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颈部大转移结节非常规剂量分次放射疗效分析
作者:徐宏 廖遇平
单位:徐宏(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 410008);廖遇平(湖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关键词: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000538 分类号 R739.6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病理证实为鼻咽癌;未经放疗或化疗的首程根治性放疗患者;颈淋巴结最大径≥6cm;无远处转移。
1.2 分组
治疗前按鼻咽癌长沙会议分期标准分期,按期采用抽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男42例,女12例,年龄≤30岁10例,31~50岁33例,>50岁11例,其中低分化鳞癌45例,高分化鳞癌1例,泡状核细胞癌5例,未分化癌2例,其它癌1例,Ⅲ期20例、Ⅳ期34例,N222例、N332例;对照组55例,男44例,女11例,年龄≤30岁10例,31~50岁37例,>50岁8例,其中低分化鳞癌42例,高分化磷癌2例,泡状核细胞癌7例,腺癌2例,未分化癌2例,Ⅲ期23例、Ⅳ期32例,N223例、N332例。两组N分期无差异。
, http://www.100md.com
1.3 治疗方法
本组鼻咽部原发灶的放射治疗按常规方案连续放疗,二组治疗方法相同。对颈部≥6cm转移淋巴结治疗组先给钴60颈前切照射(或前后轮照),2次/d,每次2Gy,间隔6h,至28Gy/14次/9d,改1次/d,每次3Gy,共5d,如颈结巨大且消退缓慢,则该侧切线再加5d,继以电子线垂直照射,每次2Gy,各5~10次,每天一侧轮照,必要时缩野加量。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放疗,1次/d,每周5次。治疗组剂量50.7~87.7,平均57.6Gy,对照组51.8~92.6,平均65.9Gy。
1.4 测量方法
本组颈结用小钢尺测量,由2名医师同时进行,颈结厚度仅为尽可能近似的估计值,以本组部分病例颈结测量结果可塑性物质模似仿制,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结果表明本组分析的淋巴结体积大致在50~500cm3之间。
, 百拇医药
2 结果
二组病例颈淋巴结消退情况,5五年存活率,见表1、2。颈部湿性皮炎发生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2∶0。治疗组颈结消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但二组5年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颈部肿块放疗后的局控率 组别
颈结观察个数
全消结数1)
未控结数
局控率(%)
治疗组
62
20+30
, http://www.100md.com
12
80.6
对照组
65
20+30
22
66.2
注:1)疗程结束时全消结数+随该期中全消结数。表2 放疗后5年存活率 组别
例数
存活5年数
5年存活率(%)
治疗组
, 百拇医药
54
14
25.9
对照组
55
9
16.4
治疗组5年内死亡41例、远处转移16例,鼻咽复发2例,颈结复发4例,全身衰竭3例,鼻咽大出血2例,不详6例,其它8例,对照组5年内死亡46例,远处转移17例,鼻咽复发2例,颈结复发7例,全身衰竭3例,鼻咽大出血2例,不详7例,其它8例。
3 讨论
鼻咽癌首选放射治疗,但对巨大颈结转移灶患者常规放疗难以根治,为此我们对鼻咽癌颈部大转移结采用不规则剂量分次照射,目的是加速瘤体缩小,迅速改善癌细胞的乏氧状态,提高放射敏感性[1],并相应地缩短颈部肿块放射全程天数,本组结果提示,治疗组近期疗效(颈结控制率)优于对照组,但远期疗效(5年存活率)二组比较未见明显提高,可能原因是:
, http://www.100md.com
(1)远处转移是鼻咽癌的主要死亡原因,鼻咽癌死于远处转移通常为30.8%[2],但随着颈部肿块体积的增大,远处转移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本组高达39%(16/41),提示应配合使用有效的系统化疗或免疫治疗以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
(2)虽然非常规放疗可提高鼻咽癌颈部大转移结的局控率,但单纯放疗仍难以控制病变,本组局控失失败率为19.4%,因此对鼻咽癌颈部大转移结不宜用单纯放疗,应配合加温治疗或放疗后残存肿块手术摘除以提高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冯 炎,何少琴.增加恶性肿瘤放射敏感性的生物学因素分析.中华放射肿瘤杂志,1998;7:2~4
2 廖遇平,唐启信,胡自省,等.CT扫描对鼻咽癌的诊疗价值.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1989;3:30
3 阮展鸿,李善观,张丽珍.鼻咽癌较大颈淋巴转移灶放疗合并加温治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5;4:188~189, http://www.100md.com
