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78326
太极通天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26例
http://www.100md.com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
     作者:黄华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重庆 40000

    关键词:太极通天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风;临床报道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000114 摘 要: 应用太极通天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26例,经治1年,结果显效68例,好转4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9.68%。患者治疗后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均较治疗前有降低,而红细胞沉降率、血沉K方程治疗后较治疗前有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太极通天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效。

    中图分类号: R255.3;R74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0668(2000)01-0027-0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临床上常把TIA作为完全性脑卒中的先兆之一。若不治疗任其自然发展,最终可有1/3的病人因反复发作导致脑功能损害[1,2]。因此治疗TIA ,预防其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1993年7月~1997年7月应用太极通天液治疗TIA 属中医辨证为“风痰瘀血,阻滞经络”的病人378例,其中随访观察1年以上126例,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性72例,女性 54例;年龄40~78岁,其中40~49岁者8例,50~59 岁者47例,60~69岁者65例,大于70岁者6例,平均69.72岁±1.03岁;病程在1年内者67例,1~5年者41例,大于5年者18例。病变表现为颈内动脉者49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发作性失明或眩晕, 一侧肢体力弱或麻木,一过性视觉障碍;病变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者66例,主要临床症状为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双系统表现者11例。伴有高血压病者32例,糖尿病者10例,冠心病者12例,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15例。发作间歇期神经系统检查无定位体征。但间歇期有头痛者28例,有头晕者35例。

    1.2 病例诊断与选择标准

    本资料病例均符合1986 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有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标准[3],并符合中医辨证属“风痰瘀血,阻滞经络”者[4]
, 百拇医药
    1.3 治疗与观察方法

    126例均给予太极通天液(太极集团生产),每天2次,每次1支,连服半年,每1~2月随访1次。126例病人全部记录治疗前后TIA发作情况、临床表现、心电图、肝肾功、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太极通天液的副作用。所有病例作自身前后对照,配对检验。全部病例在治疗期间未服过血管扩张剂和抗凝剂。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TIA症状消失,随访一年未见复发,头痛头晕明显改善;好转:TIA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发作时间缩短,头痛头晕及其它症状减轻;无效:TIA症状未改善,发作次数较用药前未减少;加重:发作次数增多,或发展成为中风(完全性脑卒中或脑血栓) 。

    2.2 治疗结果
, 百拇医药
    经治1年后,126病人显效68例(53.97%),好转45例(35.71%),无效8例(6.34%),加重5例(3.97%),总有效率为89.68%。

    服药1~2月即作血液流变学检查,各项指标已有变化。治疗半年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见表1。表1 太极通天液治疗前后病人血液流变学变化(±s) 项 目

    治疗前

    治疗后

    红细胞压积(mol/L)

    0.42±0.05

    0.40±0.05

    红细胞沉降率(mm/h)
, 百拇医药
    12±10

    18±9

    红细胞沉降率K方程(mm/h)

    42±26

    55±24

    血浆纤维蛋白原(g/L)

    4.55±0.38

    4.23±0.27

    全血比粘度

    4.83±0.07

    4.52±0.07

    血浆比粘度
, http://www.100md.com
    1.73±0.01

    1.71±0.01

    从表1可见,患者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红细胞沉降率、 血沉K方程治疗后较治疗前有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126病例治疗半年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其它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太极通天液对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无明显影响(P>0.05)。

    3 讨论

    一般认为,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是动脉硬化,近年来发现各种原因反复损害血管内皮,降低了血管内皮抗血栓能力,而引起血小板功能亢进,平滑肌细胞增殖,脂质沉着,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在组织损伤的同时激活凝血系统,所以一般脑血管病患者多伴有高凝低纤维状态。本组资料也显示TIA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特别是纤维蛋白原升高比较明显。徐氏的观察发现,TIA反复发作的患者约有16.3%发展成完全性脑卒中,所以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有效控制TIA,可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太极通天液是太极集团生产的一种中成药,以川芎、天麻为主药,具有祛风行气、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常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现代药理实验也表明该药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5-HT的释放,改善微循环,还有保护脑组织和减小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5~7],通过本组病例1年时间的临床观察,太极通天液能有效减少TIA的发生,可能与该药的上述药理作用有关。本组病人126例,显效68例,好转45例,总有效率为89.68%。126例中8 例无效,可能与这8例均不同程度伴有冠心病、高血压而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关;5例加重,发展成为脑血栓,其中2例伴有糖尿病,1 例伴有高脂血症,2例伴有高血压病,且病程较长,病人年龄偏大,这些均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综观其疗效,太极通天液不失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效、安全的药物。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黄华,女,1959年9月生;医学学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老年病临床治疗学研究。

    参考文献

    1,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实用神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480

    2,徐温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访.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1):29

    3,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精神杂志,1998,(1):60

    4,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见: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645

    5,王正荣.太极通天液对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2):27

    6,马凤英.太极通天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变学的影响.中成药,1997,(12):28

    7,王学德.太极通天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机理的探讨. 中国微循环,1997,(2):99

    (收稿日期:1999-09-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