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放射学实践》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79819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并发症的CT诊断(附15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1期
     作者:吴关鑫 谭众桂

    单位:吴关鑫(434400 湖北省,石首市人民医院CT室);谭众桂(434400 湖北省,石首市人民医院CT室)

    关键词:

    放射学实践000109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是近年来受到临床非常关注的一类小儿出血性疾 病。现就我院1993年11月~1998年6月收治的15例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本组15例CT检查,层距、层厚8mm或10mm,以听线为基线连续扫描。 3例出院后3~8个月间行CT复查。其中男性12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18~69天,平均50.1天 。无围产期窒息史及产伤史,均母乳喂养。
, http://www.100md.com
    图1 脑内出血伴脑水肿。右顶叶脑实质内片状高密度影伴液血平面 。右大脑半球密度降低

    图2 同图1病例。6个月后复查右顶 叶脑软化灶形成。右大脑半球脑萎缩

    图3 脑内出血、蛛网膜下腔 出血和硬膜下出血伴脑水肿。右颞叶脑实质内片状高密度影,右侧颅骨内板下呈镰状高密度 影,大脑后纵裂池密度增高,右大脑半球密度降低

    呕吐15例,抽搐12例,发热9例,拒奶8例。前窗隆起12例。肌紧张7例,贫血10例,嗜睡12 例,尖叫6例,瞳孔不等大5例,黄疸3例,注射或采血部位出血不止8例。

    血红蛋白<60g/l 8例;70~90g/l 5例,100~120g/l 2例。红细胞1.8~3.0×1012 /l 9例,3.2~4.2×1012/l 6例。血小板>100×109/l 10例,<95×1 09/l 5例。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10例腰穿均为血性脑脊液。
, 百拇医药
    入院后经临床及CT检查,均已确诊,及时采用补充维性素K配合输血和支持疗法;14例病情 得到控制,症状消失,死亡1例;出院3~8个月随访3例患儿均有不同的后遗症,CT复查呈脑 萎缩、脑软化灶并穿通畸形等改变。

    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CT表现为大脑镰纵裂池和外侧裂池密度增高,大脑表面沟内的带状 或线状高密度影。直窦、窦汇区明显扩张。

    硬膜下出血:8例,CT表现为沿颅骨内板下方呈“新月”形高密度影或带状混合密度影; 脑内出血:3例,CT表现为脑实质内片状、点状或团状密度增高影,近缘清楚而不光整,周 围可见低密度带环绕。

    脑室内积血:2例,少量出血时CT表现为侧脑室后角密度均匀增高,与上方脑脊液形成 分层状改变;大量出血时CT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脑室高密度改变。

    脑水肿:6例,CT表现为整个大脑半球或一侧大脑半球呈大片低密度影,脑室受压,中线结 构移位。
, http://www.100md.com
    脑积水:3例,CT表现为幕上脑室不同程度对称性脑室扩大。

    讨论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是指出生2周~1岁的婴儿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致出血。其主要特征为生 后1~2个月发病,母乳喂养、颅内出血。多表现为急性颅内出血,发病率可达60%~80%。本 组15例符合上述特征。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的病因,一般认为肝细胞在合成凝血酶原或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时需要一种维生素K依赖的r-羧化酶(以维生素K为辅酶),当其缺乏时上述凝 血因子活性降低,凝血过程障碍,造成自发出血。人体内维生素K主要来源于饮食和肠道内 细菌群的合成。婴儿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①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15μg/l);②母乳喂 养的婴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以致依赖大肠杆菌产生的内源维生素K不足;③潜在的 肝功能不足或因维生素K的摄取、吸收、利用等综合因素所引起。

    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应与围产期窒息儿及难、早产儿的颅内出血及外伤性出血相鉴别 。①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均有窒息史或辅助生产史,如产伤由于外力作用,常可见局限头 皮血肿或颅骨骨折。②外伤:外伤所致的颅内出血均有外伤史,有时可见头皮血肿及颅骨骨 折。

    CT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①直接观察颅内病变,确定性质,防止误诊。②确定病变部位 ,明确出血的类型及出血程度。③能动态观察病变,估计临床治疗预 后。本组11例经及时治疗病情明显好转,治愈出院。随访暂留后遗症者3例均为混合性出血 ,经CT复查,示脑萎缩、血肿吸收,脑软化灶形成并穿通畸形。

    1999-07-01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