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猪囊尾蚴的临床分析
作者:汪东 宋国祥
单位:300211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
关键词:眼眶;猪囊尾蚴;诊断;治疗
眼眶猪囊尾蚴的临床分析 汪东 宋国祥 【摘要】 目的 探讨眼眶猪囊尾蚴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73年7月至1997年8月收治的23例眼眶猪囊尾蚴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2例有反复的眶内炎症史及占位性病变体征,如眼睑及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眼球运动受限;6例有视力下降和视乳头水肿,并扪及肿物。B超示占位性病变内有液性暗区及自发运动光斑;CT扫描示高密度块影中央部有低密度区;MRI检查示囊液信号强度T1WI为低或中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周围的纤维瘢痕组织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结论 影像学检查可提供定性、定位诊断,治疗手段以手术取出猪囊尾蚴为主。
, 百拇医药
Clinical analysis of orbital cysticercus cellulosae WANG Dong, SONG Guoxia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Second Hospital,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21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laboratory tests, medical imaging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rbital cysticercus cellulosae. Methods 23 cases of orbital cysticercus cellulosae were analyzed from 1973 to 1997. Results Most cases had features of exophthalmos, lid swelling, limitation of ocular movement. Some of them with visual loss, optic papilledema and orbital mass. B-scan ultrasonography revealed a cyctic tumor and a strong echo spot with spontaneous movement. On CT scanning, found was a well-defined hyperdensity mass in which there was a low density area. On MRI,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T1WI of cystic fluid was low or moderate and of T2WI was high, while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T1WI and T2WI of surounding scar tissue was still low. Conclusion We can make diagnosis by imaging tests and treat them with surgical operations.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Orbit Cysticercus cellulosae Diagnosis Treatment
猪囊尾蚴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多寄生于皮下、肌肉和脑组织内,称为猪囊虫病[1]。眼部也是其好发部位之一,多见于玻璃体内(52.9%),其次为视网膜下(37.0%)[2],而发生于眼眶者甚少,以往多为个案报告[3-6]。Vosgien报告372例眼部囊虫病,仅发现有19例猪囊尾蚴位于眼眶[7]。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二医院于1973年7月至1997年8月共收治23例眼眶猪囊虫病患者,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医学影像学检查特点及手术治疗原则,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选择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二医院眼科,1973年7月至1997年8月收治的眼眶猪囊虫病患者23例(23只眼)。男9例,女14例;右眶6例,左眶17例;年龄5~55岁。病史1个月至9年。本组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全身、眼部及眼部影像学检查。
, 百拇医药
二、方法
1.仪器:采用美国Coopervision公司Ultrascan Digitral BTM System Ⅳ型眼科专用B超诊断仪,换能器工作频率10 mHz。采用岛津SCT-100N或西门子Stomatom DR3及其它型号第2~4代的CT扫描仪。窗宽300~500 HU,窗平+35~+60 HU,层面厚度3~5 mm。常规平扫,少数患者强化扫描。采用西门子公司Magnetom MRI超导型成像仪,磁场强度为1.0 T;T1WI,TR/TE=500/15 ms;T2WI,TR/TE=2 000~2 500/90 ms;体层厚度5~8 mm。
2.实验室检查:血清补体结合实验,猪囊虫抗体酶标测定,血嗜伊红细胞计数及留便3天粪便中查找虫卵及节片。