单位:徐宏(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 410008);廖遇平(湖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关键词: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000538 分类号 R739.6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病理证实为鼻咽癌;未经放疗或化疗的首程根治性放疗患者;颈淋巴结最大径≥6cm;无远处转移。
1.2 分组
治疗前按鼻咽癌长沙会议分期标准分期,按期采用抽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男42例,女12例,年龄≤30岁10例,31~50岁33例,>50岁11例,其中低分化鳞癌45例,高分化鳞癌1例,泡状核细胞癌5例,未分化癌2例,其它癌1例,Ⅲ期20例、Ⅳ期34例,N222例、N332例;对照组55例,男44例,女11例,年龄≤30岁10例,31~50岁37例,>50岁8例,其中低分化鳞癌42例,高分化磷癌2例,泡状核细胞癌7例,腺癌2例,未分化癌2例,Ⅲ期23例、Ⅳ期32例,N223例、N332例。两组N分期无差异。
, http://www.100md.com
1.3 治疗方法
本组鼻咽部原发灶的放射治疗按常规方案连续放疗,二组治疗方法相同。对颈部≥6cm转移淋巴结治疗组先给钴60颈前切照射(或前后轮照),2次/d,每次2Gy,间隔6h,至28Gy/14次/9d,改1次/d,每次3Gy,共5d,如颈结巨大且消退缓慢,则该侧切线再加5d,继以电子线垂直照射,每次2Gy,各5~10次,每天一侧轮照,必要时缩野加量。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放疗,1次/d,每周5次。治疗组剂量50.7~87.7,平均57.6Gy,对照组51.8~92.6,平均65.9Gy。
1.4 测量方法
本组颈结用小钢尺测量,由2名医师同时进行,颈结厚度仅为尽可能近似的估计值,以本组部分病例颈结测量结果可塑性物质模似仿制,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结果表明本组分析的淋巴结体积大致在50~500cm3之间。
, 百拇医药
2 结果
二组病例颈淋巴结消退情况,5五年存活率,见表1、2。颈部湿性皮炎发生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2∶0。治疗组颈结消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但二组5年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颈部肿块放疗后的局控率 组别
颈结观察个数
全消结数1)
未控结数
局控率(%)
治疗组
62
20+30
, http://www.100md.com
12
80.6
对照组
65
20+30
22
66.2
注:1)疗程结束时全消结数+随该期中全消结数。表2 放疗后5年存活率 组别
例数
存活5年数
5年存活率(%)
治疗组
, 百拇医药
54
14
25.9
对照组
55
9
16.4
治疗组5年内死亡41例、远处转移16例,鼻咽复发2例,颈结复发4例,全身衰竭3例,鼻咽大出血2例,不详6例,其它8例,对照组5年内死亡46例,远处转移17例,鼻咽复发2例,颈结复发7例,全身衰竭3例,鼻咽大出血2例,不详7例,其它8例。
3 讨论
鼻咽癌首选放射治疗,但对巨大颈结转移灶患者常规放疗难以根治,为此我们对鼻咽癌颈部大转移结采用不规则剂量分次照射,目的是加速瘤体缩小,迅速改善癌细胞的乏氧状态,提高放射敏感性[1],并相应地缩短颈部肿块放射全程天数,本组结果提示,治疗组近期疗效(颈结控制率)优于对照组,但远期疗效(5年存活率)二组比较未见明显提高,可能原因是:
, http://www.100md.com
(1)远处转移是鼻咽癌的主要死亡原因,鼻咽癌死于远处转移通常为30.8%[2],但随着颈部肿块体积的增大,远处转移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本组高达39%(16/41),提示应配合使用有效的系统化疗或免疫治疗以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
(2)虽然非常规放疗可提高鼻咽癌颈部大转移结的局控率,但单纯放疗仍难以控制病变,本组局控失失败率为19.4%,因此对鼻咽癌颈部大转移结不宜用单纯放疗,应配合加温治疗或放疗后残存肿块手术摘除以提高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冯 炎,何少琴.增加恶性肿瘤放射敏感性的生物学因素分析.中华放射肿瘤杂志,1998;7:2~4
2 廖遇平,唐启信,胡自省,等.CT扫描对鼻咽癌的诊疗价值.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1989;3:30
3 阮展鸿,李善观,张丽珍.鼻咽癌较大颈淋巴转移灶放疗合并加温治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5;4:188~18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