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导报》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78770
口服庆大霉素和呋喃唑酮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143例
http://www.100md.com 《医药导报》 1999年第5期
     作者:涂逸君

    单位:430072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校医院

    关键词: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口服;腹泻,细菌性,小儿

    医药导报990538 我院从1987年6月以来用庆大霉素与呋喃唑酮联合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经系统观察,疗效较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方法 根据有关规定,即起病急,有发热、腹痛、腹泻,有(或无)里急后重,有粘液便或脓血便等症状;体检有脐周或左下腹压痛。周围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10.0×109/L,粪便镜检平均每视野白细胞>10个,粪便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1.2 病例选择 1987年6月~1996年10月我院门诊患儿143例,男76例,女67例,年龄9个月~13岁,其中4~11岁113例(79.0%)。病程6~24小时,条件为大便次数12小时内少于8次,无脱水、抽搐,神志清,治疗合作患儿。其中粪便培养有致病菌生长(多为痢疾杆菌)79例(55.2%)。

    1.3 治疗方法 用庆大霉素注射液10~15mg/(kg*d),分2次口服,呋喃唑酮5~10mg/(kg*d),分3次口服,另外辅以多酶片和对症处理如退热、解痉、口服补液盐等,2天为1个疗程,总共2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 1个疗程后患儿症状消失,体检无异常,每日大便少于2次,外观正常,粪便镜检连续2次正常,粪便培养连续2次为阴性或粪便培养细菌转阴为显效(包括治愈);2个疗程后达到上述标准为有效;用药24小时后临床症状未减轻或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减轻但粪便镜检平均每视野白细胞仍有5个以上者均为无效。

    2 结果

    143例患儿中显效87例(60.8%),有效42例(29.4%),无效14例(9.8%),总有效129例,有效率90.2%。服药期间无1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的主要药物是抗生素。如何充分发挥抗生素的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效应,是值得儿科医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庆大霉素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注射给药可对极少数患儿第8对脑神经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可产生肾毒性。口服给药不易被吸收,肠道浓度高,能有效地控制肠道感染,对第8对脑神经和肾脏无损害。呋喃唑酮属于硝基呋喃类药物,抗菌原理主要是抑制乙酰辅酶A而干扰细菌糖代谢早期阶段,与庆大霉素联合应用,对细菌繁殖有双重阻断作用,能在较短的时间控制并杀灭肠道细菌,从而达到治愈细菌性肠炎效果。本文对143例急性细菌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观察表明,该法起效快、疗效高、毒性低、副作用小,具有服药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实惠的特点。

    (1998-10-22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