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宁夏医学杂志》 > 1999年第7期
编号:10277112
经皮椎间盘镜在腰椎间盘摘除术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宁夏医学杂志》 1999年第7期
     作者:李维杰 王自立 丁惠强

    单位:李维杰 王自立 丁惠强(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 750004)

    关键词:腰椎间盘移位;经皮椎间盘镜腰椎间盘摘除术

    宁夏医学杂志990706 【摘要】 目的 介绍经皮椎间盘镜腰椎间盘摘除系统(AMD)。方法 经此法行腰椎间盘摘除105例,107个椎间盘。结果 3例穿刺失败,穿刺成功率97%。近期疗效满意。结论 AMD系统行腰椎间盘摘除具有:(1)应用局部麻醉,没有其它麻醉的严重并发症,故较为安全;(2)切口小,创伤轻,出血少;(3)痛苦小,恢复快,卧床3天即可下床自由活动、出院;(4)手术不进入椎管,不会造成神经的粘连及硬脊膜纤维化;(5)不切除椎板,不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等诸多优点。

    Percutanious disc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 百拇医药
    Li Weijie,Wangzili,Ding Huiqiang.

    (Spinal Surg.Dept.The Affiliated Hosp.of Ningxia Med.Coll.)

    【Abstract】 Objectives To introduce Percutanious discoscopic lumber discectomy.Methods 105 cases,107 discs were operated with AMD.Results 3 cases failed in insertion.Successful insertion was 97% Short curative effect was satisfactory.Conclusions The advantages of AMD.(1)Local anesthesia and safe.(2)Less trauma and hemorrhage.(3)Slight pain and rapid recovery.(4)No perineural & dural fibrosis.(5)No affection to spinal stability
, http://www.100md.com
    【Key words】 Lnter vertebral drsk displacement,lumbar region;Percutaneous discoscopic lumber discectomy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工作中是最常见的多发病。传统开放手术需切除椎板摘除髓核,部分病例遗留神经根粘连,甚至造成腰椎不稳定,导致腰腿痛不能缓解,至少有5%~7%的手术失败率。Hijikata〔1〕(1975年)首次应用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成功。80年代以来一些骨科医师Kamlin〔2〕(1989年),Schaffer〔3〕(1991年)等相继采用经皮髓核摘除手术,有的医生进一步附加椎间盘直视系统-椎间盘镜进行手术,克服了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手术的后遗症,取得了优良的效果。我院自1994年6月~1997年9月采用腰椎间盘镜腰椎间盘摘除系统(Arthroscopic Mcrodiscectomy System;AMD)在同一入路交替直视进行腰椎间盘摘除手术105例(107个椎间盘),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05例,107个间盘。男55例,女5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2岁。18~20岁9例;~30岁21例;~40岁45例;~50岁23例;51岁以上7例。31~40岁之间,为45例占42%。病史最长的12年,最短1.5月病程。间盘突出节段L3~43例、L5~S18例。L4~592例,L4~5和L5~S1两个节段2例,本组2例(L5~S1)穿刺有神经根阻档,几经调整亦无法手术操作,穿刺不成功2例,另有1例穿刺成功,但置入导管及套管后环锯难以进入纤维环内,为骨性阻档。由于髂骨过高,虽穿刺针可进,但置入导管时因髂骨因素而稍改变方向致使置管失败。包括穿刺未成功2例,操作未成功1例,成功率为97%。近期效果满意。

    1.2 手术方法
, 百拇医药
    1.2.1 体位:患者俯卧于可透过X线的手术床上,调整手术床,使腰前突变平直,便于椎间隙定位及穿刺。

    1.2.2 定位:腰背部常规消毒,铺消毒巾,用克氏针横置于腰椎横突间,应用C臂X线机透视确定手术间隙,并于体表划出标志。

    1.2.3 选进针点及穿刺,根据上述选定间隙标记。在患侧后正中线旁6~8cm进针。局部用1%普鲁卡因浸润脊髓针与脊柱矢状面40~50°角以旋转方式进针至神经根下方“三角工作区”,该三角区斜边为神经根,底边是下一椎体的上缘,另一边是关节突。当针进至纤维环时手有涩感,进入椎间盘内时有较明显的减压感。C臂X线机透视,确认进针位置。

    1.2.4 放置导管及套管:取出脊髓针的针蕊,放入导丝,将脊髓针退出,在导丝入口处皮肤做0.5mm切口,用导丝引导有深度标记的导管旋转穿入到椎间盘。再用通用套管沿导管旋转到椎间盘纤维环处。取导丝,用力压导管时有弹性感,将导管取出返转平头压导管,有无神经根刺激表现,如无取除导管,安装套管定位器,用透明膜固定于皮肤上。用椎间盘镜观察纤维环,注意在视野边缘有无神经根。
, 百拇医药
    1.2.5 纤维环开窗减压:用脊髓针于套管内将2%利多卡因5~10ml注入纤维环做局麻,先用直径3mm、后用直径5mm环锯依次旋转进入椎间盘内约2cm,旋转过程中如有放射性导感时应停止操作,这是防止神经根损伤的重要关键。再重新调整进针方向和角度。