3.治疗方法:23例中除3例猪囊尾蚴自发排出及1例病史长达9年者其囊虫死亡、钙化外,其余19例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式:猪囊尾蚴位置较浅者行前路开眶术(7例);位于眼眶中、后段,位置较深者行外侧开眶术(12例)。切口位置依据猪囊尾蚴所在部位,采取外眦切开穹窿部结膜切口或眉弓下皮肤切口。全部手术切除物及自发排出物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 百拇医药
结果
一、临床表现
23例中,视力正常17例,视力下降为0.6至眼前1 m指数6例(均为矫正后视力);眼球突出10例,双眼突出度差值为3~6 mm;眼睑红肿11例;结膜充血3例;可扪及肿物并有压痛6例;眶压增高17例;眼球运动障碍17例;视网膜、视乳头水肿6例。23例均无全身其他部位囊肿及结节。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探查:23例中,22例行眼眶B型超声波探查,均显示眶内占位性病变,其中病变位于眼外肌内10例,眶上部6例,眶下部3例,球后软组织4例。除4例显示病变形状不规则外,其余均为眶内类圆形病变,边界清楚,内回声少,病变区内可见无回声区,其中13例示无回声区内可见强回声光斑,6例显示强回声光斑自发运动。
2.CT扫描:水平或冠状扫描20例。除4例显示病变形状不规则外,其余均显示为眶内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楚,病变中央可见低密度区,其中4例显示低密度区内有点状高密度影。
, 百拇医药
3.MRI检查:本组中4例行MRI检查。T1WI,病变呈椭圆形,为中等低信号强度,其中间有一低信号区;T2WI,原低信号区变为高信号,其周围仍为低信号强度[8]。
三、实验室检查
23例中5例行血清补体结合实验,均呈阳性;5例行猪囊虫抗体酶标测定,4例为阳性,1例为阴性;6例血嗜伊红细胞增多;8例大便虫卵及节片检查均为阴性。
四、手术所见
术中可见病变为硬性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分次切开肿物,其内有粉皮样囊性物脱出,或溢出黄白色脓样液及白色颗粒状物。冲洗后仅切除部分硬性纤维瘢痕组织,未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功能结构。
五、病理检查
, 百拇医药
手术切除物及自发排出物全部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眶内猪囊尾蚴。
讨论
一、临床特点
眼眶猪囊尾蚴具有炎症和占位病变两类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本文23例中,多有眼球突出,眼睑红肿和结膜充血及眼球运动障碍等临床特征。这是由于囊虫及其囊内渗出液体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肉芽组织增生,最终形成纤维瘢痕组织与眼外肌、视神经、骨膜等粘连。位于眶前部的肉芽、瘢痕肿块,在检查时可被扪及(本组中有6例),且有轻度压痛。也正是由于这种炎性反应及人体的排异反应,囊尾蚴可向体表排出。23例中,2例猪囊尾蚴自下穹窿部结膜排出,经生理盐水冲洗结膜伤口后自愈。1例猪囊尾蚴沿外直肌由眶深部排出于结膜下,伴随结膜充血、水肿,手术切除后痊愈。
二、诊断要点
1.病史:仔细询问患者是否生活在猪囊虫病的高发区,大便中曾否发现白色绦虫节片。对反复发作的炎症应提高警惕。
, 百拇医药
2.实验室检查:血清补体结合实验及猪囊虫抗体酶标测定对诊断有较大帮助,但阴性反应不能除外本病的可能性(其猪囊尾蚴寄生的数目、时间及个体反应差异可有不同结果)。粪便中的节片和虫卵也有助于诊断,但本文8例有记载为阴性结果。
3.影像学检查:可提供定位和定性诊断。(1)典型的B超探查:眶内肿物呈类圆形,内回声少,病变区内有无回声区,无回声区内有强回声光斑。低回声区为纤维瘢痕组织,无回声区示囊内液,强回声光斑为头节回声,若显示强回声光斑自发运动则可确定诊断。(2)CT扫描:示眶内类圆形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病变周围呈现高密度影,中央呈低密度影,如扫描层面适当可显示低密度区内有点状高密度影。周围高密度区为纤维瘢痕组织,其中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片影为囊内液。同时可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3)MRI扫描:眶内猪囊尾蚴亦较为典型。囊内液T1WI显示为低或中信号,T2WI显示为高信号,而其周围的纤维瘢痕组织T1WI和T2WI均显示为低信号。
, 百拇医药
三、治疗
眼眶猪囊尾蚴的治疗以手术取出猪囊尾蚴为主。猪囊尾蚴长期存在于眶内,反复的炎症反应,可致视力下降及眼球运动障碍,确定诊断后应及时手术,按病变所在位置采取手术方式。手术目的在于切除猪囊尾蚴,其周围的纤维瘢痕组织因与功能结构粘连,不宜切除过多。若眼球突出明显,影响外观,切除时应将邻近的眼外肌标记后,分次切除瘢痕组织,以免引起手术并发症。在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手术也是治疗方法之一。超声显示囊液及头节,然后穿吸,将头节和囊液吸出,盐水冲洗。如只吸出液体而未见头节,则原位注入酒精,保留10分钟,而后由盐水置换。介入性手术治疗眶内猪囊虫病的损伤小,且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 王延华,主编.眼与全身病.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56-160.
2 宋振英,主编.眼科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734.
, 百拇医药
3 赵建国.外直肌腱内囊尾蚴一例.中华眼科杂志,1983,19:357.
4 聂昌预,崔静昭.眼眶内猪囊尾蚴病一例.中华眼科杂志,1987,23:87.
5 吴松兆,徐时元.下直肌猪囊尾蚴病一例.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1,13:185.
6 任高英,何守志,张卯年,等.眼眶内猪囊尾蚴病一例.实用眼科杂志,1992,10:755.
7 Duke-Elder SS,MacFaul PA,eds.System of ophthamology.vol 13.part Ⅱ.London: Kimpton, 1974.929-930.
8 肖利华,宋国祥,谢会章.B超、CT和MRI诊断直肌内猪囊尾蚴一例.中华眼科杂志,1993,29:93.
