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77470
温法治疗眼病举隅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梁启伦

    单位:阳江市中医医院眼科中心(广东529500)

    关键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990328

    中医治法内容其丰富,其中温法是中医治法的八法之一,它是通过温里、祛寒或回阳等作用,使寒去阳复,用治寒证的一种治法。“寒者热之”、“治寒以热”是温法的立法依据。眼病的治疗以清解施治为多,如黑睛疾病的主要治疗法则是祛除邪气,消退翳障,控制发展,防止转变他证,促使病变早期愈合,缩小或减薄瘢痕组织,诸如祛风清热,泻火解毒,清肝泻火,退翳明目等为常见的治法。但若因脏腑失调或虚损而致,元阳不足,窍失温养,寒从内生而为病者,当用温法治疗为妥,举例如下。

    例1男,23岁,农民,右眼畏光流泪,视物模糊6天,于1995年4月12日来诊。患者右眼患角膜炎3年多,每遇感冒出现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用抗生素眼液治疗症状可缓解,但经常反复发作。近日因感冒后右眼不适,黑睛起翳膜,在某医院点盐酸吗啉胍及利福平眼液,内服清热祛风中药5剂,眼症仍无改善。证见右眼羞明流泪、视物模糊,肢冷欠温,胃纳差,夜尿多,腰膝酸软,舌质淡红、苔白,脉沉弱。查:右眼视力0.1,不能矫正。右眼睑轻度痉挛。球结膜睫状充血(+)。角膜表面尚光滑,F1(±),裂灯下观察角膜增厚,中央实质层见灰白色圆盘状混浊病灶,角膜内皮皱褶,KP(-)。房水尚清。瞳孔约2.5mm,对光反应存在,虹膜纹理尚清。余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右眼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中医诊断为右眼混睛障。证属脾肾虚寒,痰浊上泛风轮。宜温补脾肾,退翳明目为法,方用右归饮加味:熟地15g淮山药15g山茱萸10g川杜仲15g熟附子5g茯苓15g白术10g淫羊藿10g桂枝10g当归10g,同时口服鹿茸胶囊,每日1次,每次1粒,局部点0.1%无环鸟苷眼液,5天后自觉症状明显缓解。守原方5剂后再诊,病者无口干、心烦等热象,角膜病灶明显缩小,角膜混浊大部分吸收,FL(-)。视力0.6,再守原方,酌加密蒙花、蝉退、白蒺藜等,连服10剂后角膜遗留薄翳,视力1.0。口服杞菊地黄丸善后巩固疗效,2年未复发。
, http://www.100md.com
    例2女,59岁,农民,主诉右眼胀痛、视力下降伴同侧头痛、恶心呕吐2天,于1994年3月25日来诊。患者有胃病史10年,每服寒凉食物则胃脘胀痛、泛酸,近因熬夜后出现上述眼症来诊。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数指。白睛抱轮红赤,黑睛如毛玻璃样,瞳神散大呈绿色,前房浅。指测眼压偏高。舌质淡红、苔白,滑脉迟,诊断为右眼绿风内障,证属脾胃虚寒,浊阴上泛于目窍,治宜温运脾胃、下气降逆,方用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10g党参15g白术10g槟榔10g法半夏10g茯苓30g生姜3片红枣10g川芎10g白芷10g,同时局部点1%毛果芸香碱眼液每小时1次。3剂后复诊诉右眼疼痛缓解,呕吐已止,右眼视力0.2。抱轮红赤减轻,黑睛较前明显清晰。指测眼压较前偏低。药后患者无口干苦,仍守原法原方3剂,眼症基本消失,建议患者手术,患者拒绝,坚持服中药治疗,间断服用上方,追访1年未见复发。

    由此可见,对眼病的治疗必须以各种眼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症状,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凡属寒邪为患者可用温法。以上两例合理应用温法取得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所在。

    收稿:1999-03-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