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 1998年第4期
编号:10280710
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FIMS)关于“AIDS和体育运动”问题立场的声明
http://www.100md.com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8年第4期
     作者:尤同建

    单位:尤同建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29))

    关键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980434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FIMS)关于

    “AIDS和体育运动”问题立场的声明

    尤同建 译

    1 前言

    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FIMS)和国际卫生组织(WHO)对于“AIDS和体育运动”问题的联合声明于1989年制定和颁布。最近这个文件又得到修订。以下内容主要是依据美国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AMSSM)和美国整形外科学会运动医学分会(AOSSM)对“体育运动中的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其它血源性病原体”问题的联合立场(1995)。FIMS立场的声明总结了最新的信息,作为运动医学领域内的医生和其它相关工作人员在如下方面的指导原则:(1)明确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与体育运动的关系;(2)掌握实用预防措施以进一步减少此病毒传播的危险性;(3)建立有效教育措施,使运动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了解此病毒的感染和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4)对HIV感染运动员的医学处理提供指导。
, 百拇医药
    2 定义

    典型的AIDS是免疫功能降低,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5,6]。因为其在发展过程中有进行性恶化的特征,所以HIV—1应分为三个明显阶段的慢性疾病,其中AIDS为最后致命的阶段。最初的感染经常不易被察觉,通常要经过4—12周才出现HIV—1血清阳性[2,10]。HIV—1特征疾病的第一阶段可持续长达10~15年并且无任何症状[15]。50%的HIV感染者在感染后8年内发展为AIDS患者并在此期间可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19]。当感染者出现盗汗、无故的体重下降、鹅口疮、带状疱疹、淋巴结肿大、慢性腹泻、不明原因发烧和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时,即进入HIV疾病的第二阶段(常被称为早期有症状的前AIDS)。当感染者免疫力出现严重损害或异常,并有肺囊虫性肺炎、隐球 菌性脑膜炎、弓形体病、单纯疱疹性脑炎等感染发生时,即可诊断为AIDS患者[11]
, 百拇医药
    3 流行病学

    WHO的资料表明,全球约有200万的AIDS病患者和1000~1200万的HIV感染者,WHO预计到2000年全球的HIV—1感染者人数将会达到3000~4000万[14]

    4 HIV的传播

    HIV可通过性接触、非胃肠道途径暴露于血液和血液制品、破损伤口或粘膜被感染血液污染和孕产期感染母亲传给胚胎或婴儿等途径进行传播。

    虽然HIV可存在于许多种体液中,但在运动竞技中只有血液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播危险。HIV不会经献血和蚊子或其它昆虫传播19]。泪液、汗液、尿液、痰液、呕吐液、唾液和呼吸气体的小水滴尚未牵涉到会传播此病毒。

    5 HIV通过体育运动的传播
, 百拇医药
    目前对于体育运动中的HIV和其它血源性病原体的传播情况,尚无较完备的流行病学研究。尽管如此,从理论上来说,在运动中当血液明显暴露在开放性创口时,HIV的传播是可能发生的。

    HIV在易出血性项目如拳击、摔跤和跆拳道等项目中传播的危险性最高,在篮球、曲棍球、冰球、柔道、足球和手球等项目中传播的危险性次之,棒球、体操和网球等身体接触较少的项目中传播的危险性最低[8]

    应该认识到HIV在接触和冲撞性项目中经伤口血液传播的危险高于其它项目。这些项目的运动员应该意识到理论上存在着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那些已感染HIV但仍继续参加该类型运动比赛的运动员有特殊的责任。

    运动员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最大危险是通过性接触和非胃肠道途径用药,并非在运动竞技的场所。

    6 教育
, 百拇医药
    由于目前尚无HIV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教育和预防仍是防止HIV传播的主要方式[1]。运动医学工作者在对运动员及其亲属、随队医务人员、其它健康工作者、教练员、官员和其他与运动有关人员的教育方面应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防止性接触传染,唯一的必要的办法是洁身自好或选择非感染者为单一性伴侣。在其它的性接触中,提倡使用加水溶性润滑剂的避孕套。对于使用含9—壬苯醇醚的杀精剂的效果现仍在观察中,其可能对避套能起辅助作用。另外,运动员容易通过共用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注射药物而感染HIV,包括使用合成类固醇等强壮剂和海洛因等非法药品。在不使用一次性针头或不彻底消毒针头的地方,纹身也可以通过针头感染HIV[19]。运动员在外出旅行时应时刻意识到他们有可能处于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中。在患病治疗中接受未经筛选的输血和使用被污染的针头注射,与人共用剃须刀、牙刷和指甲刀等均有可能处于高危险之中[16]。运动员应意识到这些潜在的危险。

