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80239
电针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吴绪平 孙国杰 杨毅红

    单位:湖北中医学院针骨系430061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针刺;电针;临床观察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990120

    中国图书发类号 R224.1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其中男性49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62岁;病程2小时~半月,平均7.5天。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评分,轻型(1~13分)52例,普通型(14~26分)39例,重型(27~39分)9例。平均积分14.83分。旨在观察急性期疗效,故排除了严重并发症,全部在住院条件下系统观察。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头针对照组。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两组临床资料对比 分组

    男

    女

    年龄

    大灶梗塞

    小灶梗塞

    轻型

    普通型

    重型

    平均积分

    并发症

    既往史

    (例数)
, 百拇医药
    (岁)

    ≥4cm

    <4cm

    (例)

    (例)

    (例)

    (分)

    (积分)

    (积分)

    电针组

    31

    19

    64.5
, 百拇医药
    9

    41

    24

    21

    5

    15.72

    4.26

    4.4

    头针组

    30

    20

    60.5

    10

, 百拇医药     40

    28

    18

    4

    13.94

    3.88

    4.8

    2 治疗方法

    2.1 电针组

    患者仰卧,皮肤常规消毒,人中直刺0.5寸,内关、足三里双侧进针1~1.5寸,接通6805电针仪,连续波型,强度1mA,频率为100次/分,留针20分钟,1次/d,6次为1个疗程。休息1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

    2.2 头针组
, http://www.100md.com
    患者取坐或卧位,取病灶侧顶颞前斜线上1/5和中2/5,共2个刺激点,局部常规消毒后,沿皮呈30°角刺入1.2寸,得气后接通电针仪,刺激参数及疗程同体穴电针组。

    两组均以对症支持疗法为基础治疗。一律不用扩管和扩溶、抗凝、溶栓药物。

    3 治疗结果

    按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2],疗前与疗后评分百分数折算法:(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基本恢复:≥81.6%,6分以下;显著进步:≥56%,<81%;进步:≥36%,<56%;稍进步:≥11%,<36%;无变化:<11%;恶化(包括死亡):负值。参见表2~表4。

    表2 电针治疗前后病人有关体征记分变化(±SD) 体征
, http://www.100md.com
    例数

    针刺前

    针刺后

    t值

    P

    肌力

    左上肢

    20

    3.55±1.538

    1.7±1.658

    3.659

    <0.01

    左下肢
, 百拇医药
    20

    2.05±0.696

    0.8±0.696

    5.428

    <0.01

    右上肢

    30

    3.267±1.721

    1.633±1.884

    3.507

    <0.01

    右下肢

, http://www.100md.com     30

    2.267±1.617

    0.967±1.326

    3.405

    <0.01

    神 志

    50

    0.4±1.474

    0

    1.839

    <0.05

    语 言

    50
, http://www.100md.com
    1.3±1.474

    0.58±1.126

    2.744

    <0.01

    面 瘫

    50

    0.72±0.730

    0.22±0.418

    0.42

    >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分 组

    例数
, 百拇医药
    基本痊愈

    显效

    进步

    无变化

    显效率(%)

    有效率(%)

    电针组

    50

    27

    14

    7

    2

    82

, 百拇医药     96

    头针组

    50

    16

    16

    17

    1

    64

    98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例数

    电针组

    头组组

, 百拇医药     t

    P

    治疗前

    50

    15.72±7.882

    14.94±6.139

    1.121

    >0.05

    治疗后

    50

    4.4±5.555

    6.62±5.421

    1.968
, http://www.100md.com
    <0.05

    从表2可见,电针后肌力、语言积分改善明显,有显著性意义(P<0.01),神志改善(P<0.05)也有显著性意义,面瘫积分改善不明显(P>0.05)。

    从表3可见,两组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x2=4.1,P<0.01,有显著性意义;有效率比较,x2=0,P>0.05,无显著性差异。电针组显效率优于头针组。

    表4表明,电针组与头针组治疗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病情程度相似(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显著下降,电针组优于头针组(P<0.05)。

    4 讨论

    研究表明,脑梗塞发生后,缺血中心区域组织在数分钟内出现不可逆坏死。而在中心周围,环绕着可逆性缺血区域——半暗带,此区细胞生物电已停止,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着细胞完整性,若能及时恢复血供,半暗带的生物功能得以恢复,脑组织的损害可最大程度减低。故早期治疗要分秒必争,这就是发病后即时电针治疗的出发点。
, 百拇医药
    人中、内关穴位对心脑血管的良性作用早已得到证实[3、4]。电针内关、足三里有促进血管舒缩功能,可改善病灶区域的血液循环,使受损脑细胞生物活动得以恢复;又可促进正常区域细胞生物电活动,建立侧枝循环以代偿受损脑组织功能。内关与足三里分属人体上下肢周围神经的主干部分——正中神经和腓深神经附近,从经络所属上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和足阳明胃经。由于中风后中枢神经对各系统的支配作用下降,除偏瘫、失语、神态改变,以及这些神经系统本身病变外,随之而来的是多系统功能衰竭,心脏、肠胃功能下降首当其冲[5]。选用上述二对腧穴,不仅在电流作用下偏瘫肢体被动运动,促进偏瘫直接恢复,也使心脏功能及消化系统功能得到保护,预防了并发症。

    参 考 文 献

    1.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资料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 百拇医药
    3.高云明.内关穴在心脑血管病中应用的概况.上海针灸杂志,1996,15(6):34

    4.石学敏,等.针刺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92,11(4):4

    5.杨明山,等.神经科急症诊断治疗学.急性脑血管病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和防治.湖北科技出版社,1995:4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研课题。

    作者简介:吴绪平,男,1954年生,副教授。

    收稿日期:1999-02-0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