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期应用哌替啶对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张运平 孙桂省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进修医师(荷泽地区医院,山东 274031) 张运平 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853 孙桂省
关键词:潜伏期;产程;肌肉注射;新生儿窒息;哌替啶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990433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 7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97 年 1 月至 1998 年 7 月在我院分娩者中选择 64 例作为观察组,选同期未用药 65 例作为对照。产妇均为初产,单胎头位,孕周 为 37~41 周,平均为 40.3 周,年龄 21~35 岁,所有产妇均无内科合并症及经阴分娩禁忌证,NST试验均为反应型。
1.2 方法 64 例在宫口开大 1~2 cm 时哌替啶 100 mg 肌肉注射作为观察组,未用药 65 例作为对照组。
2 结果
2.1 对产程影响见附表。
附表 哌替啶对产程的影响(±s,t/min) 分组
例数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观察组
64
352.41±21.51
60.44±4.59
5.64±0.44
对照组
65
472.00±33.79*
66.71±4.47**
6.18±0.59**
* P<0.05 ** P>0.05
观察组第一产程最长者为 710 min,最短者 80 min,急产 2 例,总产程分别为 125 min 及 162 min,距用药时间分别为 58 min、 67 min;对照组第一产程最长者为 1 185 min,最短者为 80 min,急产 1 例,总产程为 105 min。
2.2 对新生儿的影响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3 产后 2 h 内出血量及新生儿体重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4 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5 对宫缩强度的影响 通过全程胎儿监护发现,用药后 30 min 宫缩不协调者出现规律宫缩,且宫腔压力开始升高。
2.6 新生儿娩出距用药平均时间 (234.47±15.50) min,最短时间为 58 min,最长为 660 min。
3 讨论
哌替啶是常用的分娩止痛药,它虽有解痉作用,但临产后常规用量不抑制宫缩。因其半衰期为 180 min,掌握用药时机一般对第二、三产程无影响。总之,潜伏期应用哌替啶可明显减轻产妇疼痛,缩短第一产程,不增加新生儿窒息,使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且对终止妊娠方式无影响,值得推广,但是否会引起急产,因例数太少,有待进一步观察。
(1999—01—04收稿,1999—02—04修回), http://www.100md.com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进修医师(荷泽地区医院,山东 274031) 张运平 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853 孙桂省
关键词:潜伏期;产程;肌肉注射;新生儿窒息;哌替啶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990433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 7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97 年 1 月至 1998 年 7 月在我院分娩者中选择 64 例作为观察组,选同期未用药 65 例作为对照。产妇均为初产,单胎头位,孕周 为 37~41 周,平均为 40.3 周,年龄 21~35 岁,所有产妇均无内科合并症及经阴分娩禁忌证,NST试验均为反应型。
1.2 方法 64 例在宫口开大 1~2 cm 时哌替啶 100 mg 肌肉注射作为观察组,未用药 65 例作为对照组。
2 结果
2.1 对产程影响见附表。
附表 哌替啶对产程的影响(±s,t/min) 分组
例数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观察组
64
352.41±21.51
60.44±4.59
5.64±0.44
对照组
65
472.00±33.79*
66.71±4.47**
6.18±0.59**
* P<0.05 ** P>0.05
观察组第一产程最长者为 710 min,最短者 80 min,急产 2 例,总产程分别为 125 min 及 162 min,距用药时间分别为 58 min、 67 min;对照组第一产程最长者为 1 185 min,最短者为 80 min,急产 1 例,总产程为 105 min。
2.2 对新生儿的影响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3 产后 2 h 内出血量及新生儿体重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4 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5 对宫缩强度的影响 通过全程胎儿监护发现,用药后 30 min 宫缩不协调者出现规律宫缩,且宫腔压力开始升高。
2.6 新生儿娩出距用药平均时间 (234.47±15.50) min,最短时间为 58 min,最长为 660 min。
3 讨论
哌替啶是常用的分娩止痛药,它虽有解痉作用,但临产后常规用量不抑制宫缩。因其半衰期为 180 min,掌握用药时机一般对第二、三产程无影响。总之,潜伏期应用哌替啶可明显减轻产妇疼痛,缩短第一产程,不增加新生儿窒息,使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且对终止妊娠方式无影响,值得推广,但是否会引起急产,因例数太少,有待进一步观察。
(1999—01—04收稿,1999—02—04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