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麻疹患儿流行特征与临床分析
作者:苏嬿莉 黄建军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儿童医院 510120)
关键词:儿童;麻疹;流行特征
广东医学001033
【摘要】目的 了解麻疹患儿的流行特征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90例患儿进行分析。结果 农村流动人口儿童共有72例,占80%;城市儿童18例,占20%;年龄在6个月以内者7例(8%),4~6月份发病的66例(73%),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35例(38%),有明确麻疹接触史者7例(8%),有各种并发症者81例(占90%)。死亡1例,占1%。ELISA法检测的32例中麻疹IgM抗体阳性16例,占50%,阴性16例。结论 儿童麻疹发病以农村流动人口儿童为主。4~6月份为主要好发季节,绝大多数麻疹患儿有并发症且较重。
近年随着流动人口增多及麻疹病毒野毒株的产生,麻疹患儿有逐年增多趋势。我科于1997~1998年共收治90例麻疹患儿,现总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个病例中男67例,女23例;年龄2个月至8岁,6个月以内7例,1岁以内40例,2岁以内7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有关麻疹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1997~1998年90例麻疹患儿的流行季节、区域分布及临床特点。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麻疹抗体-IgM。试剂盒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提供。
2 结果
2.1 流行季节 4~6月份66例,1~3月份10例,7~9月份8例,10~12月份6例。
2.2 区域分布 农村的流动人口儿童72例,城镇儿童18例,其中广州市区儿童12例。
2.3 麻疹疫苗接种史与麻疹接触史 已接种疫苗者35例,有明确麻疹接触史者7例。
, 百拇医药
2.4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90例出现有发热,体温38~40.2℃,热程1~17 d,皮疹见于所有病例,出疹时间为病程1~5 d,最长10 d,疹退后大都留有色素斑。费科斑见于60例,口腔粘膜粗糙见于18例,89例有卡他症状以及呼吸道症状,8例伴有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声嘶23例,惊厥3例,肝脏肿大30例。本组中有81例出现各种并发症,占90%,其中以肺炎、支气管炎为最多见,60例(67%),喉炎26例(29%),心肌炎14例(16%),脑炎1例,声带麻痹1例。
2.5 转归 治愈72例占80%,好转17例,死亡1例为麻疹合并脑炎者。
3 讨论
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的中间宿主,麻疹在各个季节均可发病,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其发病季节不一样。从本组90例患儿看,4~6月份最多见,66例占73%。这与广州地区湿热的气候季节特点相一致。农村流动人口患儿72例,占86%,可能农村儿童及流动人口儿童疫苗接种不普遍,漏种人较多,易感人群也增加,因此,加强流动人口及农村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及疫情检测是预防和降低发病率的重要环节。麻疹主要见于2岁以内(80%),其中6个月龄以内共7例,占8%。一般认为,6个月龄以内婴儿极少发病,这是由于大多数母亲患过麻疹或接种过疫苗,已获得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因此3个月内婴儿具有被动免疫力,可抵抗麻疹病毒,一般不发病。但随着被动免疫力消退,6~8个月后几乎完全消失,此时易感染发病。另外,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未患麻疹的母亲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其体内保护性抗体水平逐年下降或消失,因此他们所生的婴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也就很低甚或没有,此时接触麻疹患者,婴儿就易患病。本组中有2例2个月,2例3个月,1例4个月龄发病,其母均未患过麻疹,表明这些婴儿未能从母体获得抗体,因而完全没有抵抗力。有报道,6个月婴儿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有人建议对未患过麻疹的母亲所生的婴儿提早接种疫苗,在6个月内接种者1年后再复种1次,对18岁仍未患麻疹的女青年加强预防接种一次[1,2]。
, http://www.100md.com
本组90例患儿均有发热、皮疹、色素沉着,部分病例发热第1天即出现典型皮疹,个别病例发热2周后方出现皮疹。已接种疫苗的病例,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皮疹疏松,热度低,症状轻,并发症少。肝脏肿大并肝功能损害者30例(33%),麻疹性肝炎应引起重视。本组病例中并发症多,占70%,其中以肺炎、支气管炎最多见(67%),喉炎亦多见(28%),其中1例出现右声带麻痹,需气管插管治疗。心肌损害的主要表现为心肌酶升高、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其中2例出现心衰表现。1例合并脑炎患儿病情进展迅速,起病第3天即出现抽搐、昏迷,最后脑疝死亡。因此,对患儿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常荣芬,张素梅,罗兴育.70例学龄前儿童麻疹流行病学与临床分析.陕西医学杂志,1996,25(8):479
2,杨志伟,张 建,张兴录,等.我国不同地区麻疹流行特点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19(2):84
