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腹部创伤 > 脾破裂
编号:10280515
B超诊断脾破裂78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1998年第2期
     作者:沈荣

    单位:064200 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980218

    我院1985年6月~1997年6月,经B超检查并手术证实脾破裂78例,现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脾破裂78例,男性61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4岁,平均33.6岁。就诊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17天。

    采用Aloka-SSD-260和RT-fino型实时线阵超声诊断仪,频率3.5 MHz。患者取仰卧位及右侧卧位,于左上腹及左肋间作纵切、横切、斜切扫查和全腹部扫查。

    结果与分析

    本组脾破裂78例中,脾实质和包膜同时破裂即真性破裂69例(88.5%),其中粉碎性破裂19例(24.4%);被膜保持完整,脾实质破裂即包膜下破裂9例(11.5%)。检查1次者64例(82.0%),检查2次者8例(10.3%),3次以上者6例(7.7%)。78例中B超诊断与手术相符71例,诊断率91.0%。漏诊7例(9.0%),其中包膜下破裂3例(3.9%),真性破裂4例(5.1%)。
, http://www.100md.com
    讨 论

    脾脏除了表面包膜稍微坚韧外,整个实质甚为脆弱,稍受外力极易破裂,因此脾脏是腹腔内最易因外伤而发生破裂的脏器。在闭合性钝性腹部损伤中,其发生率占各种腹部损伤的20%~40%,极少数可发生自发性脾破裂。脾破裂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尽早做出诊断,显得特别重要。B超结合腹部外伤史、外伤部位,临床症状和体征能简便、快捷的做出诊断,并且为临床医师对脾脏的破裂程度提供重要线索。

    脾包膜下破裂,脾脏肿大,脾脏表面局部隆起,包膜尚光滑完整,在隆起的下方可见局限性液性暗区,多是月牙状环抱脾实质。其间可有细点状回声。如有血凝块可形成稍强回声。腹腔内无回声区。真性破裂,因破裂程度不同声像图差别较大,多数表现为脾被膜连续中断,局部模糊或有局限性无回声区。脾实质内图像可有不均匀性回声减弱或增强区。一般腹腔内可见不等量的液性暗区。脾粉碎性破裂B超可见脾脏体积增大变形,脾轮廓不规整,边界模糊不清,脾实质内回声杂乱,有无回声区或不规则低回声,脾周围有不规则以液性暗区为主的混合性回声,同时腹腔内有大量的液性暗区。脾破裂腹腔内液性暗区,可随体位移动。少量出血,可见膀胱(子宫)直肠窝内暗区,出血量大时,除膀胱(子宫)直肠窝内有液性暗区外,在腹腔内可探及到较多的不规则液性暗区。
, 百拇医药
    发生在脾上极或内侧破裂,有时由于受肺下缘气体干扰,特别是对那些胸腹部复合伤患者,检查时体位变化受限,其声像图显示不够理想而易漏诊。由于上述原因本组真性破裂4例漏诊。采用凸阵探头观察脾破裂,有利于全脾尤其是膈面和脾周围的观察[1]。对于脾被膜下破裂或只有被膜撕裂的患者,在损伤的初期,因脾外形及被膜无明显改变,而使声像图无明显变化,本组漏诊3例。对此不宜过早排除脾破裂,对可疑病人应在72小时内,连续超声监测,随着出血的继续及病程的延长,B超脾破裂的影像特征便会逐渐表现出来,得以明确诊断。当脾部外伤后腹腔内有游离无回声区,而脾脏声像图无明显异常时,除非有其它脏器破裂征象,否则很难排除真性脾破裂[2]。B超诊断脾破裂应注意与脾脏囊肿性疾病(脾囊肿、脾包虫病和脾囊性淋巴管瘤等)和脾分叶畸形等鉴别,结合有无外伤史及声像图的动态变化可予区别。

    参 考 文 献

    1 张武主编. 现代超声诊断学手册.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

    230.

    2 曹海根,王金锐主编. 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367.

    (收稿 1997-10-15),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腹部创伤 > 脾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