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临床研究》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80829
洛丁新与依那普利对Ⅰ,Ⅱ期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临床研究》 2000年第5期
     作者:胡绪娥

    单位:胡绪娥(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中国湖南 长沙 410006)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药理学;依那普利/药理学;高血压/药物疗法

    湖南医学000527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9421(2000)05-0367-02

    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洛丁新和依那普利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但二者对肾功能的影响临床报道不多。本文用上 述药物治疗90例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并观察其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按1979年郑州会议高血压病 诊断和分期标准[1]诊断分型。所有患者停用降压药及扩血管药1~2周后,仍符合 上述标准。测患者静息坐位血压3次。然后随机分为两组,按单盲法服洛丁新和依那普利。 有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病变者不选入,入选90例病人无内科重大疾病,血常规、尿常规、肝功 能、肾功能均正常。洛丁新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54±7)岁,Ⅰ期高血压14例,Ⅱ 期高血压31例。依那普利组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54±2)岁,Ⅰ期高血压12例,Ⅱ期 高血压33例,两组在年龄和高血压分型上均无差异性(P>0.05)。洛丁新组平均病程 (13±6)年,治疗前的基础血压为(22.0±1.0) kPa/(12.9±0.8) kPa;依那普利组平均病程 为(12±9)年,治疗前的基础血压为(22.0±1.1) kPa/(13.0±0.96) kPa。两组治疗前 高血压病程和治疗前的基础血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 http://www.100md.com
    1.2 观察指标及方法 治疗前后详细询问病情,检查眼底、心电图、血常规 、尿常规、肝功能、血糖、尿肌酐、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MAE)、内生肌酐清除率(CCr)、β 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用药前及停药后早晨空 腹收集血、尿标本。留尿20 ml,10 ml 测定NAG酶(发色底物测定法);另10 ml 用0.1 N NaOH调节 pH 到6.5,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尿β 2 MG;留24 h 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UMAE;用苦味酸法测定尿肌酐;血压采用水银柱血压 计,取静息坐位右臂肱动脉血压,每周1次。

    1.3 降压疗效评定 按1979年心血管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汇报会[1] 规定的降压疗效标准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降压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血压、心率、UMAE、CCr ,β2 MG,NAG酶变化比较用自身配对t检验。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1 降压疗效 治疗10周后,洛丁新组患者血压由治疗前的(21.1±1.0)/(1 2.9±0.8) kPa降至(17.4±1.2)/(10.5±0.8) kPa;依那普利组由(22.0±1.1)/(13.0±1.0 ) kPa,降至(17.4±1.0)/(10.7±0.7) kPa,两组治疗前后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 性(P<0.001)。降压的总有效率,洛丁新组为91%(41/45),依那普利组为86.7%(39/45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洛丁新组治疗前的心率为(82±5.4)次/min; 治疗后为(80±9.7)次/min。依那普利组治疗前的心率为(82±5.4)次/min;治疗后为(80±9 .7)次/min。两组心率虽然都有所下降,但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随着血压的下降,两组病人的头昏、头疼症状都有所改善。

    2.2 实验室指标比较 见附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 β2 MG、白细胞、红细胞、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下降的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钾有上升的趋势,但均无统 计学意义(P>0.05)。洛丁新和依那普利都有明显的降低血、尿β2MG、UMAE和增高CC r的作用(P<0.001)。洛丁新对NAG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依那普利则不明显( P>0.05)。洛丁新能显著降低尿 β2 MG(P<0.001),而依那普利则不明显(P>0.05 )。
, http://www.100md.com
    附表 洛丁新和依那普利治疗前后肾功能检查指标比较(±s) 组别

    血β2MG

    (mg/d)

    尿β2MG

    (mg/L)

    NAG

    (u/L)

    CCr

    (ml/min)

    UMAE
, 百拇医药
    (mg/d)

    洛丁新组

    治疗前

    3.5±

    1.80

    262.5±

    102.5

    26.2±

    13

    75.3 ±

    12.4

    45.4±

    20.1
, 百拇医药
    治疗后

    3.0±

    1.901)

    150.0±

    10.03)

    20.6±

    6.1 2)

    99.0±

    14.73)

    22.1±

    8.33)
, 百拇医药
    依那普利组

    治疗前

    3.60±

    1.50

    262.3±

    119.81)

    25.8±

    10

    78.4±

    16.0

    44.8±

    21.2

    治疗后
, http://www.100md.com
    3.30±

    1.781)

    256.4±

    116.71)

    23.4±

    5.1 1)

    92.6±

    11.6

    23.6±

    11.43)

    与治疗前相比:1)P>0.05;2)P<0.05;3)P<0.001
, 百拇医药
    2.3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最多的为咽痒咳嗽。洛丁新组干咳5例;顽 固性咳嗽1例。依那普利组干咳6例,其中顽固性咳嗽1例,皮疹1例。其他不良反应洛丁新组 有低血压4例,疲劳乏力1例,依那普利组低血压3例,疲乏4例,腹泻1例,均减量后好转或 消失。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2%(10/45)和32%(14/45),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洛丁新和依那普利同属ACEI,可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和醛固酮浓度,起到降压作用。洛 丁新是一种前体药,水解后可以分解成活性物质依那普利。依那普利含羟基ACEI,口服吸 收率高,两者都有显著降压效果,而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两者对各期高血压病均有效,尤 其对Ⅰ、Ⅱ期高血压病人降压可以单独使用即达到降压效果。且两者的降压效果是一致的。

    CCr是临床上作为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β2 MG在血液中浓度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 功能受损,尿中浓度升高提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障碍;NAG能反映近端肾小管损害的程度;U MAE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膜和肾血管病变的损害程度;以上指标都能反映早期肾功能损害的 情况,本文试验的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肾功能,均为较理想的降压药 物。洛丁新在改善肾功能方面与依那普利一致而改善肾小管的功能优于依那普利。它降 低β2 MG的作用更强,且有明显的降NAG的作用。提示洛丁新更适合使用于有肾小管功能 不全的患者。两者对肾脏保护最终机理目前还不太清楚,可能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 固酮系统有关。其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http://www.100md.com
    洛丁新和依那普利两组治疗10周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糖均有下降的趋势,血 钾有升高的趋势,可能与ACEI类药物能轻度升高血钾有关。

    洛丁新和依那普利降压持续的时间长,每日服1次,能使Ⅰ、Ⅱ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平稳。 同时保护血管和肾脏。对损害的血管和心肌具有抗重塑作用[2]。虽然两者均发现 有咽痛、干咳、乏力、皮疹和腹泻,停药以后症状消失。就目前来说,两者仍不失为一种1 次服用,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对于肾小管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更应该推荐使用洛丁新。

    [作者简介]胡绪娥(1952-),女,湖北 宜昌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 高血压病的诊断与分类[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9,38 (8):571-573.

    [2] 方怀瑾,屈燧林.高血压与肾脏研究的进展[J].国外医 学.泌尿系统分册,1994,185-188.

    [收稿日期] 1999-12-0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