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护士寻求心理辅导的因素
作者:王红霞
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8
关键词:
实用护理杂志001122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80(2000)11-0037-02
中国的护理事业自1888年在福州成立第一所护士学校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全国现有护理人员124.6万人,与我国人口相比明显不足。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工作要走向独立化、社会化和心理化。护士除了要护理只占人口6%的住院病人外,更要为其他94%的社会人群提供保健服务,这就决定了护士超负荷工作状况。再加上护士长期处于超强度应激源的工作环境中,承受事业竞争带来的紧迫感,适应角色社会化、多元化的压力,以及“三班倒”扰乱护理人员身体的生物钟节律,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1995年5月7日~5月27日,通过整群抽样调查,长沙市5所综合医院650名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分析,结论是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1],护士的心理障碍常表现为躯体化、抑郁和强迫等[2]。护士的心理问题与社会支持、个人收入呈负相关;与生活事件、时间紧迫感、无端敌意等因素呈正相关。这一结论令人担忧,而护士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和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更令人担忧,如发脾气(对病人或家人)、暴食、睡眠、购物、哭泣。这些无效或部分有效的应对方式使护士持久处于应激状态,个体的认识能力甚至自我意识也相应发生某些改变,如判断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社会适应力下降等,这直接导致护理质量下降,甚至差错的发生。通过对历次护理差错的分析发现,当护理人员情绪不稳定及处于生物周期低潮时差错的发生率占60%~70%。另外,还导致护理人员心身疲惫,丧失工作热情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丧失同情心和责任感,对工作产生反感,即美日学者提出的“心身耗竭综合征(BS)”。据种智民等调查护理人员“BS”患病率高达43.6%,常规下人的行为活动有基本规范,当人心理疲惫时正常规律被破坏,行为效率降低,准确性下降,有时会发生反常反应,即对较强刺激出现较弱反应,对较弱刺激出现较强反应。动作过分、协调性受到破坏,导致反应时间延长或不足,对潜在的行为偏差的可能性和应付方法顾此失彼,更因心理疲劳容易被忽视,许多人即使察觉了也认为休息或坚持一下会挺过去。然而许多差错却是在这“挺过去”的过程中发生的。所以,心理疲劳是最危险的隐患。
, 百拇医药
如何解决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除改善社会环境、提供社会支持外,指导护士社会适应是一条直接有效的重要途径。而指导社会适应正是心理辅导的职能。因此,护士这一特殊专业人群的心理辅导应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本文试从以下3个方面谈阻碍护士寻求心理辅导的因素。
1 我国护理队伍总体知识水平偏低,导致护士心理辅导意识的缺如
中国的护理教育一直是以中专为主,护理高等教育起步较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对心理学课不重视,多数护理人员未受过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专门训练,因此,在工作、生活中受挫时,不善于应用心理知识进行平衡调节,而且对自身存在的心理症状缺乏判断认知能力,例如,护士最常见的心理症状及从属因子见表1。
表1 护士最常见的心理症状及从属因子 症 状
从属因子
, 百拇医药 1.感到精神不足或比以前差多了
抑郁
2.做事中必须核对或反复核对
强迫
3.头痛
躯体化
4.感到自己容易生气或被激怒
焦虑
5.头昏眼花或眩晕
躯体化
6.腰背胀痛
躯体化
, http://www.100md.com 7.神经过敏或内心不定
焦虑
8.对事情过分担心
抑郁
9.为一些事情责备自己
抑郁
10.因为总在回忆一些事情而感到苦恼
强迫
往往被护士自己解释为职业习惯、年龄增大、劳累,而不能意识到是心理应激行为的反应。所以,此时如受自身的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和经验等因素影响做出消极应对方式(如吵架、暴食等),就会导致心身疾病。而如果护士能及时判断认知自身的应激状态,通过有效、正确的心理辅导,对于应激源的主观事件,可通过帮助护士改变价值观念、改变评价方式等途径加以消除。还可通过帮助护士正确认识自身的应对能力和应对技巧的指导而提高应对能力,降低或消除应激反应。
, http://www.100md.com
2 对心理辅导的概念、方式、目的以及心理辅导者的认识缺陷,导致对心理辅导的不信任
