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眼科新进展》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77382
改良小梁切除晶状体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合并未成熟期白内障28例
http://www.100md.com 《眼科新进展》 1999年第4期
     作者:孙凌宏 薛新中 毋海燕

    单位:454001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关键词:改良小梁切除术;晶状体囊外摘出术;青光眼;白内障

    眼科新进展990452 老年人青光眼合并未成熟期白内障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对此类病人行传统小梁切除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很容易出现皮质冲吸不净,术后遗留的残余皮质变混浊而影响视力。我们自1992年至1997年收治28例青光眼合并未成熟期白内障患者,先破囊后行小梁切除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32眼,其中男12例12眼,女16例20眼;年龄62~88a,平均年龄72a;右眼18例,左眼10例,双眼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应用药物使眼压控制基本正常。晶状体均为不完全混浊,但对视力影响较大。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 托品酰胺充分散瞳,在局麻下自角膜缘进针行开罐式截囊,3d后晶状体完全呈灰白色混浊。托品酰胺散瞳,麻醉方法同常规白内障手术。作以穹窿为基底结膜瓣,自结膜下作上直肌固定缝线后充分止血。于右眼或左眼的12点钟为中心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向前分离至角膜缘后界0.5mm处向两侧扩大分别至9点、3点处,继续将切口向角膜缘内分离至透明角膜内,巩膜瓣下做1.5mm×2mm小梁组织切除,以角巩膜剪向两侧扩大切口,娩核后先冲吸大部分皮质及囊膜,以10-0尼龙线在巩膜瓣根部两侧缝合关闭切口,前房中注入匹罗卡品缩瞳。做虹膜根切,后将巩膜瓣游离端二角缝合于巩膜上,必要时可在巩膜瓣两侧各缝1针,然后再从角巩缘缝线之间切口进注吸针头,吸尽残余皮质及囊膜,复位并缝合结膜瓣。球结膜下方注射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10d后出院,定期复查,2mo配镜。随诊2~24mo,平均8mo。

    1.3 结果

    1.3.1 视力 术前视力<0.01者25眼,0.02~0.1者7眼,术后配镜矫正视力:0.1~0.3者24眼,0.4~0.6者8眼。
, 百拇医药
    1.3.2 眼压 术前应用噻吗心安眼液、醋氮酰胺片,及200g.L-1甘露醇眼压均控制基本正常,平均2.96kPa。术后平均眼压2.28kPa,随诊2~24mo,平均8mo。有2例眼压升高,其眼压分别为3.36kPa,3.5kPa,经保守治疗恢复正常。

    1.3.3 并发症 术后角膜内皮混浊28眼,占87.4%,1wk内消退。

    2 讨论

    2.1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未成熟期白内障可以先行单纯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待晶状体完全混浊后再做白内障手术。但是分次做有很大的缺点[1]:抗青光眼手术本身可加速白内障发展,使原本长期静止的晶状体混浊,在短期内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同时滤过手术后行白内障摘出术很容易损伤已形成的滤泡。尤其是对于白内障已明显影响视力的患者,行联合手术应当是最佳选择[1]。联合手术很少发生浅前房,术后滤泡弥散且较厚。前者可明显减少白内障术后并发症,而后者对于预防晚期瘢痕化或菲薄滤泡的形成从而防止感染是十分有意义的。
, http://www.100md.com
    2.2 在基层,有许多医院尚缺乏现代化的设备。在无显微镜情况下,如不先破囊使晶状体皮质及囊膜完全变混浊,很难了解晶状体皮质及囊膜是否冲吸干净,采取先破囊后手术也是很必要的。

    2.3 我们对28例青光眼合并未成熟期白内障患者行改良小梁切除晶状体囊外摘出术,术后矫正视力0.1~0.3者24眼,0.4~0.6者8眼,术后平均眼压2.28kPa,除术后角膜内皮混浊28眼(87.4%)1wk内消退外,无浅前房及其它严重并发症,效果良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守志主编.眼科显微手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4∶228-229.

    收稿日期:1998-06-01;修回日期:1998-09-1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