    对于HIV在运动竞技中传播危险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尽管这种传播的可能性非常低,诸如及时处理创伤出血的急救过程等常规卫生措施,就可以进一步减少其传播的可能性,但运动员应该意识到出于其本身利益应及时向有关的官员、教练员和健康工作人员告知其创伤情况。健康工作人员也应接受培训并遵循通用的预防的原则。
, http://www.100md.com
    运动医学医师在对运动员、其亲属和其他与运动有关人员进行教育以克服其对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恐惧,并消除对其的错误认识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运动员个人以外,体育组织也应该对整个社会的教育行动作出贡献。很多体育组织已经制定有关规定以便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体育运动中的血源性病原体传播[1]

    7 HIV感染运动员

    运动医学医师必须具备管理HIV感染的运动员的各方面知识。随着HIV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受HIV感染的运动员人数会越来越多。尽管HIV是一种很严重的健康问题,但是也应该看到它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感染HIV后的许多年后,感染者仍可能具有健康的身体和美满的生活。

    目前尚无剧烈运动对HIV阳性运动员影响的研究。现有研究表明,剧烈运动即使对未被HIV感染、身体健康的优秀运动员的机体免疫功能都有抑制作用。

, http://www.100md.com     HIV感染运动员是否应该继续参加运动竞技,应该根据运动员本人的具体情况,由运动员本人、运动员的私人医师和运动医学工作者协商而定。在作出决定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运动员目前的健康状况和HIV感染情况;(2)运动训练的性质和强度;(3)运动竞技对于运动员的潜在压力;(4)HIV传播的潜在危险。

    根据目前的医学和流行病学知识,发现运动员感染HIV这一事实就足以禁止其参加体育比赛。

    8 运动和HIV感染的普通人群

    尽管尚无资料探讨运动训练对已出现症状的HIV感染者的作用,但是一些研究似乎表明有监护的中等强度负荷的体力活动在疾病过程中是安全的[7,12,17,18]。因此在这个领域仍应慎重从事[13]

    急性力竭性运动对慢性疾病患者的长期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所以免疫系统功能抑制、CD4+/CD8+淋巴细胞比值下降的HIV感染者可能不应进行力竭性运动[14]。适宜的运动训练有可能改善HIV感染者的心理状态,防止其免疫功能降低。实际上,运动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在HIV疾病的综合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13]
, 百拇医药
    建议每个HIV感染者在开始任何一种运动前都必须进行一次全面体检,运动训练的方案应与医生和运动训练专家协商而定。同时建议HIV感染者在身体健康时就开始运动。按照以上建议实行,适宜的运动训练对许多HIV感染者来说是安全有益的[13]

    9 HIV检查

    (a)强制检查

    从医学角度来看,在运动比赛中对传播很广的血源性病原体进行强制检查和筛选是不合理的[3]。对运动员进行的任何检查方案都必须考虑其可行性以及医学、科学和伦理学问题。

    首先,受检者的挑选是个问题。其次,有必要确定检查的频率。阴性的检查结果并不能保证未受感染。尽管大多数的HIV感染者在4个月内检查结果即为阳性,仍有一些人在一年后才转为阳性,因此检查必须于潜在的高危行为后几个月进行,高危行为12个月以后的检查结果仍为阴性才能保证未受感染[8]。其它的问题还包括昂贵的检查费用,以及对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人群的法律和伦理学考虑。所有这些使得在体育界进行强制血源性病原体检查尚不具备合理依据。
, http://www.100md.com
    (b)自愿检查

    建议曾暴露于HIV传播的运动员及普通人群进行自愿检查,这些人包括:(1)具有多名性伴侣者;(2)注射过毒品、强壮剂等非处方药者;(3)与高危人群有过性接触者;(4)具有HBV等性传播疾病者;(5)1985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

    当取得检查的知情同意并知道检查结果时,就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法规可能有所不同)。

