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相关性
作者:乔振军 黄裕新 王景杰
单位:乔振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科, 陕西 西安 710038);黄裕新(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科, 陕西 西安 710038);王景杰(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科, 陕西 西安 710038)
关键词:胆囊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肠病学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000666 中图号:R57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790(2000)06-0698-01
0 引言
胆汁及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内,使胃内pH升高,胆盐附着于胃粘膜,均可破坏胃粘膜屏障,H+侵入粘膜,引起充血、水肿、糜烂,胆囊炎患者引起胆汁返流,且急性感染比慢性感染发生率高.
, 百拇医药
1 对象和方法
1. 1 对象 本科1996-06 / 1999-09连续收治的胆囊炎66例,男34,女32,平均年龄52(22~82)岁,随机抽取慢性胃炎患者50(男22,女28)例,平均年龄49(21~80)岁. 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B超、电子胃镜检查为诊断标准.
1.2 方法 分析胆囊炎包括急、慢性胆囊炎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相关因素,并与无胆囊炎慢性胃炎患者对比分析.
2 结果
胆囊炎患者 66例,胆汁返流性胃炎35例,其中急性胆囊炎7例均有胆汁返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单纯性慢性胆囊炎胆汁返流的发生率分别为49.7%和48%(表1). 随机抽取无胆道系统感染者的慢性胃炎患者50例,有胆汁返流性胃炎3例,其他几种胃炎47例,发生率分别为6%和94%(表 2). 胆囊炎患者中,男34例,平均年龄56岁,女32例,平均年龄48岁. 其中存在胆汁返流性胃炎男18例,女17例,分别为51%和49%, 二者在性别、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 百拇医药
表 1 66例胆囊炎与胆汁返流性胃炎二者之间的关系 胆囊炎分类
n
胆汁返流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
慢性结石性
39
19 (49%)
20 (41%)
慢性
20
9 (45 %)
11 (55%)
, http://www.100md.com
急性
7
7 (100%)
0
表 2 无胆囊炎的慢性胃炎患者50例分析 胃炎分型
n
(%)
单纯性浅表性
29
58
慢性萎缩性
3
6
, http://www.100md.com
浅表-萎缩性
3
6
出血性
4
8
糜烂性
8
16
胆汁返流性
3
6
3 讨论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返流入胃,破坏胃粘膜保护层后,H+侵入粘膜引起胃炎,多发生于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及幽门括约肌松驰者[1]. 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引起胆汁返流,病理生理机制不明. 根据临床资料结果分析显示,急性胆囊炎病例可发生胆汁返流,慢性胆囊炎发病率为45%~48%,有明显的正相关. 笔者认为,胆道系统感染、充血、水肿以及疼痛可刺激周围组织,均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加之胃泌素和胃动素的释放增多,使胃的基本电节律动作电位出现频繁增加,使胃的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2],幽门功能失调、紊乱. 再则急性胆囊炎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恶心、呕吐时,十二指肠、空肠上段的运动变得强烈起来,蠕动增快,转为痉挛,胃扩张,十二指肠收缩,正常的压力差倒转,从而使胆汁倒流入胃内[3]. 另外,胆囊炎患者的胆汁中的细菌、毒素可刺激十二指肠,也可致幽门括约肌紊乱,且发生胆汁返流可能与细菌、毒素在十二指肠液中的浓度有关.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乔振军(1963-),男(汉族),陕西省佳县人. 主治医师. Tel.(029)3577721
参考文献:
[1] 戴自英. 实用内科学[M],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303-1305.
[2] 周衍椒,张镜如. 生理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53-254.4
[3] 魏文汉,病理生理学[M]. 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48-349.
收稿日期:1999-11-10
修回日期:1999-12-15, http://www.100md.com
单位:乔振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科, 陕西 西安 710038);黄裕新(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科, 陕西 西安 710038);王景杰(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科, 陕西 西安 710038)
关键词:胆囊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肠病学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000666 中图号:R57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790(2000)06-0698-01
0 引言
胆汁及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内,使胃内pH升高,胆盐附着于胃粘膜,均可破坏胃粘膜屏障,H+侵入粘膜,引起充血、水肿、糜烂,胆囊炎患者引起胆汁返流,且急性感染比慢性感染发生率高.
, 百拇医药
1 对象和方法
1. 1 对象 本科1996-06 / 1999-09连续收治的胆囊炎66例,男34,女32,平均年龄52(22~82)岁,随机抽取慢性胃炎患者50(男22,女28)例,平均年龄49(21~80)岁. 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B超、电子胃镜检查为诊断标准.
1.2 方法 分析胆囊炎包括急、慢性胆囊炎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相关因素,并与无胆囊炎慢性胃炎患者对比分析.
2 结果
胆囊炎患者 66例,胆汁返流性胃炎35例,其中急性胆囊炎7例均有胆汁返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单纯性慢性胆囊炎胆汁返流的发生率分别为49.7%和48%(表1). 随机抽取无胆道系统感染者的慢性胃炎患者50例,有胆汁返流性胃炎3例,其他几种胃炎47例,发生率分别为6%和94%(表 2). 胆囊炎患者中,男34例,平均年龄56岁,女32例,平均年龄48岁. 其中存在胆汁返流性胃炎男18例,女17例,分别为51%和49%, 二者在性别、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 百拇医药
表 1 66例胆囊炎与胆汁返流性胃炎二者之间的关系 胆囊炎分类
n
胆汁返流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
慢性结石性
39
19 (49%)
20 (41%)
慢性
20
9 (45 %)
11 (55%)
, http://www.100md.com
急性
7
7 (100%)
0
表 2 无胆囊炎的慢性胃炎患者50例分析 胃炎分型
n
(%)
单纯性浅表性
29
58
慢性萎缩性
3
6
, http://www.100md.com
浅表-萎缩性
3
6
出血性
4
8
糜烂性
8
16
胆汁返流性
3
6
3 讨论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返流入胃,破坏胃粘膜保护层后,H+侵入粘膜引起胃炎,多发生于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及幽门括约肌松驰者[1]. 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引起胆汁返流,病理生理机制不明. 根据临床资料结果分析显示,急性胆囊炎病例可发生胆汁返流,慢性胆囊炎发病率为45%~48%,有明显的正相关. 笔者认为,胆道系统感染、充血、水肿以及疼痛可刺激周围组织,均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加之胃泌素和胃动素的释放增多,使胃的基本电节律动作电位出现频繁增加,使胃的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2],幽门功能失调、紊乱. 再则急性胆囊炎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恶心、呕吐时,十二指肠、空肠上段的运动变得强烈起来,蠕动增快,转为痉挛,胃扩张,十二指肠收缩,正常的压力差倒转,从而使胆汁倒流入胃内[3]. 另外,胆囊炎患者的胆汁中的细菌、毒素可刺激十二指肠,也可致幽门括约肌紊乱,且发生胆汁返流可能与细菌、毒素在十二指肠液中的浓度有关.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乔振军(1963-),男(汉族),陕西省佳县人. 主治医师. Tel.(029)3577721
参考文献:
[1] 戴自英. 实用内科学[M],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303-1305.
[2] 周衍椒,张镜如. 生理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53-254.4
[3] 魏文汉,病理生理学[M]. 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48-349.
收稿日期:1999-11-10
修回日期:1999-12-1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