由于国内目前心理辅导尤其是专业人群心理辅导发展较慢,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许多护士(或人)将心理辅导等同于做思想工作或“谈心”活动。另外,护士基于对临床心理护理的认识,认为自己都可做心理辅导工作。这都是对心理辅导的错误认识。心理辅导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辅导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通过心理辅导,可以使心理辅导对象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状态。心理辅导者并不参与决断问题,而是使辅导对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心理辅导者的支持帮助下,自己做出选择及决断,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常用的心理辅导方式有门诊、信函、电话、专题及现场心理辅导。不是谁都可以做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者必须受过严格专业训练,掌握解决心理危机的本领和解除心理负荷、改善认知结构的技能。保护辅导对象的利益,尊重辅导对象的隐私、人格、意愿和权利。
, 百拇医药
3 现行护理管理中人本原理未得到足够重视[3],使护士自主行为意识淡漠,护理行为多是消极执行或服从。而缺乏人本原理的护理管理对管理群体的心理卫生所施加的是负性影响,这必然使缺乏自主行为的护士远离了心理健康的需求。另外,管理者将“职业心理素质”的心理学概念等同于“职业道德”的伦理学概念,用简单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手段来约束护理人员的职业行为,强化职业态度,这必然使护士的心理问题得到的是“政治思想”教育,而不是正确的心理辅导。
因此,护理人群的心理健康要依赖护士自身、护理管理者、心理辅导、社会支持共同来维护,使护理人员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以积极契机性服务来保证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这对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简介:王红霞(1970-),女,新疆人,护师,1991年毕业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高级护理系。
参考文献:
[1] 胡敏予.长沙市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4):192.
[2] 薛卫斌.ICU护士的心理疲劳的原因与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8):474.
[3] 张立红.护理管理者应关注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8):433.
收稿日期:2000-04-28, http://www.100md.com
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8
关键词:
实用护理杂志001122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80(2000)11-0037-02
中国的护理事业自1888年在福州成立第一所护士学校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全国现有护理人员124.6万人,与我国人口相比明显不足。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工作要走向独立化、社会化和心理化。护士除了要护理只占人口6%的住院病人外,更要为其他94%的社会人群提供保健服务,这就决定了护士超负荷工作状况。再加上护士长期处于超强度应激源的工作环境中,承受事业竞争带来的紧迫感,适应角色社会化、多元化的压力,以及“三班倒”扰乱护理人员身体的生物钟节律,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1995年5月7日~5月27日,通过整群抽样调查,长沙市5所综合医院650名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分析,结论是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1],护士的心理障碍常表现为躯体化、抑郁和强迫等[2]。护士的心理问题与社会支持、个人收入呈负相关;与生活事件、时间紧迫感、无端敌意等因素呈正相关。这一结论令人担忧,而护士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和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更令人担忧,如发脾气(对病人或家人)、暴食、睡眠、购物、哭泣。这些无效或部分有效的应对方式使护士持久处于应激状态,个体的认识能力甚至自我意识也相应发生某些改变,如判断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社会适应力下降等,这直接导致护理质量下降,甚至差错的发生。通过对历次护理差错的分析发现,当护理人员情绪不稳定及处于生物周期低潮时差错的发生率占60%~70%。另外,还导致护理人员心身疲惫,丧失工作热情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丧失同情心和责任感,对工作产生反感,即美日学者提出的“心身耗竭综合征(BS)”。据种智民等调查护理人员“BS”患病率高达43.6%,常规下人的行为活动有基本规范,当人心理疲惫时正常规律被破坏,行为效率降低,准确性下降,有时会发生反常反应,即对较强刺激出现较弱反应,对较弱刺激出现较强反应。动作过分、协调性受到破坏,导致反应时间延长或不足,对潜在的行为偏差的可能性和应付方法顾此失彼,更因心理疲劳容易被忽视,许多人即使察觉了也认为休息或坚持一下会挺过去。然而许多差错却是在这“挺过去”的过程中发生的。所以,心理疲劳是最危险的隐患。
