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窦血栓5例临床研究
作者:高英琳 刘宝来 王元 田新华
单位:高英琳(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030001);刘宝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030001);王元(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030001);田新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030001)
关键词:
山西医药杂志000245 静脉窦血栓是一种少见的静脉梗死性的脑血管病,多有明确原因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表现为良性高颅压,部分有局灶病状。致残率高。故提高对该病认 识,及早确诊,正确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所报5例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进修期间及本院经治病人。现就4例上矢状窦血栓和1例乙状窦血栓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13~47岁,平均26.8岁,病程3~6月。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表现:本组病人均有高颅压症状,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3例有视乳头水肿 。4例上矢状窦栓塞病人中1例双上肢抽搐。1例乙状窦血栓病人自诉发热,视物模糊。
1.3 影像学检查:5例CT扫描,1例可见脑内条索状高密度影,1例见额顶叶脑水肿。MRI示 5例患者均在相应静脉窦区出现流空消失,呈短T1、长T2高信号;同时可见静脉窦附近 皮层引流静脉淤血,示血栓形成。5例全部经数字减影(DSA)脑血管造影见脑动静脉循环时间 明显延长,超过11 s,以静脉期延长为主,达5 s以上。
1.4 治疗方法:本组4例上矢状窦血栓病人确诊后采用颈动脉内注入尿激酶加口服华法令 抗凝治疗。方法为每日穿刺颈动脉注入尿激酶10 万U,首次剂量为20万U,10 d为一疗程。 每日口服华法令3 mg,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30 d。静脉点低分子右旋糖酐50 0 mL稀释血液。高颅压明显者加用甘露醇。抽搐者给予抗癫痫治疗。1例乙状窦血栓患者为 由中耳炎引起,先由五官科行乳突根治术后,再行上述溶栓治疗。
, http://www.100md.com
2 结 果
本组病人4例患者经溶栓、抗凝、脱水等治疗10~15 d高颅压症状明显缓解。30 d左右经腰 穿测脑压证实在正常范围,恢复正常工作。1例乙状窦血栓病人,经治疗后视物模糊改善不 明显。1例局灶性癫痫患者双上肢抽搐经抗癫痫治疗后缓解。
3 讨 论
3.1 病因与临床表现:静脉窦血栓为少见脑血管病。80%有明确病因。本文1例乙状窦血栓 病人,有3年中耳炎病史。1例上矢状窦血栓病人为口服避孕药引起,其他因素:产褥期、怀 孕晚期、外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贫血、脱水、高凝状态。患者临床无特异性症状和 体征,表现为良性颅内压增高伴视乳头水肿或萎缩病人,需要考虑本病。
3.2 影像学特点:患者发病以来脑静脉窦形成血栓时,脑CT平扫可见索条状高密度影,这 种特征性表现很少能看到。MRI影像见上矢状窦流空消失,呈短T1,长T2特有高信号。 本组病人均有上述改变。近年有人报道MRI仅能显示血栓形成后的异常信号,而MRA还能明确 显示血栓形成及其部位,同时也能测定各循环期时间。较DSA为无创性检查。故有人支持MRI -MRA为诊断静脉窦血栓最佳手段。本文采用DSA诊断本病,有学者认为它不仅能显示各静脉 窦的充盈形态,且分别测定各循环期时间及延长在哪一个时间段。本组病例均见脑静脉期时 间延长达5 s以上。
3.3 治疗方法:本组病人采用颈动脉穿刺注入尿激酶,提高全脑静脉系统药物浓度,达到 溶解小静脉及静脉窦血栓的目的。对于有明确原因如本组乙状窦血栓病人,同时行乳突根治 术,达到治愈目的。
作者简介:高英琳,男,1964年5月生,主治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
收稿日期:1999-11-19, http://www.100md.com
单位:高英琳(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030001);刘宝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030001);王元(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030001);田新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030001)
关键词:
山西医药杂志000245 静脉窦血栓是一种少见的静脉梗死性的脑血管病,多有明确原因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表现为良性高颅压,部分有局灶病状。致残率高。故提高对该病认 识,及早确诊,正确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所报5例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进修期间及本院经治病人。现就4例上矢状窦血栓和1例乙状窦血栓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13~47岁,平均26.8岁,病程3~6月。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表现:本组病人均有高颅压症状,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3例有视乳头水肿 。4例上矢状窦栓塞病人中1例双上肢抽搐。1例乙状窦血栓病人自诉发热,视物模糊。
1.3 影像学检查:5例CT扫描,1例可见脑内条索状高密度影,1例见额顶叶脑水肿。MRI示 5例患者均在相应静脉窦区出现流空消失,呈短T1、长T2高信号;同时可见静脉窦附近 皮层引流静脉淤血,示血栓形成。5例全部经数字减影(DSA)脑血管造影见脑动静脉循环时间 明显延长,超过11 s,以静脉期延长为主,达5 s以上。
1.4 治疗方法:本组4例上矢状窦血栓病人确诊后采用颈动脉内注入尿激酶加口服华法令 抗凝治疗。方法为每日穿刺颈动脉注入尿激酶10 万U,首次剂量为20万U,10 d为一疗程。 每日口服华法令3 mg,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30 d。静脉点低分子右旋糖酐50 0 mL稀释血液。高颅压明显者加用甘露醇。抽搐者给予抗癫痫治疗。1例乙状窦血栓患者为 由中耳炎引起,先由五官科行乳突根治术后,再行上述溶栓治疗。
, http://www.100md.com
2 结 果
本组病人4例患者经溶栓、抗凝、脱水等治疗10~15 d高颅压症状明显缓解。30 d左右经腰 穿测脑压证实在正常范围,恢复正常工作。1例乙状窦血栓病人,经治疗后视物模糊改善不 明显。1例局灶性癫痫患者双上肢抽搐经抗癫痫治疗后缓解。
3 讨 论
3.1 病因与临床表现:静脉窦血栓为少见脑血管病。80%有明确病因。本文1例乙状窦血栓 病人,有3年中耳炎病史。1例上矢状窦血栓病人为口服避孕药引起,其他因素:产褥期、怀 孕晚期、外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贫血、脱水、高凝状态。患者临床无特异性症状和 体征,表现为良性颅内压增高伴视乳头水肿或萎缩病人,需要考虑本病。
3.2 影像学特点:患者发病以来脑静脉窦形成血栓时,脑CT平扫可见索条状高密度影,这 种特征性表现很少能看到。MRI影像见上矢状窦流空消失,呈短T1,长T2特有高信号。 本组病人均有上述改变。近年有人报道MRI仅能显示血栓形成后的异常信号,而MRA还能明确 显示血栓形成及其部位,同时也能测定各循环期时间。较DSA为无创性检查。故有人支持MRI -MRA为诊断静脉窦血栓最佳手段。本文采用DSA诊断本病,有学者认为它不仅能显示各静脉 窦的充盈形态,且分别测定各循环期时间及延长在哪一个时间段。本组病例均见脑静脉期时 间延长达5 s以上。
3.3 治疗方法:本组病人采用颈动脉穿刺注入尿激酶,提高全脑静脉系统药物浓度,达到 溶解小静脉及静脉窦血栓的目的。对于有明确原因如本组乙状窦血栓病人,同时行乳突根治 术,达到治愈目的。
作者简介:高英琳,男,1964年5月生,主治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
收稿日期:1999-11-1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