    1.2.6 切取椎间盘组织:(1)用吸力切钳切吸纤维环及椎间盘组织,使开窗减压孔大形成较为通畅的通道。(2)刨削椎间盘组织,再用修整刨刀进行刨削、冲水、吸引。刨削时可用组织收集器同时收集吸出标本。用椎间盘镜观察。(3)用杯状钳取出髓核组织。

    1.2.7 冲水及吸引:刨削使用过程不断用0.9%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可冲洗掉切吸椎间盘的碎屑。椎间盘镜下可见到明显的减压洞穴,而且椎间盘镜下可纵深2cm左右观察“减压洞”的底部,根据镜下所见决定是否需补充切取。用含有庆大霉素16万单位生理盐水1000ml再次冲吸椎间盘内部。去除固定器,退出套管,皮肤缝合一针,改变体位后做直腿抬高试验,观察手术效果。
, 百拇医药
    1.2.8 术后处理:术后卧床3天,3天后可自由下地活动。口服或肌注抗生素,早期进行腰脊肌锻炼。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53岁,于半月前轻度活动后右下肢突然放射性疼痛,痛难忍,活动后加剧。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右拇趾背伸力减弱,经CT检查证实L4~5间盘突出症,经牵引、按摩均不见好转。1995年9月14日入院,经检查无手术禁忌症,于9月20日行AMD摘除腰4~5间盘术。在手术过程中纤维环开窗后,用杯状钳取髓核组织时有弹性阻档感;用吸力切钳切吸纤维环,扩大窗口时,病人有疼痛感,稍停,再轻轻拉时痛感消失,拉出通用套管时见2×2cm2边缘不整齐破裂的纤维环和髓核组织,总重量为4g。病人立即感到右下肢疼痛消失。术后仰卧位检查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90°。术后3天下地活动,症状完全消失4天出院,一周后恢复正常工作。

    3 讨论
, 百拇医药
    3.1 手术原理:Hijikata〔1〕认为经皮髓核摘除手术成功的机制是:(1)经皮后外侧入路进入椎间盘,在纤维环上钻孔,开窗部分摘除髓核,有效地降低了椎间盘的内压力,从而缓解对神经根入椎间盘周围痛觉感受器的刺激,可消除疼痛,症状得以消失。(2)手术并未切除椎间盘破碎的全部,但是椎间盘的部分切除能减少间盘突出物的数量,使症状缓解后消失。

    3.2 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1)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临床检查,CT、椎管造影、核磁共振等一经确定诊断,下肢放射疼痛不能缓解者;(2)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者;(3)无后纵韧带和突出的间盘明显钙化者(经CT检查);(4)无椎管及侧隐窝狭窄者;(5)无间盘脱入椎管的游离型或游走型椎间盘突出者;(6)无严重心肺疾患者,均可选用AMD手术式。

    在AMD手术式选择上,年龄大于56岁,应观看X线片,有明显增生者应慎重考虑。特别是两椎隙小于0.6cm,不宜采用AMD手术式,另外,在骨盆过狭者,髂骨翼上缘高于L4者,不宜采用该手术式,我们有一例虽穿刺成功,但由于髂脊过高于L4,放置导管时改变了方向,环钻达不到纤维环上,而钻在椎骨上。
, 百拇医药
    我们体会,L4~5间盘易成功,而L5~S1间盘穿刺难度大,术前一定拍骨盆X线片,以观察能否穿刺成功。我们一例穿刺失败为L5~S1间盘穿刺难度大为L5~S1,而L4~5间盘穿刺成功为100%。

    3.3 吸引切削是AMD系统手术一大优势,一种专用吸引切削器械:快速刨削,同时吸引,这样可清除彻底,安全,操作又简单。冲洗吸引强将刨削的碎屑吸引干净,同时可加入抗生素,减少感染的可能。本组无一例感染。

    3.4 AMD系统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总的优点:(1)可应用局部浸润麻醉,没有其它麻醉的严重并发症,操作简单易行,故较为安全;(2)切口小,只有0.5cm皮肤切口即可,创伤小,出血量小,多数一周可恢复正常的生活;(3)手术不进入椎管,因此不会造成神经的粘连及硬脊膜纤维化;(4)不切除椎板,不会影响脊椎的稳定性等优点。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Hijikata S.Perentaneous nucleofomy.A new concept technique and 12 yes experience clin,1975,238:9

    2 Kambin P,Schaffer JL.Perentaneous lateral discectomy revicw of 100 pationts and current practice.Clin orthop,1989,238:24

    3 Schafer J,Kambin P.Perntaonecus Posterolateral lumbar discectomy and deconopcession woth a 6.9mm millimeter camula.J Bone Joint Surg(Am),1991,73:822

    责编:马兴忠

    (收稿:1999—02—2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