, 百拇医药
如何解决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除改善社会环境、提供社会支持外,指导护士社会适应是一条直接有效的重要途径。而指导社会适应正是心理辅导的职能。因此,护士这一特殊专业人群的心理辅导应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本文试从以下3个方面谈阻碍护士寻求心理辅导的因素。
1 我国护理队伍总体知识水平偏低,导致护士心理辅导意识的缺如
中国的护理教育一直是以中专为主,护理高等教育起步较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对心理学课不重视,多数护理人员未受过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专门训练,因此,在工作、生活中受挫时,不善于应用心理知识进行平衡调节,而且对自身存在的心理症状缺乏判断认知能力,例如,护士最常见的心理症状及从属因子见表1。
表1 护士最常见的心理症状及从属因子 症 状
从属因子
, 百拇医药 1.感到精神不足或比以前差多了
抑郁
2.做事中必须核对或反复核对
强迫
3.头痛
躯体化
4.感到自己容易生气或被激怒
焦虑
5.头昏眼花或眩晕
躯体化
6.腰背胀痛
躯体化
, http://www.100md.com 7.神经过敏或内心不定
焦虑
8.对事情过分担心
抑郁
9.为一些事情责备自己
抑郁
10.因为总在回忆一些事情而感到苦恼
强迫
往往被护士自己解释为职业习惯、年龄增大、劳累,而不能意识到是心理应激行为的反应。所以,此时如受自身的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和经验等因素影响做出消极应对方式(如吵架、暴食等),就会导致心身疾病。而如果护士能及时判断认知自身的应激状态,通过有效、正确的心理辅导,对于应激源的主观事件,可通过帮助护士改变价值观念、改变评价方式等途径加以消除。还可通过帮助护士正确认识自身的应对能力和应对技巧的指导而提高应对能力,降低或消除应激反应。
, http://www.100md.com
2 对心理辅导的概念、方式、目的以及心理辅导者的认识缺陷,导致对心理辅导的不信任
由于国内目前心理辅导尤其是专业人群心理辅导发展较慢,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许多护士(或人)将心理辅导等同于做思想工作或“谈心”活动。另外,护士基于对临床心理护理的认识,认为自己都可做心理辅导工作。这都是对心理辅导的错误认识。心理辅导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辅导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通过心理辅导,可以使心理辅导对象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状态。心理辅导者并不参与决断问题,而是使辅导对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心理辅导者的支持帮助下,自己做出选择及决断,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常用的心理辅导方式有门诊、信函、电话、专题及现场心理辅导。不是谁都可以做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者必须受过严格专业训练,掌握解决心理危机的本领和解除心理负荷、改善认知结构的技能。保护辅导对象的利益,尊重辅导对象的隐私、人格、意愿和权利。
, 百拇医药
3 现行护理管理中人本原理未得到足够重视[3],使护士自主行为意识淡漠,护理行为多是消极执行或服从。而缺乏人本原理的护理管理对管理群体的心理卫生所施加的是负性影响,这必然使缺乏自主行为的护士远离了心理健康的需求。另外,管理者将“职业心理素质”的心理学概念等同于“职业道德”的伦理学概念,用简单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手段来约束护理人员的职业行为,强化职业态度,这必然使护士的心理问题得到的是“政治思想”教育,而不是正确的心理辅导。
因此,护理人群的心理健康要依赖护士自身、护理管理者、心理辅导、社会支持共同来维护,使护理人员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以积极契机性服务来保证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这对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简介:王红霞(1970-),女,新疆人,护师,1991年毕业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高级护理系。
参考文献:
[1] 胡敏予.长沙市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4):192.
[2] 薛卫斌.ICU护士的心理疲劳的原因与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8):474.
[3] 张立红.护理管理者应关注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8):433.
收稿日期:2000-04-2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