    个人对血源性疾病知识的掌握,再加上检查前后的咨询,对预防教育能起到辅助作用。

    知道一个人是否受到感染有很多益处。其中包括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及时的治疗,规范感染者的行为以防继续传播他人,对感染者的训练和比赛给予适当的指导。感染发现的越早,越有益于及时采取医疗措施,从而有效延长生命[1]。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提倡在HIV感染的人群中实行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以控制HIV的流行。
, 百拇医药
    10 其它血源性病原体

    B型肝炎(HBV)和C型肝炎(HCV)的传播途径与HIV相同。慢性HBV携带者在传播中最应受到关注。D型肝炎(HDV)需合并HBV才能发病,其发病过程中表现的毒性较单纯HBV毒性更强。尽管导致HBV和HIV疾病的危险因素相似,但由于HBV在血液中的浓度远远高于HIV,所以前者更易传播。

    从一般保健角度来看,HBV经母婴途径传播的可能要远远高于HIV。可以想象体育运动导致的HBV传播的危险性也远远大于HIV。

    实验室血检对于准确筛选HBV和HCV已具备条件,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剧烈的高强度训练对无症状HBV携带者有任何影响(急性或慢性)。

    目前已能注射HBV疫苗,这应该受到健康工作者的特别关注。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运动员HBV免疫的建议,但是一些组织已经制定了针对婴儿和青少年的HBV全面免疫计划。
, http://www.100md.com
    前面有关防止HIV传播的建议也同样适用于降低HBV、HCV等其它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16]

    11 法律问题

    隐私法保证患者有对个人健康情况保密的权利。有些法规对某些医学问题作了例外的规定。所以,医生的责任是很明确的。医生未对身体健康的对方运动员做出警告不负法律责任,责任在于HIV感染的运动员。但是,由于无法保证其竞争对手是否HIV(或其它血源性病原体)感染者,因此,未受感染的运动员必须清楚,在运动员中他或她随时冒着被HIV或其它血源性病原体传染的危险(尽管很小),这一点与运动中出现的其它损伤相类似。

    经性接触传播HIV的责任在于HIV感染者。目前尚无有关运动竞技中HIV传播的法律纠纷。建议医生对地方和国家的有关个人隐私的法规加以关注。

    12 体育运动中的特殊管理和预防措施
, http://www.100md.com
    血源性病原体在体育运动中传播的危险性非常小。但是,任何与运动有关人员必须遵循下述简便而实用的指导原则,使传播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措施的主要内涵就是基本的卫生准则。

    由于血源性病原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传播已被确定为通过血液、体液和其它含血液体,所以预防措施应注重于对出血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以下建议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血源性病原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传播,并为医务人员提供治疗原则。

    (1)伤口的正确处理是首要的。有出血的或可被血源性病原体侵入的擦伤、割伤或渗出伤口,必须用能应付比赛的不渗出的敷料覆盖。同样,医务人员自身若有未完全愈合伤口或皮炎,也应该加以覆盖,以防止与病员间的相互传播。

    (2)对于常规预防措施有价值的必要的设备和用品必须为医务人员备齐。这些用品包括乳胶或聚乙烯手套,消毒剂,漂白剂(使用时以自来水按1∶10稀释),抗菌剂,盛放污染器具和衣物的特制容器(外面分别标记为血污衣物或器具的防水口袋或容器),绷带或敷料,处理针头、注射器和手术刀的专用容器。
, 百拇医药
    (3)在体育比赛中及时情况地发现运动员出血是官员、运动员和医务人员的共同责任。出血运动员应尽快退出比赛。伤口出血必须得到控制,并以肥皂和水或抗菌剂清洗。伤口必须以不渗漏的敷料覆盖,这可能防碍伤员的运动。当出血停止并且伤口得到包扎后。运动员便可以重新参加比赛。运动员的衣服若浸有较多血迹,无论什么原因,都必须更换后再参加比赛。

    (4)必须提醒运动员,他们有责任及时汇报其所有的创伤和损伤情况,包括以前发生的损伤。在接触性项目的比赛中,运动员有责任自始至终佩戴适当的器具包括护嘴等。

    (5)医务人员处理运动员急性出血时必须遵循通用的预防的原则。直接接触血液、体液和其它含血液体时要带防护手套,处理不同的伤员时要更换手套,摘掉手套后要立即用肥皂和水或抗菌剂洗手。

