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计划免疫》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78968
查漏补种在巩固和提高免疫接种率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中国计划免疫》 2000年第4期
     作者:周长清

    单位:周长清(洪江市卫生防疫站,湖南 洪江 418100)

    关键词:

    中国计划免疫000415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916X(2000)04-0232-01

    保持计划免疫高接种率水平,是预防和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必经途径,而查漏补种是巩固和提高接种率的重要手段。我市实现计划免疫“三个85%”目标后,不断强化查漏补种工作管理,常规免疫接种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

    1 查漏补种的必要性 下列因素决定了必须实施查漏补种工作。

    1.1 双月一次的“冷链运转” 我市按双月接种一次,每次“冷链运转”时,乡级把疫苗、冷藏包及接种对象花名册交与村级,由村级在2~3天内完成。接种工作结束后,又把剩余的疫苗、冷藏包及花名册交到乡级。而这2~3天的接种,一般都不能达到100%。

    1.2 人口流动频繁 由于人口流动性加大,接种对象跟家长外出或被寄养的现象越来越多,接种服务工作已难于跟上,漏卡、漏种较为普遍。通过开展查漏补种工作,既可增加接种机会,又可主动搜索外来人口,予以建卡、接种。

    1.3 为了提高及时接种率 我市“冷链运转”周期较长,及时接种率相当低,开展查漏补种后,形成以村级双月接种一次为主,以乡级查漏补种为辅的接

    种格局,对提高及时接种率,进一步降低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大有裨益。

    1.4 为了加强现场指导培训 经常下村开展查漏补种,可以指导村级接种技术和安全注射,手把手地教给村级计划免疫人员;调查了解村级接种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解决,从而带动村级接种工作的发展。

    1.5 村级计划免疫队伍不稳定 多数村计划免疫人员的报酬得不到落实,使他们的积极性降低,甚至有的村已无人从事免疫接种工作,若不及时开展查漏补种,就会形成免疫空白,影响接种率的提高。

    2 查漏补种管理与效果

    我市为实现计划免疫查漏补种工作经常化、规范化管理,制定了查漏补种工作制度,把查漏补种作为计划免疫的常规工作,每年纳入乡级防疫工作目标管理,一年检查1~2次。乡级每季开展一次查漏补种,季末上报查漏补种情况报表。我站每年下发统一的查漏补种技术方案,派专业人员下村督导、检查,确保接种质量。查漏补种效果考核则是每年通过每乡抽查2个村,对适龄儿童进行接种调查,自1995年以来,我市常规免疫接种率为92.63%~98.17%,合格接种率卡介苗97.51%~98.72%、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94.75%~97.64%、百白破混合制剂93.46%~97.61%、麻疹疫苗96.98%~98.10%,建卡、证率均>98%,流动人口建卡73人,基本达到了查漏补种的预期效果。

    作者简介:周长清(1968-),男,湖南省洪江市人,湖南省洪江市卫生防疫站医师,主要从事计划免疫监测和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00-04-0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