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海军医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79605
对某部暴发一起甲型副伤寒的调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海军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张骥

    单位:解放军37502部队机关门诊部,舟山 316000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流行病学;预防与控制

    海军医学杂志990244 1997年3~5月,驻浙某部发生一起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兹将其调查结果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背景资料 疫点位于浙东某海岛驻军某部营区,营区内有指战员413人,且居住较为集中。饮用经初步消毒的井水。

    1.2 调查方法 对疫区全体人员进行查询,对有症状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符合诊断标准[1]者视为患者。采集患者静脉血(5ml)60份,于低温4h内送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血液培养,对检出的病原菌均作药物敏感试验(Kirby-Bouer法),操作参照文献[2]。

    2 结 果

    413人中共检出甲型伤寒42例,患病率为10.17%。42例中男性20例,占47.62%,女性22例,占52.38%;年龄最小8岁,最大42岁,多数为20~35岁。

    本次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始于3月18日,止于5月10日,流行期53d,4月21日~5月6日为流行高峰,发病26例,占总发病数的61.9%。本组病例平均潜伏期11d,首例患者潜伏期为7d,即暴露日期为3月11日。

    本组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为发热,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头昏等非特异性症状,仅14例出现相对缓脉。

    42份患者血培养分离出甲型副伤寒杆菌(O1、2、12、Ha),其对常用抗生素氯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较为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27%、35%和31%。恢复期病人血和粪便甲型副伤寒杆菌培养均阴性。

    3 讨 论

    调查发现,本次甲型副伤寒流行可能系首发患者外出归队造成的。该部相继发生的41例甲型副伤寒患者,其中个别患者曾到疫点工作生活过,并有人在副伤寒暴发流行的初期挑粪去水井旁的菜田施肥。本组病例分布与水井供水范围一致,本病流行初期为水型传播,中晚期为接触传播。分析其流行因素,一是流行期正遇当地多年罕见的干旱,气温也较常年高,外环境水份减少;二是饮用水源监管不严;三是流行初期的患者,因症状不典型而被误诊,得不到及时隔离治疗。针对实际情况,驻军卫生防疫与医疗部门密切配合,积极采取相应措施:(1)应用多种手段宣传防病知识,增强大家卫生意识;(2)加强营区饮用水源的保护,定时对水质进行卫生检验,确保水质合格;(3)对来自疫区的人员和可凝病人,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给予必要的疫菌注射与隔离治疗。由于以上措施到位,疫情得到控制,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翁心华,徐肇王月,王岱明主编.传染病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1

    2 朱忠勇主编.实用医学检验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543

    (收稿:1999-05-2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