg,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 http://www.100md.com
    2.4 维护呼吸机正常性能,保证氧气的充足供给。调整好各项参数保持在以下范围:呼吸频率18/min,每分通气量8~10 L/min,潮气量750 ml;呼与吸之比1:1.5~3;输入压力15~30 mmH2O;吸入氧浓度40%。

    2.5 保证气道通畅护理

    2.5.1 必要时吸痰。新观点认为,只有在病人有吸痰必要时再操作。本病例根据:①病人呼吸时对呼吸机有抵抗,咳嗽,听诊有罗音;②通气机管系压力有升高;③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时进行吸引效果显著。

    2.5.2 吸痰方法。用100 ml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5 mg,吸痰前注入气管内2 ml稀释痰液。选用较细但内径大的吸引管,我们体会选用小儿胃管作吸引管较好,插入较深。一次吸引,在痰多处来回2~3次。吸痰后气管内滴入庆大霉素稀释液。每间隔1 h气管内再滴入1 ml稀释液有利于吸出粘稠的痰液。
, http://www.100md.com
    2.5.3 吸痰时的供氧。呼吸机未拆除前吸痰时,我们取一次性输液硅胶管穿刺针剪去针头,连接氧气机,将硅胶管插入气管插管内或气管套管侧孔供氧。

    2.6 预防感染和并发症。保持呼吸潮气量接近正常,防止肺炎发生。吸痰管严格消毒,每用一次更换一根。及时听诊呼吸音,早期发现和预防肺部并发症。进行各种检查治疗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复方硼砂液清洁口腔,3/d,1:5 000高锰酸钾液冲洗会阴,2/d,生理盐液500 ml冲洗膀胱,2/d,以防口腔疾患和尿系感染。禁止探视,室内空气紫外线消毒,2/d。加强基础护理,1/2 h翻身扣背,按摩受压部位,建立翻身卡,防褥疮发生。

    3 体会

    本病例剖腹探查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室颤,经抢救45 min心跳恢复,复苏后的结果满意,未留任何后遗症及并发症。我们的体会如下。

, 百拇医药     3.1 时间是决定抢救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术中严密的心电监测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诊断、及时抢救治疗赢得了时间。

    3.2 复苏后的护理虽有一定难度,为了防止再度发生心脏骤停,我们采用了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严密心电及生命体征监测。维护循环稳定,定时对电解质、血气及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的监测,为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3.3 脑保护措施和合理的呼吸道管理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3.4 护理制度的落实,基本技术操作过硬,预防感染,补充高热量饮食等都是治疗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致谢:本文承蒙本院叶光阳主任指导,谨此致谢)。

    作者简介:彭秀贞,女,51岁,副主任护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兰州,730050

    收稿日期:1998-06-1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