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稀释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苗雅莉 刘春刚 谷宝成 邹德英
单位:苗雅莉(黑龙江大学医院, 邮政编码 哈尔滨150080);刘春刚(黑龙江大学医院, 邮政编码 哈尔滨150080);谷宝成(黑龙江毛纺厂职工医院);邹德英(黑龙江毛纺厂职工医院)
关键词:
微循环学杂志000144
本文对2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血液稀释疗法后的疗效进行观察, 同时监测其血液流 变学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们采用血液稀释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20例, 其中男12例、 女8例。 治疗前瘫痪程 度分级: 0级3例、 Ⅰ级5例、 Ⅱ~Ⅲ级12例。
, 百拇医药
1.2 诊断标准
有动脉硬化史。 安静起病、 神志清、 偏瘫、 失语。 眼底有动脉硬化改变。 无脑膜刺激 征, 一般多有病理反射, 多为单侧性。 CT证实缺血性脑血管病。
1.3 治疗方法
入院后对病人做常规治疗: 溶栓、 扩容、 降粘、 抗凝、 阻滞血小板凝聚等, 待7~10 天病情稳定后, 对治疗组病人静脉抽血450 ml(视病人营养状况而定), 继之静脉注射等量 胶体液。 病人在血液稀释前后检查Hb、 HCT、 ESR, 做对比分析。
1.4 疗效标准
显效: 主要症状及体征(包括肢体瘫痪、 失语等)有明显好转, 肢体肌力在原有基础上恢 复Ⅱ~Ⅲ度以上。 有效: 主要症状及体征有改善, 肢体肌力恢复Ⅰ~Ⅱ度, 但不能下地 行走, 生活不能自理。 无效: 治疗前后症状、 体征无明显改变。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于血液稀释后3天内症状、 体征迅速改善, 总有效率100%。 血液检查结果见附 表。
附表 患者血液稀释前后Hb、 HCT 和ESR的结果(n=20,±s) 时 相
Hb(g/L)
HCT(%)
ESR(mm/h)
稀释前
13.60±0.27
43.09±0.27
, 百拇医药
31.4±1.23
稀释后1)
10.74±0.12
35.55±0.14
42.95±0.09
注: 1) 与稀释前比较: P均<0.01
3 讨 论
血液稀释疗法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红细胞压积, 全血粘度也随之降低。 通过降低血流阻力, 可提高心排出量、 改善微循环。 生理基础决定了人体对失血有良好的代偿机能。 在失血 量不超过10%时, 心脏活动增加, 血管则收缩使血流量减少。 细胞外液和肝脾等淋巴液中 的白蛋白主动向血管内移动, 大约30 h内便可补足正常血容量。 按上述生理特点, 将患 者血液总量的10%(约500 ml)抽出, 进行主动脉血液稀释属绝对安全范围。 血液稀释后, 血液成分会被冲淡, 我们观察到: 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的Hb、 HCT、 ESR均有明显变化。
据认为, 最适宜组织氧供的HCT是30%, 而不是45%, 适当降低HCT可增加脑血流。 当HCT 在20%以上时, 组织中氧分压仍正常。 我们按病人总血量的10%抽血稀释后, 测HCT未低于 20%。 血液稀释后, Hb减少, 但血液粘稠度降低, 血流加快。 稀释后的营养血流、 氧 的传送、 组织细胞的携氧能力均得到改善。 本治疗方法既经济又安全, 见效快, 简便易 行。 经此方法治疗后, 患者多能生活自理, 复发率低。
本文作者简介:苗雅莉(1957~), 女, 汉族, 副主任医师
本文1999-05-06收到, 1999-12-20接受, 百拇医药
单位:苗雅莉(黑龙江大学医院, 邮政编码 哈尔滨150080);刘春刚(黑龙江大学医院, 邮政编码 哈尔滨150080);谷宝成(黑龙江毛纺厂职工医院);邹德英(黑龙江毛纺厂职工医院)
关键词:
微循环学杂志000144
本文对2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血液稀释疗法后的疗效进行观察, 同时监测其血液流 变学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们采用血液稀释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20例, 其中男12例、 女8例。 治疗前瘫痪程 度分级: 0级3例、 Ⅰ级5例、 Ⅱ~Ⅲ级12例。
, 百拇医药
1.2 诊断标准
有动脉硬化史。 安静起病、 神志清、 偏瘫、 失语。 眼底有动脉硬化改变。 无脑膜刺激 征, 一般多有病理反射, 多为单侧性。 CT证实缺血性脑血管病。
1.3 治疗方法
入院后对病人做常规治疗: 溶栓、 扩容、 降粘、 抗凝、 阻滞血小板凝聚等, 待7~10 天病情稳定后, 对治疗组病人静脉抽血450 ml(视病人营养状况而定), 继之静脉注射等量 胶体液。 病人在血液稀释前后检查Hb、 HCT、 ESR, 做对比分析。
1.4 疗效标准
显效: 主要症状及体征(包括肢体瘫痪、 失语等)有明显好转, 肢体肌力在原有基础上恢 复Ⅱ~Ⅲ度以上。 有效: 主要症状及体征有改善, 肢体肌力恢复Ⅰ~Ⅱ度, 但不能下地 行走, 生活不能自理。 无效: 治疗前后症状、 体征无明显改变。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于血液稀释后3天内症状、 体征迅速改善, 总有效率100%。 血液检查结果见附 表。
附表 患者血液稀释前后Hb、 HCT 和ESR的结果(n=20,±s) 时 相
Hb(g/L)
HCT(%)
ESR(mm/h)
稀释前
13.60±0.27
43.09±0.27
, 百拇医药
31.4±1.23
稀释后1)
10.74±0.12
35.55±0.14
42.95±0.09
注: 1) 与稀释前比较: P均<0.01
3 讨 论
血液稀释疗法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红细胞压积, 全血粘度也随之降低。 通过降低血流阻力, 可提高心排出量、 改善微循环。 生理基础决定了人体对失血有良好的代偿机能。 在失血 量不超过10%时, 心脏活动增加, 血管则收缩使血流量减少。 细胞外液和肝脾等淋巴液中 的白蛋白主动向血管内移动, 大约30 h内便可补足正常血容量。 按上述生理特点, 将患 者血液总量的10%(约500 ml)抽出, 进行主动脉血液稀释属绝对安全范围。 血液稀释后, 血液成分会被冲淡, 我们观察到: 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的Hb、 HCT、 ESR均有明显变化。
据认为, 最适宜组织氧供的HCT是30%, 而不是45%, 适当降低HCT可增加脑血流。 当HCT 在20%以上时, 组织中氧分压仍正常。 我们按病人总血量的10%抽血稀释后, 测HCT未低于 20%。 血液稀释后, Hb减少, 但血液粘稠度降低, 血流加快。 稀释后的营养血流、 氧 的传送、 组织细胞的携氧能力均得到改善。 本治疗方法既经济又安全, 见效快, 简便易 行。 经此方法治疗后, 患者多能生活自理, 复发率低。
本文作者简介:苗雅莉(1957~), 女, 汉族, 副主任医师
本文1999-05-06收到, 1999-12-20接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