(收稿:1998-12-01), 百拇医药
单位:300211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
关键词:眼眶;猪囊尾蚴;诊断;治疗
眼眶猪囊尾蚴的临床分析 汪东 宋国祥 【摘要】 目的 探讨眼眶猪囊尾蚴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73年7月至1997年8月收治的23例眼眶猪囊尾蚴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2例有反复的眶内炎症史及占位性病变体征,如眼睑及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眼球运动受限;6例有视力下降和视乳头水肿,并扪及肿物。B超示占位性病变内有液性暗区及自发运动光斑;CT扫描示高密度块影中央部有低密度区;MRI检查示囊液信号强度T1WI为低或中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周围的纤维瘢痕组织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结论 影像学检查可提供定性、定位诊断,治疗手段以手术取出猪囊尾蚴为主。
, 百拇医药
Clinical analysis of orbital cysticercus cellulosae WANG Dong, SONG Guoxia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Second Hospital,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21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laboratory tests, medical imaging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rbital cysticercus cellulosae. Methods 23 cases of orbital cysticercus cellulosae were analyzed from 1973 to 1997. Results Most cases had features of exophthalmos, lid swelling, limitation of ocular movement. Some of them with visual loss, optic papilledema and orbital mass. B-scan ultrasonography revealed a cyctic tumor and a strong echo spot with spontaneous movement. On CT scanning, found was a well-defined hyperdensity mass in which there was a low density area. On MRI,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T1WI of cystic fluid was low or moderate and of T2WI was high, while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T1WI and T2WI of surounding scar tissue was still low. Conclusion We can make diagnosis by imaging tests and treat them with surgical operations.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Orbit Cysticercus cellulosae Diagnosis Treatment
猪囊尾蚴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多寄生于皮下、肌肉和脑组织内,称为猪囊虫病[1]。眼部也是其好发部位之一,多见于玻璃体内(52.9%),其次为视网膜下(37.0%)[2],而发生于眼眶者甚少,以往多为个案报告[3-6]。Vosgien报告372例眼部囊虫病,仅发现有19例猪囊尾蚴位于眼眶[7]。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二医院于1973年7月至1997年8月共收治23例眼眶猪囊虫病患者,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医学影像学检查特点及手术治疗原则,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选择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二医院眼科,1973年7月至1997年8月收治的眼眶猪囊虫病患者23例(23只眼)。男9例,女14例;右眶6例,左眶17例;年龄5~55岁。病史1个月至9年。本组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全身、眼部及眼部影像学检查。
, 百拇医药
二、方法
1.仪器:采用美国Coopervision公司Ultrascan Digitral BTM System Ⅳ型眼科专用B超诊断仪,换能器工作频率10 mHz。采用岛津SCT-100N或西门子Stomatom DR3及其它型号第2~4代的CT扫描仪。窗宽300~500 HU,窗平+35~+60 HU,层面厚度3~5 mm。常规平扫,少数患者强化扫描。采用西门子公司Magnetom MRI超导型成像仪,磁场强度为1.0 T;T1WI,TR/TE=500/15 ms;T2WI,TR/TE=2 000~2 500/90 ms;体层厚度5~8 mm。
2.实验室检查:血清补体结合实验,猪囊虫抗体酶标测定,血嗜伊红细胞计数及留便3天粪便中查找虫卵及节片。
3.治疗方法:23例中除3例猪囊尾蚴自发排出及1例病史长达9年者其囊虫死亡、钙化外,其余19例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式:猪囊尾蚴位置较浅者行前路开眶术(7例);位于眼眶中、后段,位置较深者行外侧开眶术(12例)。切口位置依据猪囊尾蚴所在部位,采取外眦切开穹窿部结膜切口或眉弓下皮肤切口。全部手术切除物及自发排出物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 百拇医药
