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77887
老年与非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与不同类型高血压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王雪洁 刘彤梅 杨静

    单位:黑龙江省医院,哈尔滨市,150030

    关键词: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000126

    为了探讨急性心肌梗塞与不同类型高血压的关系,本文观察11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老年与非老年组高血压患病率及其高血压的不同类型。

    1 临床资料

    119例均是1993~1998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老年组75例,年龄60~80(平均73.6±7.6)岁;非老年组44例,年龄36~59(平均52.1±6.9)岁。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心肌梗塞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断及分型符合WHO的规定。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2.1伴高血压者

    11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老年高血压49例,占65.33%(49/75),非老年高血压22例,占50%(22/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血压平均值

    11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老年组血压均值为174±18/87±13.5mmHg(1mmHg=0.133kPa,下同),非老年组为175.5/106.5±18.75mmHg, 二组比较舒张压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塞与各型高血压的关系见表1。

    从不同年龄组的各型高血压构成比看,混合型和单纯收缩期型高血压,老年组分别占65.32%(32/49)和85.71%(18/21)。高于非老年组的34.69%(17/49)和14.29%(3/21)。
, 百拇医药
    表1 老年与非老年组急性心肌梗塞伴有的各型高血压 年龄组

    (岁)

    例

    数

    混合型

    高血压

    n(%)

    收缩期型

    高血压

    n(%)

    舒张期型

    高血压

    n(%)
, 百拇医药
    临界性和

    正常血压

    n(%)

    40~

    5

    1(20)

    0(0)

    0(0)

    4(80)

    50~

    38

    16(42.3)

    3(7.89)
, 百拇医药
    2(5.26)

    17.44(4.74)

    60~

    43

    19(44.19)

    8(18.60)

    1(2.32)

    15(34.88)

    70~

    26

    12(46.15)

    7(26.92)
, 百拇医药
    0(0)

    7(26.92)

    80~84

    7

    1(14.29)

    3(42.86)

    0(0)

    3(42.86)

    注:各年龄组比较 △P<0.05,其余P>0.05。3 讨 论

    在急性心肌梗塞中,老年组高血压患病率为65.33%,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的50%。表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与高血压的关系更密切。急性心肌梗塞的各型高血压比较显示,单纯收缩期型高血压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P<0.01)。根据血压平均值比较,老年组心肌梗塞舒张压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0.01)。提示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高血压以单纯收缩期升高为主。其发病机理[1]主要是大动脉顺应性减退。影响大动脉顺应性的主要因素:①大动脉血管壁形态结构的改变:随着年龄增长,大动脉壁胶原纤维与弹力纤维间的比例增高,平滑肌细胞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增强,导致动脉顺应性减退,另一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②血压水平:动脉顺应性依赖于血压水平,血压越高,血管壁承受的压力也越高,顺应性就越低;③血管活性物质:去甲肾上腺素,血管肾紧张素Ⅱ,内皮素,5-羟色胺等可增强血管壁的收缩反应,使动脉顺应性减退。已经发现大动脉管壁局部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系统的激活可能对大动脉顺应性减退起十分重要作用。Framingham对3 127人随访20年的分析表明,冠心病与收缩压的关系明显强于舒张压,并发现中风、左室肥厚和充血性心衰与收缩压的关系比舒张压更密切,收缩期血压升高是并发心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国内外研究证实[2]收缩期高血压和舒张期高血压均可导致心血管并发病,而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其发生率更高,病情更为严重,从而否定了高血压的并发症是由舒张压水平决定的观点。过去临床上习惯认为收缩压升高与人类自然老化密切相关,故不予重视,近年来,国内外资料证实,收缩期高血压加速动脉硬化,并导致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使其病死率增高。通过本文进一步论证了收缩压升高的危险性,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以收缩压升高为主,故应在临床上重视单纯收缩期型高血压的危害性,并予以积极防治。

    参考文献:

    [1]张维忠.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5,14(1):55~56

    [2]刘国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流行病及其危害性.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5,14(1):54~5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