(收稿日期:2000-01-02), 百拇医药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儿童医院 510120)
关键词:儿童;麻疹;流行特征
广东医学001033
【摘要】目的 了解麻疹患儿的流行特征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90例患儿进行分析。结果 农村流动人口儿童共有72例,占80%;城市儿童18例,占20%;年龄在6个月以内者7例(8%),4~6月份发病的66例(73%),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35例(38%),有明确麻疹接触史者7例(8%),有各种并发症者81例(占90%)。死亡1例,占1%。ELISA法检测的32例中麻疹IgM抗体阳性16例,占50%,阴性16例。结论 儿童麻疹发病以农村流动人口儿童为主。4~6月份为主要好发季节,绝大多数麻疹患儿有并发症且较重。
近年随着流动人口增多及麻疹病毒野毒株的产生,麻疹患儿有逐年增多趋势。我科于1997~1998年共收治90例麻疹患儿,现总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个病例中男67例,女23例;年龄2个月至8岁,6个月以内7例,1岁以内40例,2岁以内7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有关麻疹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1997~1998年90例麻疹患儿的流行季节、区域分布及临床特点。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麻疹抗体-IgM。试剂盒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提供。
2 结果
2.1 流行季节 4~6月份66例,1~3月份10例,7~9月份8例,10~12月份6例。
2.2 区域分布 农村的流动人口儿童72例,城镇儿童18例,其中广州市区儿童12例。
2.3 麻疹疫苗接种史与麻疹接触史 已接种疫苗者35例,有明确麻疹接触史者7例。
, 百拇医药
2.4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90例出现有发热,体温38~40.2℃,热程1~17 d,皮疹见于所有病例,出疹时间为病程1~5 d,最长10 d,疹退后大都留有色素斑。费科斑见于60例,口腔粘膜粗糙见于18例,89例有卡他症状以及呼吸道症状,8例伴有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声嘶23例,惊厥3例,肝脏肿大30例。本组中有81例出现各种并发症,占90%,其中以肺炎、支气管炎为最多见,60例(67%),喉炎26例(29%),心肌炎14例(16%),脑炎1例,声带麻痹1例。
2.5 转归 治愈72例占80%,好转17例,死亡1例为麻疹合并脑炎者。
3 讨论
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的中间宿主,麻疹在各个季节均可发病,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其发病季节不一样。从本组90例患儿看,4~6月份最多见,66例占73%。这与广州地区湿热的气候季节特点相一致。农村流动人口患儿72例,占86%,可能农村儿童及流动人口儿童疫苗接种不普遍,漏种人较多,易感人群也增加,因此,加强流动人口及农村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及疫情检测是预防和降低发病率的重要环节。麻疹主要见于2岁以内(80%),其中6个月龄以内共7例,占8%。一般认为,6个月龄以内婴儿极少发病,这是由于大多数母亲患过麻疹或接种过疫苗,已获得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因此3个月内婴儿具有被动免疫力,可抵抗麻疹病毒,一般不发病。但随着被动免疫力消退,6~8个月后几乎完全消失,此时易感染发病。另外,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未患麻疹的母亲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其体内保护性抗体水平逐年下降或消失,因此他们所生的婴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也就很低甚或没有,此时接触麻疹患者,婴儿就易患病。本组中有2例2个月,2例3个月,1例4个月龄发病,其母均未患过麻疹,表明这些婴儿未能从母体获得抗体,因而完全没有抵抗力。有报道,6个月婴儿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有人建议对未患过麻疹的母亲所生的婴儿提早接种疫苗,在6个月内接种者1年后再复种1次,对18岁仍未患麻疹的女青年加强预防接种一次[1,2]。
, http://www.100md.com
本组90例患儿均有发热、皮疹、色素沉着,部分病例发热第1天即出现典型皮疹,个别病例发热2周后方出现皮疹。已接种疫苗的病例,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皮疹疏松,热度低,症状轻,并发症少。肝脏肿大并肝功能损害者30例(33%),麻疹性肝炎应引起重视。本组病例中并发症多,占70%,其中以肺炎、支气管炎最多见(67%),喉炎亦多见(28%),其中1例出现右声带麻痹,需气管插管治疗。心肌损害的主要表现为心肌酶升高、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其中2例出现心衰表现。1例合并脑炎患儿病情进展迅速,起病第3天即出现抽搐、昏迷,最后脑疝死亡。因此,对患儿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常荣芬,张素梅,罗兴育.70例学龄前儿童麻疹流行病学与临床分析.陕西医学杂志,1996,25(8):479
2,杨志伟,张 建,张兴录,等.我国不同地区麻疹流行特点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19(2):84
(收稿日期:2000-01-0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