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宁夏医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81686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测定
http://www.100md.com 《宁夏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潘 忠 王文俊 窦海霞

    单位:潘 忠 王文俊(宁夏彭阳县医院 756500);窦海霞(宁夏固原地区中医院 756000)

    关键词:

    宁夏医学杂志990235 甲胎蛋白(AHP)是由卵黄囊及胚胎肝产生的糖蛋白,分子量为70000,出生时含量下降,6个月时低于16μg/L,一年后维持正常成人值(<5μg/L)。肝细胞性肝癌发生时明显升高,因此,以其作为常用的诊断指标,阳性率达70%~90%〔1〕。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经常在中等水平,笔者对其血清中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实验组,200例肝炎患者按临床类型分〔2〕见附表。其中HBsAg阳性87例。对照组,200例其中应征青年及劳务输出健康体检者156例(男109例,女47例),年龄18~25岁。老干部健康体检44人(男27例,女17例),年龄55~70。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

    1.2 试剂与方法:AFP检测试剂盒由兰州标佳生产,酶标仪是DG3022型。检测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按说明操作),在酶标仪上测定其含量。

    2 结果

    正常人血清AFP10.8±7.9νg/L,范围0~22μg/L,以<25μg/L为界限。各型肝炎血清AFP水平,见附表。

    附表 各型肝炎血清AFP的检测结果(μg/L) 组别

    n

    25以下

    ~100

    ~200

    ~400

    400以上

    阳性数(%)

    急肝组

    53

    46

    4

    7

    11 20.8

    慢迁肝

    48

    35

    8

    5

    13 27.0

    慢活肝

    47

    14

    20

    5

    6

    2

    33 70.0

    重肝组

    52

    18

    16

    7

    8

    3

    34 65.4

    健康组

    200

    200

    3 讨论

    从实验结果看,AFP不为原发性肝癌所特有,本文各组肝炎患者的AFP阳性率分别是20.8%、27.0%、70.0%和65.4%,与有关文献报道基本相符。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及重症型肝炎时,肝细胞坏死严重,肝小叶及汇管区胶原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肝细胞再生结节,这种再生的幼稚肝细胞具有产生甲胎蛋白的能力,而致甲胎蛋白含量升高。病变反复持续进行可导致肝硬化。肝硬化与肝癌存在着因果关系,肝组织坏死→增生→间变→癌变。在我国乙型肝炎又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现在大多数学者又认为乙型肝炎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3〕,因为乙型肝炎的慢性感染增加了P53基因突变的频率而使肝细胞异常增生,导致原发性肝癌的发生〔4〕。因此,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在几年内动态观察AFP的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 万文徽,李吉友.肿瘤标志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1);49

    2 沙介荣主编.传染病学及流行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0~31

    3 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2~24

    4 王书奎,王自正,陆雪龙,等.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P53基因的突变.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2):93~95

    (收稿:1998—03—11 修回:1998—06—09)责编:杨自革, 百拇医药