    (6)运动中经常发生轻微割伤或擦伤。这种情况下比赛不必中断。伤员也不需退出比赛。对于不出血的轻微割伤或擦伤,在比赛间隙进行清洗和包扎即可。同样,运动员衣服上仅浸有少量血迹也无须退出比赛和更换衣服。
, http://www.100md.com
    (7)不能因防护器具缺乏而延误对威胁生命的损伤的紧急救护。尽管HIV不会经唾液传播,医务人员也应尽量使用呼吸装置,这些装置应随时备用。

    (8)被血污染的器具或区域(如摔跤垫)应立即用纸巾或一次性布料擦净,污染区域要以10倍自来水稀释的漂白剂消毒,待干燥后才能重新投入使用,负责清洗器具或收集衣物的人必须戴手套。

    (9)赛后必须对任何伤口再行处理。对伤口的进一步清洗和包扎是必要的。被血污染的衣服和毛巾也应统一收集并用热水和清洁剂清洗。

    (10)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一切也应遵循通用的预防的原则。医务人员必须戴上手套。血液、体液和其它含血液体也应按前面所述的方法进行清洁。器械管理人员、清洗人员和执班人员在接触被血污染过的器具、衣服或物品时都应戴手套。应有处理针头、注射器和手术刀的专用容器。

    很多体育比赛和训练,如社区和学校级别的比赛,并无专门的医务人员在场。以上指导原则不仅适用于体育界的医生、训练人员和理疗师,也适用于教练员和官员,他们也可以作为保健人员的的身份出现。所有涉及体育的人士均应接受基础急救和控制感染的培训,包括上述的预防措施。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美国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AMSSM)和美国整形外科学会运动医学分会(AOSSM)关于“体育运动中的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其它血源性病原体”问题的联合立场(1995)。

    1.Brown LS,et al.HIV/AIDS policies and sports:The National Football League.Med Sci Sports Exerc 26(4):403.

    2.Clerie M,et al.Expose to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specific T helper cell responses before detection of infection by poly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serum antibodies.J Infect Dis 1991;164:178.
, 百拇医药
    3.Consensus Statement on Aids and Sports-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ports Medicine.Geneva,Switzerland,January 1989

    4.Lawless,et al.Exercise and human immuodeficiency virus(HIV-1)infection.Sports Med 1995;19(4):235

    5.Donegan E,et al.Clinical outcome and laboratory findings for recipients of blood components from doners positive for antibody to humun immunoddeficiency virus type 1 at the time of blood donations.Ann Intern Med 1990;113:733
, 百拇医药
    6.Felten D,et al.Noradrenergic and peptidergic innervation of lymphoid tissue.J Immunol 1985;135(Suppl 2):755

    7.Florijin Y,et al.Community based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for HIV-1 infected person.Proceeding of the Biological Aspects of HIV Infection Conferencce,1991

    8.Garl T,et al.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agents during athletic competition: a report to all national governing bodies of the U.S.Olympic Committee Sports Medicine and Science committee.Colorado Springs,CO 1991
, http://www.100md.com
    9.Hamel R.AIDS:Assessing thd risk among athletes.Phys and Sport Med 1992;20:2

    10.Horsburgh CR,et al.Concordance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tibody detection. J Infect Dis 1990;162:542

    11.Kaplan LD,et al.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nd associated manifestations.JAMA 1987;257:1367

    12.LaPerriere A,et al.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in an AIDS risk troup.Int J Sports Med 1991;12(Suppl 1):53
, 百拇医药
    13.Mann JM.Global AIDS:Critical Issues for prevention in the 1990s.Int J Health Serv 1991;21:553

    14.Munoz AM,et al. Estimation of the AIDS-free time after seroconversion.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AIDS Conference,1988.

    15.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Canadian Academy of Sports Medicine(CASM):HIV as it relates to sport.Clin J Sports Med 1993;3:33

    16.Rigsby L,et al.Effects of exercise training on man seropositive for the human immuno-deficinecy virus-1.Med Sci Sports Exerc 1992;24:6
, 百拇医药
    17.Schlenzig CH,et al. Supervised physical exercise leads to psychological and immunological improvement in pre-AIDS patients.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AIDS Conference,1989

    18.Seltzer DG.Educating athletes on HIV disease and AIDS.Phy Sports Med 1993;21:1

    (此声明发表于1997年6月1日,可视为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的立场进行传播)

    (1998.03.10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