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微循环学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79285
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大会纪要
http://www.100md.com 《微循环学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中国微循环学会秘书处

    单位:

    关键词:

    微循环学杂志000102经 中国科协批准, 由中国微循环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主办, 江苏省医学会微 循环委员会和南京铁道医学院协办, 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全 国学术大会于1999年11月26~2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 来自全国各省市的150余名代表参 加了会议, 江苏省副省长张莲珍到会看望了代表, 南京市卫生局、 南京市医学会及南京 铁道医学院的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八个省市微循环学会或专业委员会以贺信或贺电方 式表示祝贺。

    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32篇, 其中专题报告6篇, 基本研究论文49篇, 临床研究论文72篇 , 其它论文5篇。中国微循环学会会长、本次大会主席修瑞娟教授做了题为《同心同德, 建立我国的微血管医学》的主报告。修教授在主报告中指出:“微血管医学的研究要首先 观察宏观生命现象, 再发展到细胞和分子水平, 然后追寻到执行生命功能的蛋白质水平, 而最终必需返回到对生理功能的检测, 这便是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导向”。之后, 金惠 铭教授、赵克森教授、曾祥元教授、曾昭炜教授、郑超强教授、刘乃丰教授分别做了 题为《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其细胞分子机制》、《重症休克时血管反应性持续降低 的机理》、《热休克蛋白60 kD与动脉粥样硬化》、《微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世 界医学教育新进展》和《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的病理生理意义》的专题报告, 上述报告 反映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大会口头报告交流的40篇论文充分显示了近二年国内微循环研 究新成果, 内容涉及微血管医学, 内脏微循环, 内皮细胞功能, 各类粘附分子、微血 管舒缩因子、心肌细胞的分子微循环学, 各类药物对微循环、血流变特性的影响, 中国 传统医药学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高原微循环研究, 急救医学与微 循环等广泛领域。在大会论文交流中也有人对当前使用的“加权积分法”提出了一些商榷 意见。整个会议气氛热烈, 充分体现了学术民主气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尤其是中 、青年科技人员钻研学术、深入探讨的精神得到充分体现。代表们一致认为, 本次大会 学术研讨有深度、有重点、有争论、有交流。通过这次大会, 能够达到深入全面地了 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对大家今后的研究提供重要信息的目的。另有82篇论文进行了展板交 流。会上有14家企业、工厂展示了与微循环有关的新产品、新技术。本次大会应特别提 出的是, 一批年轻的微循环研究者脱颖而出, 他们做出了一批有创新价值的科研成果。 在大会交流论文中, 评出了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二名, 他们是上海医科大学的博士生吴朝 晖(《抗氧化剂NFκB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iNOS表达的影响》)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 研究所的博士生贾士东(《心肌细胞功能的分子微循环学的实验研究》), 还评出青年优秀 论文二等奖二名, 他们是泰山医学院的副教授孙保亮(《蛛网膜下腔出血鼠体感诱发电位和 一氧化氮变化及银杏叶制剂的影响》)和山东医科大学的硕士生崔敏(《缺血预处理对大鼠海 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百拇医药
    在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 中国微循环学会副会长金惠铭教授代表修瑞娟 会长和第一届理事会作了工作报告, 总结了第一届理事会成立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1) 召开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 (2) 承办第二次亚洲微循环大会(北京); (3) 组团参加亚 洲第三次微循环大会(曼谷); (4) 筹备参加第四次亚洲微循环大会(印尼); (5) 召开了二次全国学术大会; (6) 多次研究了学会开展学术交流、 组织工作及刊物出版问题; (7) 根据中央及国务院[1998]22号文件精神和中国科协、 民政部的统一部署, 完成了学会清 理整顿自查工作; (8) 修订了学会章。 代表们经认真讨论, 一致肯定了第一届理事会的 工作, 并表决通过了工作报告和中国微循环学会章程(草案)。 代表大会经过充分协商、 认真讨论, 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成员。 会上, 修瑞娟会长还代表 中国微循环学会向曾昭炜教授颁发了“中国临床微循环研究重要贡献奖”。 曾昭炜教授是 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 由于国家规定的年龄界限, 他自本次大会以后不再 担任学会领导职务, 曾教授表示要继续为学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 中 国微循环学会会长修瑞娟教授(本次大会再次当选, 连任中国微循环学会会长)作了重要讲 话。 她说, 中国微循环学会成立以来, 得到了中国科协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学会 的发展是健康的、 向上的, 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学会领导班子团结、 工作积极, 具 有可贵的奉献精神。 几年来, 发展了与国内兄弟学会的业务联合与合作, 拓展了亚洲与 世界的学术交流, 使中国微循环事业的发展始终处于世界的前列。 我们要继续努力, 同 心同德, 把我国的微循环研究推向更高层次。
, 百拇医药
    大会历时3天, 圆满完成了预期任务。 全体代表一致认为, 本次会议有以下特点: (1) 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科研人员, 他们发表了有创新意义的高水平的研究报告, 充分说明 我国微循环研究有雄厚的新生力量; (2) 多系统微循环综合研究方面做出了具有临床实用 价值的研究工作。 会上交流论文中有一批论文涉及胰、 肺、 心脏、 脑、 子宫、 胃肠、 皮肤多系统微循环观察与研究, 尤其是在微血管及微血管病方面的研究显示出较高的水平 ; (3) 细胞、 分子、 多种体液因子及基因水平的研究在微循环研究中更加深入, 充分说 明了我国基础研究水平的明显提高; (4) 微循环研究方法学的探讨有一定进展, 主要表现 在大胆提出对以往评价方法的修正意见; (5) 本次会议的另一特点是突出体现了团结办会 、 民主办会和“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精神。

    修瑞娟会长作了大会总结, 她说, 从本次大会交流的论文中可以看出我国微循环研究正在 向纵深层次发展, 从参加这次大会的许多青年微循环研究工作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微循 环事业的前途和希望。 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 勇于创新, 善于创新, 在世界 微循环学界更加充分地体现中国特色。 大会在《团结就是力量》的雄壮歌声中圆满结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