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传染病杂志》 > 1998年第3期
编号:10277044
肿瘤坏死因子等与实验性急性肝坏死相关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8年第3期
     作者:苏立稳 盛国光 张建军 王伯祥

    单位:067000 河北省承德医学院(苏立稳);湖北中医学院脏象肝病研究所(盛国光、张建军、王伯祥)

    关键词:

    中华传染病杂志980315 本实验以D-GLaN诱发大鼠急性肝坏死模型,动态观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清F蛋白(FP)、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凝血酶原时间(PT)五项指标的含量变化(简称“五指标”),并与急性肝坏死程度进行相关、回归分析。以此来探讨“五指标”与急性肝坏死相关性,并选出评价急性肝坏死较优的指标。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及试剂

    (一) 实验动物 Wistar雄性大鼠80只,体重150~200克,由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百拇医药
    (二) 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酶联免疫检测 试剂盒由北京邦定生物医学公司供给。

    (三) D-GLaN 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精细学部提供。

    (四) 血清FP测定 试剂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提供。

    二、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肝坏死组,每组40只,肝坏死组动物实验前禁食8小时,然后以900mg/kg[1]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D-GLaN,4个小时后自由饮水进食。正常对照组亦按相同方式,一次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注射前及注射后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随机取出10只大鼠放血,检测TNF、FP、TB、ALT和PT五项指标,并在肝中叶一定部位取肝组织HE染色,做常规病理检查。血浆TNF测定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首先绘出TNF标准曲线,以酶标阅读仪测A值,然后在标准曲线上求出TNF含量,以ng/ml表示;血清FP测定用放射免疫学方法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协助完成。其余指标均按常规方法测定。
, 百拇医药
    结 果

    一、肝坏死组大鼠中毒前后TNF、FP、TB、ALT及PT变化结果

    见附表。中毒24小时“五指标”含量开始上升,48小时达高峰,72小时下降,各时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二、中毒后不同时间病理检查结果

    来源以坏死程度为标准,用图像分析仪定量化分析。中毒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分别为50.14±5.22,80.89±3.95,70.06±3.33。

    三、病理变化程度“Y”(本实验表示急性肝坏死程度)

    附表 肝坏死组大鼠中毒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01.gif (919 bytes)±s) 项目
, 百拇医药
    只数

    TNF(ng/ml)

    FP(ng/ml)

    TB(μmol/L)

    PT(s)

    ALT(u)

    中毒前

    40

    25.00±4.13

    60.00±11.06

    4.99±1.92

    8.58±1.15
, http://www.100md.com
    27.50±7.53

    中毒后

    30

    24小时

    10

    56.10±9.14

    151.00±36.65

    12.32±2.74

    13.95±1.31

    282.00±83.83

    48小时

    10
, 百拇医药
    216.00±51.47

    384.00±86.05

    44.85±12.14

    39.60±12.37

    771.90±428.50

    72小时

    10

    70.00±24.43

    258.00±35.84

    22.96±4.21

    20.85±3.69

, 百拇医药     460.40±35.87

    用计算机MDAS软件,在HP486/80型微机上,对“五指标”含量变化与急性肝坏死程度“Y”,进行多元线性相关、回归分析。即“Y”与X1(TNF)、X2(FP)、X3(TB)、X4(PT)、X5(ALT)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复相关系数为R=0.9690,剔除变量X4后回归方程为:Y=50.89-0.111X1+0.081X2+0.820X3-0.013X5。

    讨 论

    D-GLaN对肝脏的损伤无特异性,其所致的病理改变与人类病毒性肝炎的表现较为相似,因此它常被视为重要的病理模型而加以利用[2]

    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种多肽激素,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对机体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引起肿瘤坏死,是机体抵抗力的重要介质,具有类似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3]。另一方面与病毒性肝炎关系密切[4],是引发急性肝坏死的重要介质[5]。肝坏死形成内毒素血症,而肝脏对TNF的毒性具有高度的敏感性,TNF除介导内毒素的多种生物学作用外,还通过诱生其他类介质协同作用,扩大其生物学效应,从不同环节参与体内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因此TNF又被视为内毒素所致肝脏病理生理过程的关键性促炎介质[6]
, 百拇医药
    F蛋白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脊椎动物肝脏中的细胞质蛋白,其在肝细胞的含量比血清及其他器官高300倍以上,因而血清F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肝细胞坏死程度[7],对肝病的诊断将产生深远的影响[8]。本实验结果显示血清F蛋白水平与急性肝坏死程度呈正相关,与肝病理检查结果相一致,是急性肝坏死较为敏感的标志物,另有研究表明F蛋白是肝坏死特异性指标。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五指标”是急性肝坏死较为敏感的标志物,并与急性肝坏死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检测“五指标”含量变化可以预测肝坏死程度,综合分析“五指标”含量变化对于病毒性肝炎急性肝坏死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学意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TB、TNF、FP和ALT为评价急性肝坏死较为敏感的指标,进一步实验将可以确定五指标的正常、异常范围界限,为今后选择更确切的评价肝坏死程度指标,提供一条可行的方法。

    本课题受湖北省教委科研基金资助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60-461.

    2 张颖,贲长恩,王德福,等.中药“863”对D-氨基半乳糖肝损伤治疗作用的形态学、生物化学实验研究.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16:58-59.

    3 张定凤,张维.肿瘤坏死因子和感染性疾病.国外医学流行病、传染病分册,1990,17:52-55.

    4 李昌平,刘厚钰.肿瘤坏死因子与肝脏.临床消化杂志,1994,6:124-125.

    5 张惠琴,姚志强,周永兴,等.肿瘤坏死因子在实验性急性肝坏死中的作用.临床肝胆病杂志,1994,10:19-21.

    6 刘预,康格非.肿瘤坏死因子在内毒素所致肝损害中的作用.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4,15:35-36.

    7 杨爱珍,王亦根.F抗原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流行病、传染病分册,1991,18:154-157.

    8 牛惠生,李怀芬,李井渊.F蛋白与肝病.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2,2:48-4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