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79062
恶性疟混合三日疟感染一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1999年第2期
     作者:康杨 许国君 胡桢佳 杨越

    单位: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成都 610041

    关键词: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990232 患者,男,43岁,四川仁寿县板桥乡人,连续9年到缅甸所属滚弄、户板打工。1992年曾在当地感染疟疾并治愈。1997年6月中旬经中缅边境耿马县出境至户板并在当地工作约20日,7月中旬返家后,出现头昏、畏寒、隔日发热并伴有腹泻等胃肠道症状。8月1日来我所就诊,入院时,持续高热,体温40±0.2℃,意识模糊,双下肢浮肿,并见局部皮肤紫癜,脾肿大明显。Hb70g/L,小便常规:蛋白+,RBC+。心、肺、肝功能无异常。血检查见恶性疟配子体及滋养体期原虫。采用蒿甲醚予以治疗,首剂160mg肌注,d2—d5每天80mg,同时辅以地塞米松等治疗,用药后次日,病人体温即恢复并恒定在正常水平。为巩固 疗效,按上述剂量及方法加用一疗程蒿甲醚治疗。8月15日,病人厚血膜检查,未查见疟原虫,遂让其出院。8月底患者出现头昏、畏寒和高热,并且腹泻加重,自服两天氯喹1.2g基质,未见症状减轻。于9月5日来我所医院复诊,血检查见疟原虫,赓即给予氯喹600mg顿服,6小时后补给300mg,其后二日分别给450mg。实际服药5天,总量氯喹基质达3g。服药后连续查厚、薄血膜均未查见疟原虫,1周后病人出院随访3月未见复燃。

    事后对患者两次入院血片进行详细复查。第一次血片含两种疟原虫:恶性疟和三日疟,观察200个油镜视野共查见193个原虫,其中恶性疟原虫84个(R52:G32),三日疟原虫109个(R31 T74 S2 G2),后者稍多于前者,并且其带状滋养体占大滋养体总数的10%;第二次血片仅见三日疟原虫,观察227个油镜视野,查见原虫93个(R9 T80 S3 G1),带状滋养体占滋养体总数近1/3,两次血片中三日症原虫密度变化不大,分别为平均每视野含0.49和0.41个原虫。

    本例治疗时,蒿甲醚对三日疟原虫不够理想,对恶性疟效果甚佳。增大氯喹剂量治疗三日疟,一方面是由于患者腹泻较重,可能使胃肠道吸收功能受损,从而导致氯喹的吸收量和生物利用度的降低,另方面是三日疟的治疗相对于间日和卵形疟要顽固一些。恶性疟与三日疟因不存在复发,所以在治疗时只需使用杀血内裂殖体的药物,而不必加用根治红外期疟原虫的毒性更大的药物。混合感染在热带非洲甚为常见,常为恶性疟原虫与三日疟原虫或卵形疟原虫的混合感染,在亚热带地区则多为恶性疟与间日疟原虫的双重感染,本例系亚热地区的恶性疟和三日疟原虫的混合感染。,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