结果
一、临床表现
23例中,视力正常17例,视力下降为0.6至眼前1 m指数6例(均为矫正后视力);眼球突出10例,双眼突出度差值为3~6 mm;眼睑红肿11例;结膜充血3例;可扪及肿物并有压痛6例;眶压增高17例;眼球运动障碍17例;视网膜、视乳头水肿6例。23例均无全身其他部位囊肿及结节。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探查:23例中,22例行眼眶B型超声波探查,均显示眶内占位性病变,其中病变位于眼外肌内10例,眶上部6例,眶下部3例,球后软组织4例。除4例显示病变形状不规则外,其余均为眶内类圆形病变,边界清楚,内回声少,病变区内可见无回声区,其中13例示无回声区内可见强回声光斑,6例显示强回声光斑自发运动。
2.CT扫描:水平或冠状扫描20例。除4例显示病变形状不规则外,其余均显示为眶内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楚,病变中央可见低密度区,其中4例显示低密度区内有点状高密度影。
, 百拇医药
3.MRI检查:本组中4例行MRI检查。T1WI,病变呈椭圆形,为中等低信号强度,其中间有一低信号区;T2WI,原低信号区变为高信号,其周围仍为低信号强度[8]。
三、实验室检查
23例中5例行血清补体结合实验,均呈阳性;5例行猪囊虫抗体酶标测定,4例为阳性,1例为阴性;6例血嗜伊红细胞增多;8例大便虫卵及节片检查均为阴性。
四、手术所见
术中可见病变为硬性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分次切开肿物,其内有粉皮样囊性物脱出,或溢出黄白色脓样液及白色颗粒状物。冲洗后仅切除部分硬性纤维瘢痕组织,未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功能结构。
五、病理检查
, 百拇医药
手术切除物及自发排出物全部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眶内猪囊尾蚴。
讨论
一、临床特点
眼眶猪囊尾蚴具有炎症和占位病变两类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本文23例中,多有眼球突出,眼睑红肿和结膜充血及眼球运动障碍等临床特征。这是由于囊虫及其囊内渗出液体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肉芽组织增生,最终形成纤维瘢痕组织与眼外肌、视神经、骨膜等粘连。位于眶前部的肉芽、瘢痕肿块,在检查时可被扪及(本组中有6例),且有轻度压痛。也正是由于这种炎性反应及人体的排异反应,囊尾蚴可向体表排出。23例中,2例猪囊尾蚴自下穹窿部结膜排出,经生理盐水冲洗结膜伤口后自愈。1例猪囊尾蚴沿外直肌由眶深部排出于结膜下,伴随结膜充血、水肿,手术切除后痊愈。
二、诊断要点
1.病史:仔细询问患者是否生活在猪囊虫病的高发区,大便中曾否发现白色绦虫节片。对反复发作的炎症应提高警惕。
, 百拇医药
2.实验室检查:血清补体结合实验及猪囊虫抗体酶标测定对诊断有较大帮助,但阴性反应不能除外本病的可能性(其猪囊尾蚴寄生的数目、时间及个体反应差异可有不同结果)。粪便中的节片和虫卵也有助于诊断,但本文8例有记载为阴性结果。
3.影像学检查:可提供定位和定性诊断。(1)典型的B超探查:眶内肿物呈类圆形,内回声少,病变区内有无回声区,无回声区内有强回声光斑。低回声区为纤维瘢痕组织,无回声区示囊内液,强回声光斑为头节回声,若显示强回声光斑自发运动则可确定诊断。(2)CT扫描:示眶内类圆形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病变周围呈现高密度影,中央呈低密度影,如扫描层面适当可显示低密度区内有点状高密度影。周围高密度区为纤维瘢痕组织,其中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片影为囊内液。同时可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3)MRI扫描:眶内猪囊尾蚴亦较为典型。囊内液T1WI显示为低或中信号,T2WI显示为高信号,而其周围的纤维瘢痕组织T1WI和T2WI均显示为低信号。
, 百拇医药
三、治疗
眼眶猪囊尾蚴的治疗以手术取出猪囊尾蚴为主。猪囊尾蚴长期存在于眶内,反复的炎症反应,可致视力下降及眼球运动障碍,确定诊断后应及时手术,按病变所在位置采取手术方式。手术目的在于切除猪囊尾蚴,其周围的纤维瘢痕组织因与功能结构粘连,不宜切除过多。若眼球突出明显,影响外观,切除时应将邻近的眼外肌标记后,分次切除瘢痕组织,以免引起手术并发症。在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手术也是治疗方法之一。超声显示囊液及头节,然后穿吸,将头节和囊液吸出,盐水冲洗。如只吸出液体而未见头节,则原位注入酒精,保留10分钟,而后由盐水置换。介入性手术治疗眶内猪囊虫病的损伤小,且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 王延华,主编.眼与全身病.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56-160.
2 宋振英,主编.眼科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734.
, 百拇医药
3 赵建国.外直肌腱内囊尾蚴一例.中华眼科杂志,1983,19:357.
4 聂昌预,崔静昭.眼眶内猪囊尾蚴病一例.中华眼科杂志,1987,23:87.
5 吴松兆,徐时元.下直肌猪囊尾蚴病一例.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1,13:185.
6 任高英,何守志,张卯年,等.眼眶内猪囊尾蚴病一例.实用眼科杂志,1992,10:755.
7 Duke-Elder SS,MacFaul PA,eds.System of ophthamology.vol 13.part Ⅱ.London: Kimpton, 1974.929-930.
8 肖利华,宋国祥,谢会章.B超、CT和MRI诊断直肌内猪囊尾蚴一例.中华眼科杂志,1993,29:93.
(收稿:1998-12-0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